重磅發布:2024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
2024-06-13 13:38:21
作者: 軟科 來源: 軟科
分享至:
(2024年6月13日)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今日正式發布“2024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排名包括810個專業,涉及93個專業類、12個專業門類。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是迄今為止覆蓋專業數量最多、參評專業規模最大的中國大學本科專業排名。
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的對象是開設學校數量不少于4所的專業,共計627個,每個專業發布的是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1103所高校的31414個專業點上榜。排名結果顯示,北京大學以100個A+專業遙遙領先,清華大學以59個A+專業位列全國第二,哈爾濱工業大學則以50個A+專業排在全國第三名。在我國的本科專業中,有一批開設學校很少但又有特殊社會需求的專業,比如瑞典語、荷蘭語、挪威語等小語種專業或蒙醫學、維醫學、壯醫學等民族醫學專業,我們將開設學校少于4所的專業劃分為“特色專業”。為幫助讀者了解這些專業及開設學校,2024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提供了這些特色專業的開設學校名單,但沒有計算排名。特色專業共有183個,涉及153所高校的284個專業點。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設計了獨具特色的專業競爭力評價框架,通過學校——學科——專業三個層次的評價匯總形成對專業的綜合評價。排名指標體系設置學校條件、學科支撐、專業生源、專業就業、專業條件5個指標類別,共25項測量指標。“學校條件”考察一所大學的經費收入、師資規模、師資結構、教授授課等學校層面的培養條件,結果用于學校開設的所有專業;“學科支撐”考察專業關聯學科的水平和實力,一個學科對與其關聯密切的專業均有支撐作用;“專業生源”即專業錄取新生的高考成績,反映了該專業的社會聲譽和對學生的吸引力;“專業就業”體現了專業的畢業生被社會認可和接納的情況;“專業條件”考察本專業的模范師生、思政教育、一流課程、優秀教材、教學成果、教改項目、平臺基地等專業層面的培養條件以及本專業獲得的各種認證和重點建設情況。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國大學本科專業的建設水平,今年軟科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的指標體系和內涵:將首次表彰的國家卓越工程師、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納入模范先進教師的評價范圍;增加口腔醫學類認證專業、中西醫臨床醫學認證專業、中醫學認證專業、中藥學認證專業,豐富了國家級認證專業的指標內涵;此外,進一步完善了國家教學基地、省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等評價指標,評價變量總數相比2023年增加12個。
“雙一流”高校A+專業優勢明顯
單科性大學專業精度表現突出
不同專業開設學校數差異明顯,因此專業熱度和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各不相同。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不僅呈現了大學在每個專業的實際排名,還提供了專業評級信息。以全國排名前2%或前2名作為A+專業的標準,得益于學校強勁的綜合實力,“雙一流”高校在A+專業數上占據主導性優勢,130所 “雙一流”高校的A+專業數占全國A+專業總數的比例超過80%。北京大學以100個A+專業遙遙領先,清華大學以59個A+專業位列全國第二,哈爾濱工業大學則以50個A+專業位列全國第三名。A+專業數排名全國前十的其他高校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45個)、上海交通大學(44個)、浙江大學(44個)、復旦大學(43個)、南京大學(41個)、北京外國語大學(35個)、同濟大學(33個)。非“雙一流”高校中,單科性大學A+專業表現不俗,南京藝術學院以10個A+專業位列第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和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則以9個A+專業并列第二。北京電影學院(8個)、廣州美術學院(8個)、首都體育學院(8個)、上海戲劇學院(7個)、南方醫科大學(6個)、南京工業大學(6個)、中國人民警察大學(6個)的A+專業數也超過5個。以藝術類、語言類、體育類、醫藥類、政法類等院校為代表的單科性大學特色專業優勢顯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各類專業型人才。學校的專業建設水平既包括數量也包括質量,A+專業數可以反映學校高水平專業的數量,但A+專業總數有限且受限于學校的規模,A+專業精度(本校A+專業數占本校參評專業總數的比例)則是評價不同規模的高校專業整體建設質量的重要依據。2024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單科性大學A+專業精度表現突出,排名前列的依次是中央音樂學院(100%)、北京協和醫學院(100%)、中國刑事警察學院(69.2%)、北京舞蹈學院(66.7%)、中央戲劇學院(60.0%)、中國音樂學院(60.0%)。其中,北京協和醫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的A+專業精度達到100%,體現了兩校專業建設的極高水準。綜合性大學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分別以79.4%和76.6%的A+專業精度位列綜合性大學冠亞軍,其他A+專業精度位列綜合性大學前十強的依次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59.0%)、上海交通大學(57.1%)、中國人民大學(57.0%)、復旦大學(55.8%)、南京大學(45.1%)、同濟大學(44.6%)、哈爾濱工業大學(43.9%)、浙江大學(43.6%)。按照上榜專業數統計,吉林大學有129個專業上榜,領先國內其它高校;北京大學以126個上榜專業緊隨其后;武漢大學和貴州大學則以121個上榜專業并列全國第三。其他上榜專業數超過100個的高校分別為蘇州大學(118個)、哈爾濱工業大學(113個)、鄭州大學(112個)、西南大學(108個)、四川大學(106個)、華中科技大學(106個)、揚州大學(104個)、重慶大學(103個)。 非“雙一流”高校中,揚州大學以104個上榜專業遙遙領先,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和昆明理工大學以90個上榜專業并列第二。其他上榜專業數達到80個的非“雙一流”高校包括廣東工業大學(86個)、長江大學(86個)、西華大學(84個)、河南科技大學(82個)、深圳大學(80個)、山東師范大學(80個)、四川師范大學(80個)。從我國各省級行政區來看,北京的A+專業數和A專業數占據絕對優勢,頂尖專業實力強勁。上海A+專業位列全國第二名,頂尖專業數量優勢明顯。江蘇的上榜專業數位列全國第一,專業整體實力雄厚。湖北、山東、廣東的上榜專業數位列全國前五,僅次于江蘇和北京,且上榜專業數均超過1700個。其他上榜專業數位列全國前十的省市還包括四川、浙江、遼寧、陜西、湖南。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