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晨星,男,湖北武漢人,副高職稱,博士,高級程序員,IAMG(國際數學地質協會)會員。目前研究方向為地理信息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地學信息三維可視化。
當年我在攢第一篇 SCI 論文的時候,是先寫的 Abstract,然后再寫的正文。在我將自以為很用心撰寫的論文交給副導師審閱后,就被他立即請到辦公室去暢談了一番心聲:「不是 Abstract 的位置放在正文前面,就將 Abstract 放在論文前面寫的!你沒看到你的 Abstract 有問題嗎?和全文對得起來嗎?」那么,好的 Abstract 應該是怎么樣呢?
在 SCI 論文寫作中,Abstract 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謂 Abstract,就是對所寫論文主要內容的精煉概括。Abstract 是美國人的說法,英國的科技期刊喜歡稱之為 Summary。在英文中,有資料是這么對其定義的:Abstract is a sketchy summary of the main points of an argument or theory in a paper.
一篇英文科技論文特別是 SCI 論文,是否能被編輯發出審稿乃至最后被錄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論文的 Abstract 質量。事實上,摘要由于其獨特的功能,通常被認為是科技論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有的文獻認為是最重要的,沒有之一)。
據我了解,英文科技論文的 Abstract 主要功能有以下三點:
1. 提綱攜領,方便檢索
Abstract 作為對英文科技論文的最主要內容進行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那一部分。與整篇論文的其他部分相比,它起著至關重要的概括要點的作用。從本質上講,Abstract 是把論文的內容濃縮成一篇簡短、簡潔、概括性強的一個段落的文本。Abstract 被看成是論文的縮略版或縮寫,概括了主體的內容,例如背景、主題/問題、方法、結論和意義。精心撰寫的Abstract是檢索科技文獻的有用工具(反之,如果 Abstract 寫得不佳,對檢索該篇論文是個誤導),它能使讀者能夠更快、更方便地識別論文的基本內容,確定論文與其個人興趣相關性,并最終決定是否需要繼續閱讀整篇論文。
2.吸引審閱,爭取錄用
論文的 Abstract 之所以重要,還因為它直接影響到英文科技論文特別是 SCI 論文被學術期刊的接受程度:編輯或審稿人在單獨閱讀 Abstract 之后,可能已經對投稿論文初步做出了基本判斷。Abstract 之于國際會議論文也是如此,甚至更重要,因為許多國際學術會議主辦方往往通過審查 Abstract 確定是否錄用論文,而不需要去瀏覽全文。在有些高水準的國際學術會議,提交 Abstract 也是必經的一個步驟,如果 Abstract 不能滿足要求,將會進一步影響論文稿件的提交和作者出席資格。同時,對于被會議正式錄用的科技論文,提交的 Abstract 也是會議參與者參加何種主題學術會議的重要指南。一個好的 Abstract 應該能吸引到較多對其主題有興趣的參會者參加分專題會議,并促進對相關主題和研究進行深入的討論。
3.獨立成文,方便傳播
Abstract 通常放在整篇論文的前面,單獨一個段落出現,自成體系。隨著科技文獻電子化存儲的發展,Abstract 極大地方便了信息檢索。它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 Abstract 進行檢索服務,有時查詢系統的Abstract 是逐詞記錄的,將各種 Abstract 分門別類,根據 Abstract 的類別進行分類科技文獻的搜索,例如,生物學類 Abstract、計算機 Abstract、地理信息型 Abstract、語言學類 Abstract 等。一篇論文的 Abstract 將會比整篇本身更廣泛地被閱讀。它可以比論文本身傳播得更廣、更遠,從而產生比全文更廣泛、更深的學術影響。比如本人閱讀論文的習慣就是,先看 Title,后通讀 Abstract ,感覺 Abstract 里沒有我所想要知道的內容,就不再繼續閱讀整篇論文了。
所以,為了讓進行相關研究的讀者在海量的科學文獻信息中選擇目標論文,Abstract 成為所謂的「微論文」。首先,它幫助那些非目標讀者過濾和排除了自己不感興趣的論文,提高了科技文獻信息檢索的質量;其次它為那些感興趣的讀者在閱讀論文前構架了作者們的內容框架。
基于以上幾點, 英文科技論文特別 SCI 論文的 Abstract 撰寫通常應該在正文將近完稿后開始,盡量能包括將研究內容的要點,而沒有遺漏。當然也可以在正文撰寫前寫作,用來梳理寫作思路,然后在撰寫過程中和結束后根據論文內容作適當修改,甚至可以重寫,為了讓 Abstract 與論文正文保持前后一致性。
一般來說,英文科技論文的 Abstract 分為三種類型:
1. 介紹型(Descriptive/Indicative)
介紹型(或稱為指示型) Abstract 通常比較簡短,重點說明論文的主題和目的,而不對方法、結果和結論過多描述,多用于綜述、會議報告等場景的學術論文。介紹型 Abstract 主要特點是簡短,能準確表述清整篇論文的主題范圍和研究目的,讓相關學科的研究者看上一眼,就能判斷出是否值得進一步閱讀全文即可。該類 Abstract 實例如下:

截圖來源:https://aisca2019.org/comit/papers.html
通過上例可以看出,介紹型 Abstract 主要將論文研究的目的寫得詳細,而方法、結果和結論寫得簡單。
2. 信息型(Informational/Informative)
信息型 Abstract 除了簡要地介紹科技論文中的主題和目的,還要對方法、結果和結論進行描述。信息型 Abstract 要在有限的單詞數內,向讀者提供定性或定量的論文所述主要內容的梗概信息,以及指明該論文的研究意義和創新之處。論文的內容里如果沒有創新內容,如果沒有經得起檢驗的新穎性的方法或結論,是不會引起讀者(最功利的讀者對象是投稿期刊的編輯與審稿人)的閱讀興趣。所以該類 Abstract 最重要的是對主題、方法以及結果/結論的簡明介紹。
從更深層次講,這種 Abstract 已經可以部分地取代閱讀全文了。信息型 Abstract 一般長度適中,有的文獻認為在 200-500 個單詞比較適合,太短了說明不了問題,太長了就違背了 Abstract 簡短的寫作要求。因此,對比介紹型 Abstract ,信息型 Abstract 除了描述論文的主題外,還會全面但概括性地介紹論文的研究要點和各個研究要點的主要核心內容,將方法、結果和結論都要表述清楚。信息型 Abstract 實例如下:

截圖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6312473
上例的 Abstract 詳細介紹了針對成年大鼠飲食中糖類最佳比例的測定方法、實驗數據以最終的結論,是一篇發表在 Physiological research / Academia Scientiarum Bohemoslovaca 期刊上典型的信息型 Abstract 論文。通過該例可以看出,信息型 Abstract 主要將論文研究的主題、方法、結果/結論寫得比較詳細。
3. 信息介紹組合型(Informational-Descriptive)
信息介紹組合型 Abstract 是一種用信息型和介紹型的組合形式撰寫的 Abstract,論文中被認為最有價值內容用信息型形式撰寫,而其他次要的內容則用介紹型的形式撰寫。例如該類 Abstract 實例如下:

截圖來源:https://studylib.net/doc/8154092/writing-formal-reports---electrical-and-computer-engineering
例論文創新點是理論模型與陣列結構的方法,但此文 Abstract 將創新點的信息一筆帶過,對根據新方法設計的系統運行情況進行了較詳細的介紹,作者認為該篇論文更吸引讀者的應該是實際的工程應用效能。
Big tips:
上面所謂的三種分類一般是學術派常常提到的,而對于實戰派,還有一種更重要的類型,那就是模板型 Abstract。分析多篇英文科技論文的 Abstract 可以知道,其最核心的要素和結構組成是目的/問題、方法、結果、結論四個部分。具體含義分別是:
目的/問題:研究的前提和任務,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所涉及研究的特定主題范圍等等。
方法:為了達到論文目的而采取所用的原理、理論、條件、材料、工藝、結構等等。
結果:按照方法進行實驗、測試后,研究對象處于的狀態、觀察數據、被確定的關系或者性能等等。
結論:分析、研究、比較、評價和應用等結果后,論文的意義、創新點以及新穎性,以及對研究課題的啟發、建議以及有可能的預測等等。
這就是套路啊,因此,我曾經使用過這樣的模板型 Abstract:
目的/問題:In this paper,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for … is …/ This paper focuses on… 論文所述的學術領域內存在什么問題,需要做出什么樣研究改進。
方法:The proposed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 Thus, new and efficient approaches are needed to…論文提出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結果: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 …/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論文按照提出的方法設計實驗獲取了什么樣的結果。
結論:These two algorithms are very effective and can …/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XXXX can get more stable recommendation results of better quality. 本論文提出的方法有什么學術價值,有什么意義,比以前的方法有什么改進,有什么推廣價值。
除了以上四個部分,還有 Abstract 不太核心的可選寫內容即第五部分——其它,即不屬于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的內容。如放在 Abstract 第一句的專業背景介紹或當下問題研究狀態等,一般用類似 With the developing/development of …/It is commonly thought that … enhances … 這樣詞組引導出的內容。個人不太喜歡在 Abstract 中寫類似這些 commonly background 的信息,感覺容易和正文中的 Introduction 相關內容混淆而重復,而且也并不重要。
把上述的問題/目的(Problems encountered),提出的方法(proposed methods),實驗與結果(experiments and results),創新與改進(innovations and improvements)及其他(etc.)五部分分別補充整理為一個或幾個較長的句子,并使之間相互銜接自然,即可成為一篇論文的 Abstract。
那么可以根據Abstract模板型方法撰寫或者修改Abstract,則有:

其中,[ ]表示可選,{ }表示必選,<>表示有序對(ordered pair,集合中元素有先后順序關系)。S0 描述背景,用一個陳述句文字說明;S1 描述目的/問題/對象等,一個主題句,可以再加一個或兩個陳述研究主題的支持從句(展開)說明;S2 描述方法/實驗過程等,兩三個或多個陳述句文字說明,提供關于研究方法或實驗的具體信息;S3 描述實驗結果,一個或二個陳述句文字說明;S4 描述研究結果的展開、價值及意義,一個或二個陳述句文字說明。
無論選用以上哪種類型進行撰寫,英文科技論文的 Abstract 都必須具備獨立性(independent)和自含性(self-contained),即不閱讀論文全文,就能使讀者獲得論文研究內容中最重要的信息。
有一次聽到有位不知名的老教授引用鄭板橋的詩句:「階下青松留玉節;夜來風雨作秋聲。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梗云渲械摹竸h繁就簡」來說明 Abstract 簡明扼要的風格,而以「領異標新」來形容論文應具備創新性的特征。我覺得他說得挺好的,雖然后來我照樣掉進過坑,但多少對我掉坑后的爬坑有點小幫助。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英語學術論文, Abstract 寫作總結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