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官宣:
“不再使用國際排名作為重要建設目標。”
同時在學科建設方面,還要清理以論文數量、國際排名為參考的評價標準。
在南大公布的最新高校建設方案中,出現了如上兩條吸睛的標準。
要知道,國內外排名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高校建設的必爭之地。泰晤士、QS等世界大學排名也是學子們報考學校的參考標準之一。
那么,在此背景下,南京大學為何會突然發布這樣一條新標準呢?
高校國際排名一直爭議不斷
一般來說,社會上最常拿來參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有: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
QS世界大學排行榜
US 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這些排行榜每年都會更新一次排名,由此也把高校排名變成了一個“年經”話題。
尤其是最近幾年,榜單排名情況時常與既有認知不一致,由此引發過多輪熱議。
比如2022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吉林大學國內排名第83名,世界排名第1001-1200名。
在它前列的國內學校有廣州大學、青島大學、汕頭大學、江漢大學等等。
山東大學、蘭州大學直接沒有上榜。
當時不少網友表示,這排名感覺有被冒犯到。
無獨有偶,US News2022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吉林大學位居448位,不及位居405位的山東科技大學,同樣引發熱議。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反常”現象呢?
這與各個榜單的評估標準不無關系。
比如,QS世界大學排名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占比高達40%,全球雇主聲譽占比10%。
軟科排名相對更注重學校教師的科研情況。
發表了多少國際論文、學校有多少高被引科學家、有多少教師獲得諾貝爾獎or菲爾茲獎……都是參考的重要標準。
泰晤士排名的參考指標包括教學(學習環境)、研究(論文發表數量、收入和聲譽)、論文引用(研究影響)、國際化程度(工作人員、學生和研究)以及產業收入(知識轉移)。
其中,教學、研究、論文引用三項權重最高,均占比30%。
US News大學排名的主要評估指標有12項,權重最高的是聲譽部分,包括全球研究聲譽12.5%和地區性研究聲譽12.5%。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排行榜并沒有覆蓋到國內所有學校。
此前蘭州大學因為在泰晤士榜單中不見蹤影引發討論。
后來泰晤士排名方面回應稱,榜單為報名制參與,蘭州大學并未報名。
還有中央民族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部分高校的身影,也很難在這些榜單中找到。
“不贊成、不支持對高校簡單綜合排名”
實際上,南京大學宣布淡化國際排名,并非是官方第一次提出“不唯排名論”的聲音。
去年8月,有網民在人民網留言板提出建議:
四川應該加強對幾所“雙一流”大學的支持力度,促進這些學校軟硬件提升,使四川幾所“雙一流”高校尤其是國家目前高度重視的理工科類高校提升在全國的排名和地位。
之后四川省教育廳作出回應,公開表示:國家歷來不贊成、不支持搞大學排行榜對高校進行簡單的綜合排名,并堅決反對借此向高校拉贊助。
回復中提到,國內外各類大學排行榜是一些民間機構的民間行為。
許多機構采取簡單的量化打分和小樣本調查方法,僅憑幾個少數指標對高校進行綜合排名,得出的結論很難客觀、真實反映高校實際情況。
因此,教育部也反復提醒各地高校,不要盲目采信、引用和宣傳此類排行榜。
更早些時候,2019年也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議,規范社會組織發布大學排行榜。
教育部回應中提到,社會組織發布大學排行榜還是存在不少弊端。將引導高校理性看待各種大學排行榜。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