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學與熱處理知識點總結——純金屬的結晶
2019-08-02 11:26:47
作者:本網整理 來源:材料人考學
分享至:
過冷度:金屬理論結晶溫度與實際結晶溫度之差稱為過冷度。
相變潛熱:1mol物質從一個相轉變為另一個相時,伴隨著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稱為相變潛熱。短程有序:在液體中的微小范圍,存在著緊密接觸規則排列的原子集團。均勻形核:若液相中各個區域出現新相晶核的幾率都是相同的,這種形核方式即為均勻形核。形核功:形成臨界晶核時,體積自由能的下降只補償了表面能的2/3,還有1/3的表面能沒有得到補償,需要另外供給,需要對形核做功,這個功稱為形核功。臨界形核功與過冷度的平方成成反比,過冷度越大,臨界形核功顯著降低,從而使結晶過程易于進行。形核率受兩個方面的控制:一方面,隨著過冷度的增加,臨界形核半徑和形核功隨之減小,易于形核,形核率增加。另一方面,形核過程有遷移擴散過程,但是增加過冷度,就勢必降低原子的擴散能力,造成形核困難,形核率減少。有效形核溫度:在到達一定的過冷度之前,液態金屬中基本不形核,一旦到達臨界過冷度時,形核率急劇增加,相應的溫度稱為有效形核溫度。金屬玻璃:如果能使液態金屬急劇降溫,獲得極大過冷度,以至沒有形核就降溫到原子難以擴散的溫度,得到固體金屬,它的原子排列狀況與液態金屬相似,這種材料稱非晶態金屬,又稱金屬玻璃。1. 液態金屬的結晶必須在過冷條件下進行,過冷度必須大于臨界過冷度,晶胚尺寸必須大于臨界晶核半徑rk,前者提供形核驅動力,后者是形核的熱力學條件。2. rk值大小與晶核的表面能成正比,與過冷度成反比。過冷度越大,則rk值越小,形核率越大,但形核率有一極大值。如果表面能越大,形核所需的過冷度也應越大,凡是能降低表面能的辦法都能促進形核。4. 晶核形成過程是原子的擴散遷移過程,因此結晶必須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5. 在工業生產中,液態金屬凝固總是以非均勻形核方式進行。光滑界面:從原子尺度看,界面是光滑平整的,液固兩相截然分開,界面上的固相原子都位于固相晶體結構所規定的位置,形成平整的原子平面,通常為固相的密排晶面。在光學顯微鏡下,光滑界面由曲折的若干小平面組成,所以又稱為小平面界面。粗糙界面:從原子尺度觀察,這種界面高低不平,并存著幾個原子間厚度的過渡層。在過渡層中,液相與固相犬牙交錯分布,由于過渡層很薄,在光學顯微鏡下,這類界面是平直的,又稱非小平面界面。晶體長大機制:二維晶核長大機制 螺位錯長大機制 連續長大機制正溫度梯度:液相中的溫度隨至界面距離的增加而提高的溫度分布狀況。負溫度梯度:液相中的溫度隨至界面距離的增加而降低的溫度分布狀況。1. 具有粗糙界面的金屬,其長大機制為連續長大,長大速度大,所需過冷度小。2. 具有光滑界面的金屬化合物、半金屬或非金屬等,其長大機制可能有兩種方式,其一為二維晶核長大方式,其二為螺型位錯長大方式,它們的長大速度都很慢,所需的過冷度較大。3. 晶體成長的界面形態與界面前沿的溫度梯度和界面的微觀結構有關。在正溫度梯度下長大時,光滑界面的一些小晶面互成一定角度,呈鋸齒狀,粗糙界面的形態為平行于Tm等溫面的平直界面,呈平面長大方式,在負溫度梯度下長大,一般金屬和半金屬的界面都呈樹枝狀,只有那些杰克遜因子α值較高的物質仍然保持著光滑界面狀態。晶粒度:晶粒的大小稱為晶粒度,通常用晶粒的平均面積或平均直徑來表示。1. 控制過冷度 形核率和長大速度都與過冷度有關,增大結晶時的過冷度,形核率和長大速度均隨之增加,但形核率的增長率大于長大速度的增長率。 增加過冷度的方法主要是提高液態金屬的冷卻速度。措施:1. 采用金屬型或石墨型代替砂型,局部加冷鐵,采用水冷鑄型。2. 降低澆注溫度和澆注速度,使鑄型溫度不至于升高太快,延長凝固時間,晶核數目增多,獲得細小晶粒。2. 變質處理 在澆注前往液態金屬中加入形核劑,促進形成大量的非均勻晶核來細化晶粒。3. 振動、攪拌 對即將凝固的金屬進行振動和攪拌,一方面,是輸入能量使晶核提前形成,另一方面,是使成長中的枝晶破碎,使晶核數目增加。1. 表層細晶區 當高溫的液態金屬被澆注到鑄型中時,液體金屬首先與鑄型的模壁接觸,一般來說,鑄型的溫度較低,產生很大的過冷度,形成大量晶核,再加上模壁的非均勻形核作用,在鑄錠表層形成一層厚度較薄,晶粒很細的等軸晶區。2. 柱狀晶區 表層晶區形成后,由于液態金屬的加熱及凝固時結晶潛熱的放出,使模壁的溫度逐漸升高,冷卻速度下降,結晶前沿過冷度減小,難以形成新的結晶核心,結晶只能通過已有晶體的繼續生長來進行,由于散熱方向垂直于模壁,因而晶體沿著與散熱相反的方向擇優生長形成柱狀晶區。3. 中心等軸晶區 當柱狀晶區長大到一定程度,由于冷卻速度進一步下降及結晶潛熱的不斷放出,使結晶前沿的溫度梯度消失,導致柱狀晶長大停止,當心部全部冷卻到實際結晶溫度以下時,以雜質和被沖下的晶枝碎塊為結晶核心均勻長大,形成粗大的等軸晶區。從性能角度出發,外層細等軸晶區很薄,對鑄錠機械性能影響不大,柱狀晶粒由于彼此相妨礙,樹枝的分枝較少,結晶后顯微縮孔少,組織致密,但是柱狀晶方向一致,使鑄件的性能有方向性,柱狀晶粒交界處容易聚集雜質而形成弱面,壓力加工則易沿脆弱面開裂,粗大等軸晶長大時彼此交叉,不存在脆弱面,但樹枝狀晶體發達,分枝較多,因而顯微縮孔多,結晶后組織不致密,但顯微縮孔一般均未氧化,鑄錠熱壓力加工時顯微縮孔一般可焊合。1. 鑄型的冷卻能力 鑄型及剛結晶的固體的導熱能力越大,越有利于柱狀晶的生成。常采用導熱性好與熱容量大的鑄型材料,增大鑄型的厚度及降低鑄型溫度,以增大柱狀晶區。2. 澆注溫度與澆注速度 柱狀晶的長度隨澆注溫度的提高而增加,當澆注溫度達到一定值時,可以獲得完全的柱狀晶區。這是由于澆注溫度或者澆注速度的提高,均將使溫度梯度增大,因而有利于柱狀晶區的發展。3. 熔化溫度 熔化溫度越高,液態金屬的過熱度越大,非金屬夾雜物溶解得越多,非均勻形核數目減少,從而減少了柱狀晶前沿液體中形核的可能性,有利于柱狀晶的發展。定向凝固技術:通過單向散熱使整個鑄件獲得全部柱狀晶的技術稱為定向凝固技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