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初審結果公布; DRAM內存的發明人羅伯特·登納德去世 | 學界速遞
    2024-05-07 16:29:49 作者:知社 來源:知社學術圈 分享至:

    速  覽 

    1. 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初審結果公布
    2. DRAM內存的發明人羅伯特·登納德去世 
    3. 減肥神藥的兩位先行者獲頒《科學》雜志科學突破獎
    4. 路癡只是借口,導航能力與后天學習密切相關
    5. 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下發現細菌


    學界頭條


    1. 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初審結果公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在2024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共接收各類型項目申請384564項。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類型項目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自然科學基金委對項目申請進行了初審。


    經初審,共受理項目申請383123項,不予受理項目申請1441項。自然科學基金委將向各依托單位發送紙質初審結果通知,并以電子郵件形式通知不予受理項目的申請人。依托單位可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查詢本單位項目申請受理情況。申請人如對不予受理決定有疑問,可向相關項目管理部門咨詢;如對不予受理決定有異議,可在2024年5月17日16時前向相關項目管理部門提出復審申請。


    參考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 電腦內存的發明人羅伯特·登納德去世

    Robert Dennard于1932年9月5日出生于美國得州特雷爾,1958年獲卡內基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加入IBM擔任研究員。在此期間,他認為當時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內存速度太慢,而消耗太多芯片面積,經過長期努力發明了用單晶體管電容器帶電正負記錄數據,反復充電達到數據動態更新的方法。


    1966年,他發明了由晶體管和電容器組成的晶體管存儲單元,并于1968年獲得了專利,成為現代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DRAM) 的基礎。該技術在1970年投入商用后,以其低成本、低功耗、結構簡單的優勢使磁芯隨機存取內存迅速退出市場,并推動了信息電信技術的快速進步。


    Robert Dennard還提出著名的登納德縮放理論,即MOSFET繼續作為壓控開關發揮作用,同時所有關鍵品質因數(如布局密度、運行速度和能效)都得到改善——前提是幾何尺寸、電壓和摻雜濃度始終如一地縮放以保持相同的電場。這一特性是摩爾定律的成就和過去幾十年微電子學發展的基礎。


    1984 年,Dennard 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88 年獲得里根總統頒發的美國國家技術獎章,1997 年入選美國國家發明家名人堂,并于 2009 年獲得著名的 IEEE 榮譽勛章。


    2024年4月23日 Robert  Dennard 在家中去世,享年91歲


    參考來源: https://www.ibm.com/history/bob-dennard


    3. 減肥神藥的兩位先行者獲頒《科學》雜志科學突破獎


    在發現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三十多年后,根據這個原理開發的降糖和減肥藥物司美格魯肽和利拉魯肽在2023年掀起了追捧熱潮,為無數人帶來一種高效降糖藥物的同時,也為制藥巨頭開辟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丹麥制藥巨頭諾和諾德早期開發首席科學顧問 Lotte Bjerre Knudsen 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生物化學杰出教授 Richard DiMarchi 因為在新藥物的研發和市場化的過程中作出的巨大貢獻而被授予科學突破獎。

     Lotte Bjerre Knudsen

    Richard DiMarchi 


    Mani Lal Bhaumik是一位印度裔美國物理學家,也是著名企業家和慈善家。2022年他向《科學》雜志捐贈了1140 萬美元,設立了年度突破獎,該獎項每年為最多三名科學家或研究人員提供 250000 美元的現金獎勵,以表彰他們對重大科學問題的突破性貢獻。


    參考來源: https://www.aaas.org/news/innovators-glp-1-obesity-bhaumik-breakthrough


    前沿研究


    4. 路癡只是借口,導航能力與后天學習密切相關

    圖源:KNOWABLE 雜志


    為什么有些人總是迷路,而有些人卻不會?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最近的研究表明,這可能與經驗和環境因素有關,而非天生的導航能力。


    2020年,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 Margherita Malanchini 比較了2600多對同卵和異卵雙胞胎在虛擬環境中的導航表現,以測試導航能力是否具有家族性。他們發現,導航能力確實在家庭中有所傳承,但影響并不大。相反,影響人們表現的最大因素是遺傳學家所說的“非共享環境因素”,即每個人在生活中積累的獨特經驗。這表明,優秀的導航者主要是后天培養出來的,而非天生就有的。


    參考來源: https://knowablemagazine.org/content/article/society/2024/why-do-some-people-always-get-lost-but-others-dont


    5. 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下發現細菌

    圖源:Dirk Wagner,GFZ-Potsdam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炎熱的沙漠,人們認為這里很難有任何比細菌更復雜的生命形式存在。但是表面的干燥并不等于在深處也是如此,超過1米深的土壤中就有水分了。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穎的提取方法,在干涸湖泊處深挖了三四米的土壤,對其進行取樣。在排除一些游離DNA后,在2米深處,發現了一個不同的微生物群落,主要由放線菌組成,一些細菌顯示出與Geodermatophilus pulveris和Modestobacter caceresii的遺傳相似性。


    作者們認為,這些細菌可能在19000年前就已經生活在這里,然后被干湖沉積物埋葬,深層細菌群落可能依賴石膏來獲取水分。重要的是,他們認為火星上也有石膏沉積物,理論上可以作為微生物生命的水源,這一發現對尋找地外生命具有重要的啟示。


    參考來源: https://phys.org/news/2024-04-hidden-biosphere-beneath-world-driest.html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精品女神AV网站在线观看 | 一级黃片刺激髙潮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中文字幕组 | 最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日本 | 尤物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