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杰出科學家獎”是求是科學基金會捐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設立的知名度較高的獎項之一。“兩彈元勛”鄧稼先院士、“中國的摩爾根”談家楨院士、“中國海防導彈之父”梁守槃院士、著名數學家吳文俊院士、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等中國科學家,都曾獲得過該獎項。
“求是杰出科學家獎”自1994年設立至今,共有29位來自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及工程信息等科技領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中國科學家科學家獲獎,其中,來自高校的科學家有11人,占獲獎總人數的比例為37.9%。
根據歷屆獲得“求是杰出科學家獎”的科學家們所在領域來看,物理領域獲獎人數最多,均為9人;其次是生物醫學和數學領域,獲獎人數分別為6人、5人,總人數排名依次位居二、三名;化學和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各有3人獲獎,材料、力學、工程領域各有1人獲獎。據統計,高校獲獎的11位科學家涵蓋了生物醫學、物理、數學、化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工程領域。
以歷屆公布名單顯示的獲獎人第一單位作為統計依據,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分別有3人、2人、2人獲得該獎項,清華大學獲獎科學家為薛其坤、施一公、張首晟,復旦大學獲獎科學家為談家楨、楊玉良,山東大學獲獎科學家為王小云、彭實戈;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各有1人獲獎,分別為謝曉亮、潘建偉、陳十一、張亭棟。
“求是杰出科學家獎”獲獎者大都為院士。高校科技進展通過對搜集到的公開資料整理分析發現,29位獲獎科學家中,有26人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包括外籍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且有的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在高校獲獎的11位科學家中,共有10人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包括外籍院士),唯一一位不是院士的獲獎者是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哈爾濱醫科大學張亭棟教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