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從2008年開始研制,它的“成長過程”背后,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才也在茁壯成長。
來自中國商用飛機責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商飛”)的數據顯示,該公司35歲以下年輕人占員工總數70%以上。國際相關領域專家來中國商飛考察時曾發出這樣的感慨:“中國大飛機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僅是技術,還有它背后那群渴望飛翔的年輕人!”
說到C919,不得不提到“國產化”的話題。壇友們恐怕不會忘記C919項目啟動之初“國產化率大于10%即可”的低標準,即便是這樣的低要求,當時也被一些資深飛行器愛好者認為不易實現。如今,交付下線的成品,不僅拿到了570架的訂單,還擁有高達近60%的國產化率。
建國初期,國內工業一窮二白,連個螺絲釘都造不了,進口螺絲釘都叫洋釘,經過70年的努力,中國緊固件行業有了巨大發展,但是很奇怪的是,中國是緊固件出口大國,也是量占了產量一半,但是出口都是低端產品,出口平均價格為1260美元一噸,而進口的都是高端,平均價格高達9000美元一噸。
而且中國低端緊固件大量出口,引起了多國反傾銷調查并以高額關稅制裁。
對于普通質量的螺釘鉚釘,公眾并沒有多少關注。
但是一個新聞卻深深的刺痛了公眾的心:國產大客機C919,所有機身材料進口,而且所有緊固件都全盤進口!C919到底算不算得上是“國產貨”?
▲C919飛機材料全部進口,緊固件也全部進口
問題就來了,中國能造戰斗機,轟炸機,運輸機,難道個螺絲釘都造不出來嗎?干嘛連螺絲釘都要進口,這是不是洋奴買辦的餿主意?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航空緊固件是啥東西?我國的航空緊固件水平如何,最后才能判斷,全部外購緊固件合理不合理?
航空緊固件,簡單點說就是,用在飛機上的緊固件,包含鉚釘,螺栓,墊圈等等。
航空緊固件和普通民用的有很多不同,最關鍵的是,航空緊固件跟隨飛機一起經歷多重苛刻環境,從0海拔到10公里,從50度到零下40度,而且沖擊振動、雨雪風、鹽水、潮濕、外加高載荷,這些疊加起來,就變成了航空緊固件的特殊標簽-高載荷,高可靠,耐腐蝕,長壽命。
▲鈦合金航空緊固件,便宜的幾十美元,貴的幾百美元,雖然貴,但是物有所值
俗話說的,上天上天,價格頂天,類似功能的產品,上天的比地面民用產品價格,小數點自動移動一位到兩位是常事。
外國制造的緊固件,好在何處,為何我國C919大客機要全盤進口?
外國緊固件有3個優點,是國產緊固件的弱點。
第一個就是加工精度高,而且每批次幾千上萬,精度幾乎完全不變,隨便選取一個安裝,幾乎不會發生問題,而我國國產緊固件,公差范圍太大,不時要挑著用。
第二個就是材料好,外國航空緊固件,為了應付嚴酷的使用環境,幾乎使用了最好的材料,鈦合金,鋼合金都是,我國由于傳統思想束縛,覺得緊固件就是螺釘螺母,定位為低端便宜貨,舍得燒錢搞發動機搞雷達,但是舍不得用好材料制造螺栓螺母,這就造成了嚴重的性能和壽命問題。
第三個就是,鍍層質量特別高,壽命長,耐腐蝕。
▲C919要使用20年時間,材料不好,緊固件不好,直接就會讓市場淘汰
而國產表面處理技術,和熱處理技術一樣,落后世界先進水平有不小一段距離,這也是,國產緊固件不受待見的原因之一。
從根本原因來說就是,國家對于緊固件這種隨處可見的“小東西”不夠重視,總覺得就是螺栓鉚釘,隨處可見,為何還要大量撥款,實際上,從殲10戰斗機項目開始,就發現這個問題很嚴重。
國產緊固件設計落后,公差太大,材料便宜質量差,表面處理毛糙,不耐腐蝕。
而殲10戰斗機軍方要求的就是:高機動、高可靠、長壽命,而長壽命,就必須用好材料,和高質量緊固件。
▲殲10戰斗機早期,使用了大量進口材料和進口緊固件
當然進口材料和緊固件價格太貴,實在吃不消,我國在殲10定型后,也展開了材料和緊固件的仿制替代工作,基本保證了飛機的質量和壽命沒有太大下滑。
當然還沒有完全達到進口的水準,航空緊固件是一個高端技術密集型產品,我國也沒有指望隨便撒點錢就能全面趕超,所以,緊固件工業,還要繼續努力,借著中國制造2025的東風,在未來還有更大發展。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