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2、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
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接收各類項目申請共計26028項,較2022年申請量(25185項)增長3.35%。經過初審、通訊評審和會議評審,化學科學部直接受理的各類項目共資助4795項(不含組織間合作研究項目和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資助率18.82%,批準金額總計308516.81萬元(直接經費)。
2023年度生命科學部收到各類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共計46224項,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同期申請總數的14.5%,較2022年增加1553項,增長率為3.5%。各類申請項目經過形式審查、通訊評審、會議評審、項目資助審批及科研誠信審核等程序,最終7773項獲得資助,資助直接費用44.8億元。
2023年生命科學部收到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申請5項,占全委申請量的7.0%。經過會議評審以及現場考察兩個階段評審,清華大學的“植物‘源—庫’關系的調控機制”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動物重要特殊形狀的進化創新和進化重塑”2個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得資助,資助直接費用 6000萬元/項。此外,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未來作物分子設計”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得延續資助,資助直接費用5997萬元。
3、醫學科學部
2023年度,地球科學部接收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含港澳)、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自由申請和部門推薦)、聯合基金項目等共24601項。其中,受理24531項,不予受理70項。
2023年度,地球科學部共接收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申請9項。經評審,共2 項獲得資助,每項資助6000萬元,資 助 率 22.22%。其 中,“地磁場與生命”項目瞄準世界科學前沿,旨在獲取地質歷史時期地磁場如何影響生物圈的關鍵證據,發展國際領先的極弱磁測量技術,研發安全有效的診療一體化仿生磁性材料,打造地磁學與生命科學跨學科研究高地。“地球時空基準”項目精準對接國家需求,旨在搶占地球時空基準建設的國際制高點,突破時空基準參數和衛星導航等方面的“卡脖子”問題,建立高精度、統一、連續時空基準及綜合定位、導 航、授 時體系。
2023年度,地球科學部共接收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申請9項,全部予以受理。根據通訊評審結果,經地球科學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審議,推薦“海底地震與電磁同步探測系統關鍵技術及驗證樣機”項目參加自然科學基金委會議評審并獲得資助,資助直接經費8052萬元。該項目面向“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的重大需求,旨在引領深海科技前沿,解決深海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建立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和裝備體系,實現復雜構造區的“一體化精細勘探”,支撐海底資源“一體化高效開發”。
截至目前,2023年度信息科學部收到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項目等申請共30213項。2022年度同期收到項目申請29098項,同比增加3.83%。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信息科學部共資助各類項目5991項。
2023年度信息科學部共收到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申請5項,其中北京理工大學牽頭的“高速平臺雷達目標檢測識別”及北京航天控制儀器研究所牽頭的“智能多源自主導航”2個項目獲得資助,平均資助強度6000萬元/項,資助率為40%。
2023年度,管理科學部集中受理項目的計劃經費為90870萬元,實際執行87120萬元。
2023年度交叉科學部收到各類項目申請總數大幅提升,達到2955項。經過形式審查、通訊評審、會議評審及資助審批等程序,2023年度交叉科學部資助各類項目共計275項,資助金額合計68093.13萬元。
按照“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計劃”, 本年度數理科學部資助各類項目合計5113項,資助 金額共計約31.61億元。
15項部門推薦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中,根據通訊評審意見,再經數理科學部專家咨詢委員會會議評審投票,共推薦3項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參加自然科學基金委統一組織的會議評審,最終蘭州大學周又和教授申請的“15T 高場下超導材料力學的全服役場調控與測量裝置研制”項目獲得資助,項目直接費用8498.70萬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