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之前,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QS世界大學排名。
根據QS官網(www.qs.com)介紹,QS是一家教育咨詢機構,1990年由畢業于劍橋大學的Nunzio Quacquarelli創辦。QS目前在世界各地擁有員工250人,該公司除了每年發布世界大學排行榜外,還組織各類教育推介活動,例如,在世界多個城市舉辦QS MBA Tour活動,為那些想報讀MBA的學生提供咨詢和服務。
QS大學排名有一個專門的網站,網址是www.topuniversities.com,這個網站上列出的各類QS排名一共有12種,包括大學排名、學科排名、MBA排名、分區大學排名、就業排名等等。
在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排名中,最為人熟知的,是QS的世界大學排名。
那么,中國大學在其中的排名如何?
從QS官網上可以查到2012年以來的排名數據,我們選取中國內地排名前500的大學,以及進入前200名的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高校。排名數據顯示,內地高校近五年來,排名大幅提升。
QS排名中,有7所內地大學位列前200名之內,按照2018年公布的排位,依次為清華大學(17)、北京大學(30)、復旦大學(44)、上海交通大學(59)、浙江大學(68)、中國科技大學(98)、南京大學(122)。其中位次上升最明顯的是浙江大學。

另有7所內地大學位列200-500名之間,按2018年排序,依次為武漢大學(257)、哈爾濱工業大學(285)、同濟大學(291)、北京師范大學(292)、中山大學(295)、西安交通大學(313)、南開大學(338)。除了北京師范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其他五所大學排位明顯上升。

在進入前200名的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大學中,2018年排名依次為:香港大學(25)、香港科技大學(37)、香港中文大學(49)、香港城市大學(55)、臺灣大學(72)、香港理工大學(106),除香港理工大學外,其余排名變化不大。

QS世界大學排名,基于哪些標準來給大學打分?
根據QS網站上的說明,QS按照6項指標打分,再按權重算出總分,最后根據總分對全球高校進行排名。

根據QS網站提供的大學排名的6個單項指標數據,我們重新計算了一遍,發現了一些問題。
問題1:QS公布的總分與我們根據QS公式計算得出的分數不一樣
QS官網上列明了每年進入排行榜的各所高校的六項指標得分及總分。根據官網給出的六項指標分數及權重公式,我們對所選取的學校的每一年的得分進行了計算。
總分=學術聲譽×40%+師生比×20%+論文平均被引×20%+雇主聲譽×10%+國際教師占比×5%+國際學生占比×5%我們發現,QS官網公布的總分,與我們根據公式計算得出的總分不一致。我們用官網公布的總分,減去我們根據公式計算得出的總分,得到差值。為了展現差異程度,我們將差值絕對值的大小用顏色加以區分。





從圖中可以發現,偏差絕對值從不足0.1到超過5。總體上看,過去7年,港澳臺地區的數據偏差比內地高校要小。但從2018年開始,內地高校的數據偏差普遍變得很小。
QS官網并沒有提及其他影響高校得分的因素,也就是說,總分應當根據六項得分通過權重公式計算。如果由于小數點后幾位四舍五入可能導致細微的偏差,這是以理解的,然而很多偏差大于5,甚至高達22,這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了。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偏差?這些額外的得分或者扣分,是出于什么考慮?
問題2:指標數據為空,如何計算?
在閱讀QS公布的分項指標數據時,我們驚訝地發現,很多高校的分項數據缺失。在2012-2013年的排名中,這部分缺失的數據使用“0”來填充,而2013年以后的缺失數據,全部都用“-”來表示。
我們推測,調查的某一項沒有獲得反饋,QS無法處理,只能用“-”填充。這些“-”是按“0”來計算,還是通過一些手段進行特殊處理,折算成一定分數,QS沒有給出公開明確的解釋。

問題3:六項指標得分的量化標準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除了總分出現大幅偏差,六項指標得分有缺失,那些明確給出的得分會不會也存在問題呢?
在說明“學術聲譽”得分時,QS官網稱:“我們對超過8萬名世界各地的高校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以評估高校的教學和研究水平。”事實上,關于到底是如何將“意見”轉化為具體的分數,QS官網語焉不詳。不過,根據這一說明,我們暫時可以確定:“學術聲譽”得分來自同行評價。
那么同行評價是怎樣一種形式?有沒有同行打分的環節呢?
我們從一位國內高校教授那里獲得了2017年的QS網絡調查問卷。在這份問卷當中,涉及權重40%的“學術聲譽”問題,被調查者只需在填完一些基本的個人信息后,列出自己所了解的十所本土、三十所非本土大學,自己所在研究領域學術最出色的學校名稱,就基本完成了問卷。
以下為問卷中的問題節選:

這樣的問卷得出的結果就是“同行評議”,是否具有說服力?QS官方如何根據這樣一份問卷轉化成“學術聲譽”得分,我們無從得知。
以上三個問題,讓我們不禁對QS世界大學排名這樣一件嚴肅的事情產生了懷疑。既然自稱是影響廣泛、聲譽顯著的大學排名,應該經得起推敲,不能給人留下如此多的疑問。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韓鑫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