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讀博,在做一個和公司合作的項目,也就是國內所謂的橫向。通過這個項目我發現大部分論文里的方法想要落地都是很困難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想做一些實際的東西,如果注重理論那么畢業之后只能帶著一堆沒用的論文去應聘高校。
我覺得做橫向培養了工程能力,對以后找工作很有幫助,可以不再局限在高校內,那為什么大家都說要避開做橫向的導師呢?
各有各的看法
土木博士來聊聊。博一剛入學身上就背了一個300W的橫向,而且是純粹是工程設計咨詢,沒有發論文的可能。開始一段時間有師兄帶著,后邊師兄忙于試驗,只有我一個人在設計院頂著。
這個橫向項目直接導致了我博一和博二上半年,也就是在學校上上課,其余時間差不多都泡在設計院。期間,一但遇到向甲方匯報進展例會,那必然是忙到凌晨12點之后。后來實在是扛不住了,自己的時間all in在項目上也干不過來,而且自己也意識到,這樣下去別說畢業了,連論文長啥樣都不知道,完全沒時間搞啊。
這是不行的,必須想辦法破局。
面對這種情況,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不要指望任何人。
一方面,調整自己的工作重心,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無論是導師還是設計院怎么催,怎么提各種要求,我都要保證自己的科研時間,余下時間用在項目上,盡力做好,做不好后邊再說。
另一方面,讓自己學會示弱、認慫,項目上的很多問題說自己確實搞不過來,向導師反饋,尋求幫助。最后,導師協調了兩位師弟進入該項目,分擔我的壓力。現在想想,雖然自己的方法是有效的,但是當時也承受了很大壓力,自己科研進展不順、畢業無望;設計院項目要求高,事務繁雜;跟導師提要求擔心導師生氣,處理不好關系等等。
但是,在高壓下必須要冷靜,思考如何破局,如何實現自己的目的,并勇敢的采取措施。后邊來看,當時自己考慮的很多事在導師看來可能都不是事,為了項目,積極反饋尋求幫助,導師也會覺得你對項目上心、負責,不僅不會生氣,反而會覺得這孩子認真負責,心里有活。
通過這種策略,成功抽身紛繁復雜的橫向事務,大部分時間聚焦于科研。
老博建議,若是可以出成果的項目,完完全全應該當成縱向做,能夠在工程一線出成果,這才應該是最理想的科研;若是一般的橫向,基本純粹是耗費時間、精力去做的項目,那么一定要學會周旋,爭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用在自己的科研上,畢竟如果你不想自己的畢業,那么根本沒人會替你想!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