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SCI文章寫作基本功夫與步驟
    2018-08-10 11:27:21 作者:科袖網 來源:小木蟲 分享至:
        這里主要談談自己寫SCI文章的心得,如果能給讀者一點啟發,有所受益,將是筆者最大的欣慰。

        一、寫SCI文章要練扎實“三招功夫”

        1.專業扎實:專業書本(textbook)一般是講廣泛接受的、陳舊的知識。這個知識一定要懂,而且對一些數據、公式或專業常識能做到非常熟練。雜志文章也要常看、多看。我對于自己專業的一些好雜志,每出版一期,都會及時翻翻。一般先瀏覽文章的題目;如果感興趣,就看摘要和圖表;如果進一步感興趣,才全篇看。對與自己研究內容相近、有參考意義的文章,要精讀。這里,精讀對每個人不一樣,甚至對一個人不同階段也具有不同的含義。比如我,初寫文章,就是把它作為范文。那個時候,我斟酌該文章的文字如何描述一張圖、一副表,句子是如何展開的。對每個數據的表達都會認真研讀,甚至,我還按照作者的方法重新算一遍,用自己的數據按照圖表作一遍。分析作者在導論(Introduction)部分中如何引入本文的假設和目的,在討論中是如何結合結果與前人的工作的,在結論中是如何提煉結果的。日積月累,對本學科SCI文章就有一些輪廓了。
     
       2.英語扎實:平常看文獻的時候,多注意作者(最好其母語是英語)的用詞、句子的展開、段落的承啟。英語比中文要豐富,用法更加靈活。比如可以用很多動詞描寫:Figure 1 shows/presents/displays/indicates/illustrates/manifests/denotes/demonstrates /illuminates /exhibits /points out…, 還可以用被動式。目前很多朋友喜歡用英漢字典,或者金山詞霸,我比較喜歡用英英字典,那樣對準確地理解英文單詞有益。或者,看了金山詞霸的中文翻譯,還要看其英文注解,以后者為主。我的金山詞霸2005,很多單詞沒有英文注解,甚至發現中文注解不能理解其意義。當然,坐在電腦前工作,我不喜歡翻Oxford Advanced Dictionary。這里,我向大家推薦一個我喜歡的網址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如果某個單詞用法不是很清楚,我就去上這個網址查查。我還向大家推薦一本書:Practical English Usage(Editor: Michael Swan)。我沒有特別安排時間看這本書,休閑的時候翻翻。在我經常幫師弟師妹修改文章或者評審國內稿子地過程中發現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文章在描敘數據的時候,常重復相同的句子結構。這樣的句子很乏味,提不起讀者的興趣,降低了文章的分值。這個問題,初寫者需要注意,寫的時候要有意識的避免。當然,寫一篇生動的文章,需要大量的英語詞匯和較好的文法功底。自己寫好的文章,在投稿之前,多給幾個同行看看,發文章給他們的同時,你可以先邀請他們作為合作者。總之,看評審人的修改意見就是最好的最直接的提高自己寫作水平。建議大家多寫,多改,肯定不錯。

        3.科研工具扎實:包括室內野外(如果需要)實驗技能、寫文章過程中需要的主要軟件工具。關于實驗方面的,不同專業要求不一樣。在這兒我想說的是,從原始數據到文章成稿的過程中,你可能用到的軟件工具:文字的(e.g. Word )、圖形的(e.g. Origin, sigmaPlot…)、數據分析統計的(e.g. Excel, SPSS or SAS…)、數據模擬的(e.g. MathCad, Matlab…)、文獻管理的(e.g. Endnote…)及其專業軟件。你如果熟練掌握以上軟件,不但寫文章的效率快,而且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我一般拿到一批實驗數據,先在Excel分析作簡單的圖表,得出大概的構思和一些想法,然后用上面所說的軟件進一步分析、統計或模擬。我發現很多文章,圖表作得很粗糙。我估計是用excel作的。Excel作的圖一般線條粗,不好看。好文章,應該要配上漂亮的圖表。建議大家用上面的軟件(我用的是Origin, 對SigmaPlot不熟悉)繪制,一定會給你的文章增色不少。我專業的文章,表一般是三線的。我喜歡在Excel作好后,復制到文檔中。個人認為,掌握好科研工具是這三招中最容易的。

        二、 如何寫SCI文章
     
        寫文章之前,你先要考慮該文章值得寫嗎?衡量的標準一般是a)科學性和b)新穎性。科學性即實驗設計是否符合科學規范,得到的結論是否經得起檢驗。新穎性即是你講得故事是否新的。如果是重復前人的結果,即使有科學性,那也沒有發表的意義。這兩點是非常重要的,評審人一般根據這兩點判斷最終接受還是拒絕。如何符合這兩點,就趕快寫。

        我專業的文章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 Title, running title,
        2) Authors + affiliation,
        3) Abstract,
        4) Keywords,
        5) Abbreviations,
        6)Introduction,
        7) Materials and methods,
        8) Results (o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9) Discussion,
        10) Conclusions,
        11) Acknowledgments,
        12) References
        13) Tables,
        14) Figure captions,
        15)Figures。

        以上15個部分,不同雜志可能有一點點變動,但是大部分是相同的。

        在分析數據和作圖表的過程中,你已經完成了13-15。在修改圖表過程中,你也許有初步的想法。這篇文章講一個什么故事?聽眾是誰?這個決定你投哪個雜志。這樣,你就可以按照該雜志的格式,準備文章。上面提到的2、4、5和11是很容易的,可以把它們放在定稿后。剩下的幾個部分,我一般是按照這個順序寫的:7-8-9-6-3-10。1和12在寫文章中會不停地修改。在寫正文前,你可以初步擬一個題目。7-8-9-6-10-3部分顯然是文章的主體。寫文章難度可能主要體現在這部分中。現在,我一一地介紹:

        7) Materialsand methods:是這部分中最好寫的。實事求是地描敘自己的實驗材料,實驗設計、實驗過程、測定方法,數據的采集,分析、計算及其統計方法等。當然,你也不要一字不漏地描寫你的材料與實驗過程。過細,容易使后面的結果與討論部分顯得單薄,文章整體看上去就會頭大身子小,不協調。過粗,讀者看不明白,甚至懷疑你的結果。因此,這個部分需要有分寸。原則是主要結果的材料與方法可以偏細,而基本狀等次要的部分一筆帶過。

        8) Results:在寫之前,先列幾個subsections,把相對應的圖表放進去。描寫一張表或者一副圖,第一句應該是交代這個表或者圖所表達的主題,然后依次述說。可以從大到小,可以由特征A到特征B……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一般在Results中,我不喜歡討論。如果有必要,適當可以加一些點龍畫睛的話語,但是不可過多,以免影響或者重復后面的Discussion部分。掌握的原則是一集中二避免:集中你想突出主題、描寫有價值的、后面將討論的數據;避免巨細無遺地描寫你的數據;避免直接描寫表中顯示的數據。例如:表中列出A: 20, B: 25。文中避免說 A is 20 and 25 is for B. 如果你想比較這兩項,你可以說 B is 25% greater than A。如果你想表達A到B的發展過程,你可以說25% increases from A to B。總之,根據你的意圖去描寫圖表中的數據,做到有的放失,避免讓讀者感到乏味。

        9)Discussion:毫無疑問這是最難寫的部分。討論是你對該工作認識的升華,也是提煉你的結果。如果你的知識面不廣,認識不夠,討論部分就會很難寫,而且討論深度不夠。這往往是投稿被拒的主要原因。在寫之前,像Results一樣,先列幾個subsections,表達你想討論的主題,然后深入展開。在各個subsections,不外乎三部分:你的結果,前人結果,支持理由。當然,為了文章的生動,你可能會用不同途徑組織這三部分進行討論。第一,先概括(注意,不是重復)某個方面的結果,然后比較前人在這方面的結果一致或不一致,最后解釋你的發現,甚至在討論小結時,進一步闡明這項工作的理論和實際方面的意義。這種方法很多人在用。第二,先突出你的結果,然后給出合適的理由,最后陳述已發表的相關結果支持自己的數據。第三,你也可以先陳述廣泛接受的結果或者理論,然后突出你這個方面的數據或者結果,比較他人結果,最后解釋與他人之間差異或者一致之處。后兩者其實跟第一個差不多。我認為討論部分沒有固定的模式,但要有邏輯,要有支撐依據,不要僅在比較底的層次上展開,要解釋why和how。

        6)Introduction:寫完Results和Discussion,你會對這篇文章內容有著更深入的理解。這個時候,才回過頭寫Introduction。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你在Introduction部分提出的一些假設或者預設的問題與Discussion的主要討論問題前后呼應。Introduction本身的目的是讓讀者理解和評價你這個工作的重要性。所以,開唱白,先要籠統地介紹這方面研究的意義(1段)。然后綜述前人的工作,并指出目前的不足,或相關的信息(需要1-2段),從而提出該工作的動機。這一部分是Introduction的重點,語句要精煉簡潔、邏輯很強,引用文章要中肯。接著,根據某些原理,或者前人的工作,提出在這個方面的假設(其實是暗示這項工作的主要內容)。這個可以在綜述完后提出,不必另外起段。最后,簡單地介紹該工作開展思路、方法與目標,可能得到結論(1段)。Introduction不要太長。過長,喧賓奪主,搶了文章中重頭戲(結果與討論)的風頭。過短也不行,讀者不能了解這方面的研究進展。過短一般是我們的毛病。一般中文文章的前言很簡潔,一段話完事。而英文一般需要3段以上。如果根據上面的建議寫,一般要4段才能完成。當然,Introduction也要根據后面結果與討論的需要,或長或短,個人認為不能超過結果與討論的部分。

        10) Conclusions:當你寫完Results和Discussion后,把主要的結果和該工作延伸的科學以及實際意義放在這個部分里面就行了。但是也不要直接從前面復制過來,把主要結果串聯起來,重新組織一段話。如果主要結果不要做到連貫,也可以依次列上。Conclusions一般一段就夠了。

        11) Abstract:Abstract其實就是文章的濃縮版(mini-version),也是排在Title后面受到讀者閱覽最多的部分。在這個里面,第一句一般是這方面工作的意義,然后是研究目標、材料與方法,主要的結果,最后是結論,甚至還要加上一句有關這項工作的科學和實際意義或者提出在此工作基礎上的下一步設想。這部分是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Abstract字數一般有要求,比如不要超過250 words。所以大家要在文字提煉上下功夫!

        12) Title:當把上面幾個部分寫完后,對自己文章會有更加清楚的了解。這個時候,可以對前面取的Title作進一步的修飾,盡可能貼近文章的主要內容。 Title可以朝吸引讀者關注的方向發展,達到讓他們看Abstract或者全文的目的,但是也不要嘩眾取寵,脫離文章的核心。
     

        總之,寫SCI文章(科技文章)不能像寫散文詩歌一樣發表自己的感想,不要過多的臆測。做到準確(Accurate),簡要(Brief),清楚(Clear)。所以,寫SCI文章(也包括科技文章)也要ABC。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韓鑫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
    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激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州αv久久久噜噜噜噜 | 亚洲最新久久天堂网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四少妇 | 欧美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