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們一直在討論破“唯影響因子”,試圖建立全新的學術評價機制;沒想到,就在近日,歐洲率先給出了更“兇”的答案——禁止提影響因子,而使用計量學指標及出版物表明學術水平。
看來,“清退影響因子”真得要付諸行動了……
禁止在基金申請書中提及影響因子
7月14日,歐洲研究委員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ERC)發布最新工作計劃,首次明確禁止申請人在列舉學術發表記錄時提及期刊影響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s , JIF)。
該工作計劃指出,基金申請者可以使用經過恰當引用的、與自身研究領域相關的文獻計量學指標,并適當列出經同行評議的出版物和預印本(數量限制為 10 個,起始資助申請人的數量限制為 5 個)。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的報道認為,這一舉動說明影響因子已經開始失去信譽。多年來影響因子一直受到抨擊,部分學者認為一個期刊的得分不能完全說明其中某篇論文的水平,且有些期刊編輯會人為地提高分數。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130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