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新一屆“科學探索獎”申報工作正式啟動。“科學探索獎”是由騰訊基金會出資、科學家主導的公益性獎項,獎項設立的出發(fā)點是鼓勵青年科學家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無人區(qū)”,探索社會支持基礎研究的長效機制。“科學探索獎”共設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新材料、天文和地學、生命科學、醫(yī)學科學、信息電子、能源環(huán)境、先進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10個領域,每年資助不超過50人,每人300萬元(人民幣),分5年資助,每年60萬元。
這一獎項已連續(xù)實施四年,累計資助了200位優(yōu)秀青年科學家。在青年學者群體中具有較強影響力,近年來申報人數持續(xù)增加。2022年共收到1196份申請,其中2022年首次增設的醫(yī)學科學領域有近200人申報,是十個領域中人數最多的,前沿交叉、能源環(huán)境和信息電子領域均有超過120位青年學者申報。
根據官網指南,今年“科學探索獎”的申報啟動時間為2023年1月1日,截止時間為2023年3月15日24時(北京時間)。1977年1月1日(含)后出生、獲得博士學位、在中國內地或港澳地區(qū)全職工作(國籍不限)的青年科學家可通過“科學探索獎”官方網站(http://www.xplorerprize.org)進行申報。
申報指南
一、申報時間
申報啟動時間為2023年1月1日,截止時間為2023年3月15日24時(北京時間)。
二、申報條件
申報人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 1977年1月1日(含)后出生。
2. 獲得博士學位。
3. 在中國內地或港澳地區(qū)全職工作(國籍不限)。
三、申報流程
(一) 專家提名
1. 由獎項邀請的提名人發(fā)起,并提供兩位推薦人信息。推薦人應具有正高級職稱(教授、研究員、教授級高工、主任醫(yī)師、主任藥師等)。每位提名專家每年可提名一位候選人(被提名人),每次提名三年有效。
2. 提名發(fā)起后,秘書處將郵件通知被提名人和推薦人。
3. 被提名人須在2023年3月15日24時(北京時間)前通過項目官網提交申報。
4. 推薦人須在2023年3月20日24時(北京時間)前通過郵件鏈接提交推薦信。推薦信三年有效,如推薦信數量不足將無法通過資格檢查。
(二) 自由申報
1.申報人須在2023年3月15日24時(北京時間)前通過項目官網提交申報,并提供三位推薦人信息。推薦人應具有正高級職稱(教授、研究員、教授級高工、主任醫(yī)師、主任藥師等)。
2.申報提交后,秘書處將郵件通知三位推薦人。推薦人須在2023年3月20日24時(北京時間)前通過郵件鏈接提交推薦信。推薦信三年有效,如不滿三封申報人將無法通過資格檢查。
3.因申報人提交申報材料與推薦人提交推薦信時間間隔較短,請申報人務必合理掌握申報材料的提交時間,確保推薦信能夠在截止時間之前提交。
四、申報材料
1. 個人信息、教育和工作經歷等。
2. 學術成就、科研項目、代表性成果等。
3. 申報領域、未來五年工作計劃等。
五、注意事項
1.“科學探索獎”和“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均為騰訊發(fā)起和資助的科技人才項目。同一年度,申報人只能申報“科學探索獎”或“新基石研究員項目”之一,不得同時申報兩個項目。“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獲資助者不得申報“科學探索獎”。
2.申報材料中不得出現任何違反法律法規(guī)或含有涉密信息、敏感信息的內容;申報人應對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嚴禁抄襲剽竊或弄虛作假。
3.涉及科研倫理與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的項目申報,申報人應嚴格執(zhí)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倫理準則。
4.項目申報應遵守申報人所在機構的規(guī)章制度。
5.申報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或影響評審工作。申報人通過打招呼、利益輸送等手段試圖影響評審工作,一經查實,取消為期3年的申報資格。
“科學探索獎”秘書處
2023年1月
常見問題解答(FAQ) 申報條件
1. 申報人須符合哪些條件?
申報人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1977年1月1日(含)后出生。
(2)獲得博士學位。
(3)在中國內地或港澳地區(qū)全職工作(國籍不限)。
2. 申報年齡上限為45周歲,如何鼓勵年輕人?
同等條件下,獎項傾向支持女性和年輕人。
3. 在中國內地或港澳地區(qū)全職工作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申報人須在2023年1月1日前在中國內地或港澳地區(qū)全職工作,且與境外機構沒有正式聘用關系。
4. 在企業(yè)工作的科研人員是否可以申報?
可以,本獎項鼓勵在企業(yè)從事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科研人員申報。
5. “科學探索獎”和“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有互斥關系嗎?
“科學探索獎”和“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有互斥關系。
(1)同一年度,符合條件的申報人只能申報“科學探索獎”或“新基石研究員項目”,不得同時申報兩個項目;
(2)“科學探索獎”往屆獲獎人可以申報“新基石研究員項目”;
(3)“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獲資助者不得申報“科學探索獎”。
6. 未獲獎的申報人,是否可以再次申報?
對申報次數暫不作限制,符合申報條件的均可再次申報“科學探索獎”。
申報方式
1. 申報有哪些方式和具體流程?
申報包括專家提名和自由申報兩種方式,具體要求如下:
(一)專家提名
(1)由獎項邀請的提名人發(fā)起,并提供兩位推薦人信息。推薦人應具有正高級職稱(教授、研究員、教授級高工、主任醫(yī)師、主任藥師等)。每位提名專家每年可提名一位候選人(被提名人),每次提名三年有效。
(2)提名發(fā)起后,秘書處將郵件通知被提名人和推薦人。
(3)被提名人須在2023年3月15日24時(北京時間)前通過項目官網提交申報。(4)推薦人須在2023年3月20日24時(北京時間)前通過郵件鏈接提交推薦信。推薦信三年有效,如推薦信數量不足將無法通過資格檢查。
(二)自由申報
(1)申報人須在2023年3月15日24時(北京時間)前通過項目官網提交申報,并提供三位推薦人信息。推薦人應具有正高級職稱(教授、研究員、教授級高工、主任醫(yī)師、主任藥師等)。
(2)申報提交后,秘書處將郵件通知三位推薦人。推薦人須在2023年3月20日24時(北京時間)前通過郵件鏈接提交推薦信。推薦信三年有效,如不滿三封申報人將無法通過資格檢查。
(3)因申報人提交申報材料與推薦人提交推薦信時間間隔較短,請申報人務必合理掌握申報材料的提交時間,確保推薦信能夠在截止時間之前提交。
2. 自由申報后又被提名,是否需重新申報?
只需要登錄申報系統添加提名碼并再次提交。
3. 和自由申報相比,提名渠道是否更具優(yōu)勢?
在評審過程中,評委將對兩種方式的申報人一視同仁,對每一份申報材料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審。
1. 申報需填寫哪些內容?
(1)個人信息、教育和工作經歷等。
(2)學術成就、科研項目、代表性成果等。
(3)申報領域、未來五年工作計劃等。
2. 對代表性論文和著作的發(fā)表時間有何要求?
要求申報人提供近5年(2018年以來)的代表性論著。
3. 對未來五年工作計劃有何要求?
登錄申報系統可查看模板。應著重闡述擬開展研究工作的創(chuàng)新性、突破性、主要研究內容和初步方案,總計不超過3000字(中英皆可)。
4. 評估候選人時,既往成績和未來計劃哪個更重要?
面向未來、獎勵潛力、鼓勵探索是獎項的宗旨,在各個評審環(huán)節(jié),更注重對未來研究工作的創(chuàng)新性、突破性的考察。
5. 申報材料提交后能否修改?
可以。在申報截止日期,即2023年3月15日24時(北京時間)之前,申報人都可以登錄申報系統進行修改,以最后一次提交的材料為準。
6. 如何保護申報人的知識產權和信息安全?
我們尊重并保護每位申報人的知識產權和其他個人權益。秘書處對線上和線下評審材料均加蓋水印,要求所有相關人員簽署保密協議。
評 審
1. 如何遴選獲獎人?
申報結束后,“科學探索獎”秘書處將組織各領域評委和國內外同行專家開展評審。
2. 評審遵循什么回避原則?
評審將采取嚴格的回避原則,保障評審過程的客觀公正。所有評審專家須第一時間主動披露與評審對象的利益關系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同單位、師生、親屬、項目或論文合作(項目結束、論文發(fā)表未超過5年)、商業(yè)合作、競爭、提名、推薦關系等。
3. 評審時是否考慮地區(qū)和單位的名額分配?
不考慮。獎項堅持客觀公正的評審原則,堅持科學家評審的專業(yè)標準。
4. 評審過程中是否需要申報人參與?
對于進入終審答辯的申報人,秘書處將會提前一個月左右聯系,告知需準備的答辯材料。其他評審過程無需申報人參與。
5. 是否會對申報人反饋評審意見?
參加終審答辯的申報人,可在現場得到評委對其答辯內容的建議和反饋。其他環(huán)節(jié)不予反饋。
資 助
1. 2022年新設的醫(yī)學科學領域,重點支持哪些研究方向?
醫(yī)學科學領域重點支持以下研究方向:
(1)鼓勵青年學者針對疾病的本質和規(guī)律開展探索性研究,支持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結合;
(2)鼓勵“醫(yī)師科學家”(physician scientists)開展創(chuàng)新性研究,開發(fā)臨床診療的新技術新方法;
(3)鼓勵解決醫(yī)藥研發(fā)和生物醫(yī)學工程的基礎科學問題等。
2. 醫(yī)學科學領域的細分領域有哪些?生命科學領域的細分領域有無調整?
醫(yī)學科學領域的細分領域包括: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藥學、公共衛(wèi)生、生物醫(yī)學工程等。生命科學領域將不再包括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和藥物學,生命科學領域的其他細分領域保持不變。
3. 2023年計劃資助多少人?
2023年度“科學探索獎”計劃資助不超過50人。
4. 獎金是多少?
每位獲獎人將獲得300萬元人民幣,分5年資助,每年60萬元。獎金供獲獎人自由支配。
5. 獲獎比例如何?
過去四年申報人與獲獎人比例約為25:1。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