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強化質量基礎支撐,推動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接,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讓更多國內外用戶選擇中國制造、中國服務。“這對于促進我國不銹鋼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全國人大代表,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祥明認為。
圖為高祥明(本報記者 顧學超攝)
高祥明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銹鋼產業取得長足進步。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鋼鐵行業去產能和取締“地條鋼”取得顯著成效,不銹鋼產業也步入了良性健康的發展軌道,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高祥明介紹,不銹鋼因其所含金屬元素及其性能的不同,形成了400系、300系和200系三大系列產品。為規范其生產和使用領域,歐美發達國家均制定了嚴格和完善的標準。我國也先后對400系和300系不銹鋼的生產和使用制定了比較完善的標準。
“截至目前,對200系不銹鋼的生產與使用均沒有相應成熟的國家或行業標準加以規范,在實際中,200系不銹鋼的生產、流通和使用均出現了諸多問題,有些問題還比較突出,在經濟和社會領域造成了不良影響。”高祥明指出,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200系不銹鋼因以錳代鎳,其耐腐蝕性能和加工性能明顯弱于300系等不銹鋼,對其使用領域應當科學界定。目前,這方面的規范基本上是空白。如果該產品被用于核電、化工、航空航天、食品加工等關鍵領域核心部件,則存在巨大風險隱患。
第二,由于缺乏簡便有效的鑒別和檢驗手段,在產品流通和使用領域,經常出現以200系不銹鋼產品代替300系等不銹鋼產品的現象,以次代好,運用到城市建筑、家裝等領域,嚴重損害了優質不銹鋼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也給客戶造成損失。
第三,200系不銹鋼含錳通常在10%左右。據有關資料,如果200系列不銹鋼產品被用到食品加工、餐廚具制造等日常生活領域,將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高祥明進一步指出,近年來,我國200系不銹鋼生產呈擴大趨勢。據統計,最近5年,我國200系不銹鋼的產量年均增長了近10%,遠大于300系和400系不銹鋼的增長幅度。
高祥明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不銹鋼產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為推動不銹鋼產品生產和使用標準與國際標準對接、進一步規范不銹鋼行業秩序創造了有利條件。
高祥明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組織權威機構(如中國工程院等)和專家盡快出臺全覆蓋、強制性的200系不銹鋼生產、加工、使用、回收標準,明確其應用范圍,取締不合標不銹鋼,助力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