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是我國優(yōu)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布局形成的五類科技計劃之一,其不僅在專項經費上獲得了中央財政的大力支持,并且在專家資源上也獲得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力支撐。高校科技進展在對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專家組名單統(tǒng)計分析時發(fā)現(xiàn),僅在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智能機器人等17個重點專項中,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就有23位院士,145位教授。

本次統(tǒng)計結果顯示,17個重點專項專家組名單中的145位高校專家分別來自于59所高校。專家總人數前五的高校共有9所,其中,清華大學14人,北京大學8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大學分別有7人,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分別有6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分別有5人。除此以外,華中科技大學有4人,武漢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等6所高校分別有3人,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吉林大學等17所高校有2人,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等26所高校分別有1人,位列專家組名單。

在本次統(tǒng)計范圍內的17個領域中,來自高校的院士共有23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人、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1人。23位院士主要涉及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納米科技、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全球變化及應對、地球觀測與導航、云計算和大數據、重點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yè)化、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fā)、新能源汽車等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重點專項。

從高校專家的組內職位情況來看,除全球變化及應對、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fā)、戰(zhàn)略性先進電子材料等3個重點專項以外,其余14個重點專項均由高校專家擔任組長或副組長,特別是在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納米科技、云計算和大數據、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yè)化、新能源汽車等6個重點專項均由來自高校的院士擔任組長或副組長,可見高校專家在重點專項中的重要作用。
部分重點專項高校專家名單如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刪除。
-
標簽: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 重點專項專家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