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的遴選,是今年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一大重要事件,這對高校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機遇和挑戰。在今年的各省公示中,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7所大學“雙一流”高校擬推薦新增自主審核單位。
而事實上,目前已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的32所高校,也正在經歷一輪評估與考核。5月21日下午,南開大學率先召開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工作建設成效評審會,專家組成員聽取匯報,并對學校工作提出建議。除南開大學以外,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11所高校,也陸續接受了專家組評估。
這一輪自主審核單位的評估,高校都獲得了怎樣的結果呢?
自主審核單位,為何需要評估?
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一直是各大高校爭相競逐的一項“特權”。高校獲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意味著高校獲得更大的辦學自主權,可以享有自主增列和調整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等權利。
擁有多重辦學權利之下,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也受到嚴格監督。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高等學校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高等學校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工作應堅持“服務需求、保證質量、前瞻引領、規范穩妥”的原則。因此,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工作,不僅在申請單位遴選階段嚴格把關,對于已入選自主審核單位的高校,也同樣堅持標準為先、質量為要,突出質量標準導向的監督工作。
在本輪評估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各學科評議組成員和教指委專家等組成專家組,對7所自主審核單位的辦學水平、發展速度、學科布局、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了不同評價。
特別值得關注的,專家組對于自主審核工作是否有效支撐學校“雙一流”的建設任務都給到了評估意見。
由此可見,自主審核單位的建設,需要圍繞是否貫徹落實黨中央“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這一重要指示推進。
自主審核單位,學位點如何增撤?
對學科建設而言,增列與撤銷是“一體兩面”、需要取舍的戰略選擇,32所自主審核高校擁有自主審核學位點的權利,具有帶頭示范性作用,他們的學位點增撤動作又釋放了哪些信號?
中山大學在學位授權點的擴建上最“勢在必行”。據高績統計,近5年中山大學共增列24個學位授權點,新增了1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專業學位博士點,以及1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專業學位碩士點。據中山大學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中山大學博士點達57個,豐富的博士點資源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增列學位點進一步擴大了其博士點的規模和范圍,顯示出中山大學在學科建設方面的強大實力。
而南京大學則是近5年來“雙一流”高校學位點刪減舉措中最為“大刀闊斧”的一員。據高績統計,近5年南京大學共撤銷10個學位授權點,具體來看,南京大學撤銷的清一色是碩士點,包含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而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大學增加的學位點,則清一色是博士學位點。由此可見,一方面,高校主動撤銷學位授權點是出于學校學科建設安排以及社會需求等多方面的考慮,并非都緣于教學質量不過關。國家鼓勵高校動態調整學位點,鼓勵學位授予單位撤銷需求不足、水平不高或不符合辦學目標定位要求的學科,增列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學位授權點。另一方面,從南京大學增列和刪減學位點的明顯傾向來看,“增博減碩”的學校學科建設方面的特別考慮,也可能是一大主要因素。
總體而言,學位點的建設與增列,是一面做加法、一面做減法的過程,可將學科研究的資源進一步優化,聚焦。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列學位點尤其是一級學科博士點,可彰顯高校學科建設的水平和影響力。撤銷學位點的動作,則體現了高校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是主動進行消腫、聚焦主業、精益求精的深度調整。
此輪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評估工作,旨在更好地保障和促進自主審核單位的良性運作和健康發展。而隨著學位授權自主審核改革的深入,也將有更多高校經過嚴格遴選加入自主審核單位的隊列,激發辦學活力、提高學科水平,為學校“雙一流”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支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