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不少學生以為教授、院領導沒有職稱要求,不會搶文章一作。
實際情況呢?
教授、院領導的時間有限,很難自己搞科研和寫論文。他們還有人才項目以及報獎的需要,往往也要求第一作者文章。
反觀青年副教授,雖然有評職稱的需求,但整天都泡在實驗室搞科研,文章幾乎全是自己寫,會有不少一作文章。正因有職稱需求,更不指望靠學生出論文。
有同學提出問題:理工科研究生選導師,是選見不了幾次面的教授、院領導,還是整天蹲在實驗室的青年副教授?
這個問題對我而言有點棘手,想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感覺有點困難。不過還是可以根據自身經歷來談談看法。
正如問題中對教授、院領導的修飾詞一樣,他們比較忙。
有可能選他為導師,一年當中都見不了幾次面,幾乎沒有時間指導你。
培養研究生以放養的方式居多,或者找一個二導帶。
學生擔憂的是無人指導,在整個碩士研究生生涯怕學不到東西,對自身發展不利。
但教授、院領導手里有資源,而且這些資源很有可能是稀缺的,比如人脈、學術圈,還有在學院的影響力等。
這些對研究生獎學金的評定有一定的優勢,也對以后繼續讀博,甚至繼續留在學術圈大有裨益。背靠大樹好乘涼,抱著大腿,很多路都可以走捷徑。
也如問題中對青年副教授的修飾詞一樣,他們整天蹲在實驗室忙科研,有充足的時間指導學生讀研,能夠全程指導學生的研究工作。
學生一有問題就可以隨時找到導師幫忙解決。在這樣導師的指導下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對以后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青年副教授,坐擁的資源非常有限,哪怕他愿意傾其所有幫助你,很多時候對有些事情也是愛莫能助。
無論是選教授、院領導,還是青年副教授,學生都關心一個問題:導師是否會搶論文的第一作者?畢竟畢業對文章的要求是,必須有一作文章。
不少學生都存在著一個誤區,以為教授、院領導沒有職稱要求,不會搶文章一作;而青年副教授有職稱要求,就會和學生搶一作。
實際情況真如你所想嗎?其實未必。
教授、院領導的時間有限,很難自己搞科研和寫論文。雖然沒有職稱上的需求,但還有人才項目以及報獎的需要,這些往往也要求第一作者文章。
前段時間有位在985高校讀研的師弟告訴我,他發表了5篇學術論文,其中3篇檔次都比較高,但這3篇高檔次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都是導師。
問起原因,就是因為導師有人才項目需求。可見,要靠大樹納涼,也是要給大樹澆灌的。
反觀青年副教授,雖然有評職稱的需求,但整天都泡在實驗室搞科研,文章幾乎全部是自己寫的,自然會有不少第一作者文章。正因為有職稱需求,更不能指望靠學生出論文,因為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更何況,學生和自己的論文檔次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盡管確實存在有些青年副教授和學生搶論文一作的情況,但畢竟是少數現象。因為學生一宣傳,可能影響到來年的研究生招生。
再怎么樣,青年副教授還是要愛惜自己的羽毛。
在分析完教授、院領導和青年副教授的“優勢”與“劣勢”之后,就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導師的選擇。
一個是有錢但強勢的爸,沒有愛與陪伴,但有資源和背景。一個是沒錢但溫潤的媽,沒圈子沒捷徑,但有一路相濡以沫的陪伴與成長。你會要哪個?
如果你今后想讀博或者繼續留在學術圈工作,建議選教授、院領導作為導師。
因為教授、院領導往往都是博導,而青年副教授很可能不是。如果教授、院領導不是博導,他還可以利用手中的資源與人脈為你讀博提供很多便利。
如果你今后沒打算讀博,想畢業后直接去企業工作,建議你選青年副教授。
因為跟著青年副教授干,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這對自己實力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