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崔永元微博怒斥某女星獲得“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一事!
直言:“一個真敢發,一個真敢領”
如果對中華民族沒有特殊貢獻,憑什么把“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頒給一個演員?
這令人非常不解!
先看看演員這個職業,中國曾經確實也有非常認真演戲的演員,88年《西游記》,六小齡童拍戲的酬勞是每集70到80元,扮演觀音菩薩的左大玢透露她酬勞是每集57元。她還說:那時候演員都很單純、很敬業,從不計較酬勞,也不存在耍大牌,就想把戲演好“。
而如今的演員,早已變了味:
(圖片來自網絡)
然而,今天,小編想說的是:中國真正有資格榮獲”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的,不是戲子,卻是他們…他是身為院士,將軍,卻一輩子隱姓埋名,堅守羅布泊,參加過我國所有的核試驗的爆炸力學工程技術專家!
他叫林俊德
他的遺愿是:一切從簡,不收禮金;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死后把他埋在馬蘭(中國核試驗基地)
他是身染重病、來日無多,卻帶著尿袋,和老伴將一生積蓄8809446.44元全部無償獻給教育事業的87歲的中科院院士。
他叫盧永根
盧老”吝嗇“了一輩子,70歲,還在搞科研的第一線,家中擺設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他一生的積蓄卻不如明星代言一個廣告的收入。
他是一件襯衫穿30多年,卻累計捐款400余萬元,將自家的轎車都捐出去的92歲老院士。
他叫崔昆
他是為國家30年沒有回家、55年沒進過理發店,全靠夫人在家”幫忙“的中國核潛艇之父、93歲。
他叫黃旭華
從一曲星夢”東方紅“到嫦娥探月”鵲橋會“,每一次中國衛星發射時,都能看到他期待而又疲憊的雙眼。
他叫孫家棟
孫家棟(右)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出席長征三號甲遙十八火箭加注前質量評審會(2010年12月15日攝)。
一入大山,就與世隔絕14年,他的眼睛閉上了,中國的”天眼“卻慢慢睜開了。世界天文史因他而改變,南方有仁東,追尋天星夢。
他叫南仁東
南仁東在大窩凼施工現場(2013年12月31日攝)
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超導大戰“中,他在科研條件最艱苦的時候帶領團隊自制設備、不分晝夜地做研究,坐了四十年冷板凳,最終坐出了中國的超導強國地位。
他叫趙忠賢
趙忠賢院士在演示磁懸浮現象(2017年1月8日攝)
1930年出生的她,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青蒿素,用去了她大半生時間,她卻依然癡迷于此,未曾停歇,不僅在幾十年里為100多個國家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也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
她叫屠呦呦
諾貝爾獎得主、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2017年11月10日攝)
他放棄了國外優渥的生活條件,毅然回到祖國。他說:”祖國高于一切“。他帶領團隊填補國內多項技術空白,凌晨兩三點辦公室仍然燈火通明,父母離世時他忍痛未歸,最終,他倒在了自己的崗位上。
他叫黃大年
資料照片:戰略科學家黃大年在松遼盆地大陸科學鉆探2號井現場
他第一次認識到,量子世界的詭譎離奇,開始沉迷其中。為何會有量子疊加、量子糾纏。這些奇異的現象尚無答案,但他掌握了先進的量子技術后,迫切地希望中國在信息技術領域,抓住這次趕超發達國家,并掌握主動權的機會。
他叫潘建偉
潘建偉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實驗室內了解科研情況(2016年2月25日攝)
由于一些國家長期壟斷熱塑性彈性體SEBS技術,他每次跟隨考察團出國,都受到國外公司的冷嘲熱諷。他帶領項目組從零起步,日夜不停,艱難公關。20多年來,無數次地經歷失敗,又無數次從失敗中站起,中國人最終有了自己的SEBS。
他叫梁紅文
艱苦援藏16年,潛心從教30載,扎根高原行程50多萬公里,他帶領團隊收集4000多萬顆種子,盤點了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填補了國家植物基因圖譜中的空白。
他叫鐘揚
鐘揚(右二)與西藏大學師生在西藏采集種子時在戶外吃午飯(2007年8月21日攝)
二十多年扎根農村,沒有一點項目經費,但他和純樸的農民打成一片,他靠不懈努力攻克了農業科技一線的多項難題研究出治理蚧殼蟲的組合方案,他以實際行動不斷改善生活狀況,甚至改變社會。
他叫萬曉芹
萬曉芹在田間查看農作物長勢
他的工作是研究大自然可怕的泥石流,行走峭壁懸崖,跨過百米深淵。30多年,他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說,中國的科學家拼是一種時代符號。
他叫崔鵬
蘆山地震后,崔鵬在災區勘察。
這個國家,到底誰在支撐社會的進步?誰才是真正的脊梁!
他們才是中國最有資格榮獲”國家精神造就者“的先鋒,他們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時代變革里人們精神境界的高下,他們也是一把標尺,矯正著時代迷茫里中國人追求的方向!
娛樂之上,名利之上,英雄和偉人屢遭詆毀的時代,是時候糾正了!
網友憤怒某女星獲”國家精神造就者獎“的背后,是希望讓真正的國家精神造就者被國人知曉,讓真正的英雄成為國家的脊梁!
再來看看我們行業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吧!真要說什么”國家精神造就者獎“,他們應該遠遠要在戲子前面啊!
楊偉
中巴聯合研制的”梟龍“飛機總設計師,殲20的總設計師。
現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兼常務副所長,研究員。
朱英富
長期從事中國大型水面艦艇設計,是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總設計師。
戚發軔
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空間技術專家。
1976年調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從事衛星和飛船的研制,曾任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同時擔任過多個衛星型號和飛船的總設計師。
劉寶鏞導彈總體設計專家,東風31洲際導彈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飛行力學和彈道導彈總體設計工作。
孫聰
中國航空工業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先后擔任了殲15艦載機等多種型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陸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空警2000預警指揮機總設計師。
2010年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宋文驄
”感動中國“2009年十大人物之一,是中國著名的殲-10戰斗機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殲-10之父“。
吳希明
直升機總體設計專家,先后擔任直10、直19等重點型號的總設計師。
毛明
中國兵器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99式主戰坦克三期大改型號總設計師。
當然,還有無數個奉獻在制造業一線的技能專家、技術明星、技術總工和技術工匠,他們默默的戰斗在一線,與明星、影星比起來,他們都是普通的小人物,然而就是這些我們都不叫不上名字,在電視、媒體上看不見的小人物才是國家精神,祖國的脊梁。
有他們在,祖國才能更強。
有他們在,祖國才有未來。
他們才是中國真正的國家精神造就者,祖國的財富。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