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興起,科研范式和組織模式深刻變革,交叉融合成為科學技術發展潮流,應對全球性挑戰和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對源頭創新的需求更加迫切。為此,國家對基礎研究高度重視并寄予厚望,基礎研究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和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這也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日,在2019年全國高??萍脊ぷ鲿h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政策局副局長鄒立堯重點回顧了2018年、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改革及資助工作情況,介紹了未來一段時期科學基金如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思路。
一、2018年及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工作情況
2018年是科學基金改革的啟動之年。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創新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啟動了以明確資助導向、完善評審機制、優化學科布局為三大核心內容的科學基金改革,全面構建“理念先進、制度規范、公正高效”的新時代科學基金治理體系。
明確資助導向
其中,明確資助導向即以及時支持新的科學思想和新概念為目標,以真正解決科學問題為準則,以區分和突出科學屬性為依據,統籌推進各類科學屬性的基礎研究。
具體而言,即將科研活動按科學屬性分為“鼓勵探索、突出原創;聚焦前沿、獨辟蹊徑;需求牽引、突破瓶頸;共性導向、交叉融通”四種不同類型。
完善評審機制
完善評審機制即著力推進項目申請和評審改革,根據四類科學屬性,建立與資助導向相適應的評審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等現代手段,實現評審專家與項目申請的科學匹配。建立科學家積極參與的“負責任、講信譽、計貢獻”的評審機制,提升支持基礎研究的精準度、公正性和績效水平,持續提高資助效能。
優化學科布局
優化學科布局即按照知識體系內在的邏輯和結構,構建真正實現重大需求與知識體系統一相融、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貫通的學科布局,切實解決研究內容重復、學科相互隔離等問題。
在以上三大改革目標的指引下,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過試點開展分類申請與評審、初步建立多元投入機制、以需求為導向強化前瞻部署、加強對優秀人才支持力度、穩定支持前沿探索、優化項目資助模式、優化資金管理、凈化評審環境等方面工作全面落實新時期科學基金改革部署要求,并取得了一系列工作進展:

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下一步工作思路
2020年是深入推進科學基金改革的關鍵之年,在具體工作上將有以下部署:
1.深入推進基于科學問題屬性的分類申請與評審。
2.分步進行學科布局優化,2020年將全面啟動申請代碼調整,爭取在2-3年內完成全部調整工作。
3.完善多元投入機制,吸引更多地方、企業、行業資金投入基礎研究。
4.優化重大類型項目立項機制,發揮重大類型項目對重要科學問題的引導作用。
5.持續推進試點實施原創探索計劃。
6.持續推進人才資助體系升級計劃。
7.持續優化項目管理,提出科學基金限項優化政策,并積極扭轉部分依托單位追求數量而不重視質量的現象。
8.持續規范資金管理,在確保經費使用規范前提下,給予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權。
9.持續完善成果應用貫通機制。
10.持續開展績效評價,完善新時期科學基金績效評價體系,繼續探索科學基金年度績效評價和按項目類型的專題評價,拓展績效評價范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