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上海交大這位“長江學者”,應該為中興困局負責
    2018-04-23 10:03:09 作者:本網整理 來源:大學聲 分享至:

        今天陳大夫給大家講個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曾經是上海交大的一名“長江學者”,騙了國家上億科研經費,而至今仍然逍遙法外。


        學電子信息、通信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同學,可能很多都從自己老師的嘴里聽過這個人的傳奇經歷。


        一個“長江學者”的奮斗史


        他的名字叫陳進,福建人,出生于1968年,本科畢業于同濟大學,后來去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讀了計算機工程專業的博士。


        據上海交大官方網站上他的簡歷,陳畢業后在摩托羅拉半導體總部做了芯片設計經理,并擔任高級主任工程師。


        但事發后有知情人表示,他在摩托羅拉只不過是初級的測試工程師,他博士的畢業論文也完全是芯片測試領域的,而和他自稱的芯片設計并不是一個方向。


    1.jpg

    (來源:SME)


        2001年,陳進在摩托羅拉辭職回國,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學。


        當時中國制造剛剛開始騰飛,在高科技產業上和今天一樣,苦于美國的技術限制和技術封鎖,國家急需一顆“中國芯”。


        當時扶持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國務院“18號文”,給中國芯片業界播下了春天的種子。


        而當時國外高科技產業還不像今天這樣到處都是黃皮膚,在這個領域懂行的中國人還是鳳毛麟角。


        陳進回國正好趕上了好時候,陳進剛進交大就被委以重任,負責搭建團隊研制“863計劃”重要組成部分“漢芯”。


    2.jpg

    (來源:新浪科技)


        而陳進手下除了他自己只有三個助手,再加上前后最多不到三十個非全職的交大在讀碩士博士在項目里打下手。


        當時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基礎薄弱的科研團隊,能在短短16個月的時間里就放了大衛星。


        2003年2月26日,陳進團隊的研究成果“漢芯1號”正式發布。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持,時任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司長、上海市副市長、上海科委、教委負責人都來捧場。


        發布會上,王陽元、鄒士昌、許居衍等多名院士,以及“863計劃”集成電路專項小組負責人嚴曉浪組成了鑒定專家組。


        專家組一致認可:“漢芯1號”及其相關設計和應用開發平臺,屬于國內首創,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中國芯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3.jpg

    (來源:極客世界)


        “漢芯一號”采用國際先進的0.18微米半導體工藝設計,在只有手指指甲一半大小的一個集成塊上有250萬個器件,而且具有32位運算處理內核,每秒鐘可以進行2億次運算,數據上接近于國際最先進水平。


        美國人研發一顆新型號芯片需要上百人的工程師團隊,花費至少兩三年時間,流片十幾次才能成功。


        而漢芯團隊則能靠幾個人的草臺班子,花一半的時間和經費一次流片成功,這樣杰出的年輕學者,怎么能不當成典型宣傳出去?


        當時報紙電視上的報道鋪天蓋地,陳進也在全國多所高校舉辦講座,敘述自己克服重重困難為國爭光的奮斗經歷。


        漢芯1號發布后的幾年里,漢芯2號、3號、4號、5號先后問世,據稱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4.jpg

    (來源:網易)


        當時的媒體報道都開始討論,什么時候漢芯能夠開始量產,讓每個中國人都能擁有一臺“中國芯”電腦。


        陳進本人則很快就成了上海交大特聘長江學者,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還有上海交大漢芯科技有限公司總裁,上海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CEO等一堆榮譽和頭銜。


        當時不少同行都相信,用不了幾年他就可能得到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號。


        民工拿砂紙磨出來的芯片


        差點被裝上國產導彈飛機


        2006年1月17日,一位神秘舉報人在清華大學BBS上發布了帖子—《漢芯黑幕》,直接指責陳進在漢芯的研制過程中完全弄虛作假,騙取了國家上億撥款。


        舉報人雖然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但并不隱諱自己的身份:當時陳進“漢芯一號”研制小組的四個人之一。


    5.jpg

        (來源:搜狐科技)


        原來,漢芯研制如此之快的秘訣是:陳進2002年去美國,托他在摩托羅拉的前同事私自下載了MOTO dsp56800E的源代碼。


        他回國后,拿從美國人那里偷來的源代碼制造出了eDSP21600,也就是真正的“漢芯1號”,這個芯片是208腳的(上圖中左邊的大芯片)。


        但陳進在MOTO時學美國人的芯片研制流程沒學到家,由于沒有獲取芯片調試接口的模塊,這枚“漢芯”有重大的功能缺陷。


        能看不能用,不能實現人機對話,沒法進行任何真正的系統應用,當然也就沒法展示。


    6.jpg

    (來源:知乎)


        陳進又通過在美國的弟弟,購買了10枚摩托羅拉dsp56800系列芯片(144腳的,上圖中右邊的小芯片)。


        他找了一位給他們實驗室裝修的農民工,拿砂紙把芯片表面的MOTO字樣打磨掉,然后找了浦東一家小工廠再印上“漢芯一號”的字樣和漢芯LOGO。


        中國芯片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出自一位民工之手,事發后這位兄弟被稱為“21世紀最具創新精神的民工”,還在網上火了一把。


        而負責為“漢芯一號”進行海外流片(試生產)的美國Ensoc technologies公司,則是一家完完全全的皮包公司,其所有者據說是陳進的弟妹,注冊地址是陳進一個朋友的住址。


        舉報人出示了《美國ENSOC Technologies公司——上海交通大學漢芯流片和檢測合作協議》的合同為證。


        新聞發布會上向外界展示的芯片實物,以及進行演示的“漢芯MP3播放器”里都是民工磨出來的這十枚芯片的某一顆。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臺假漢芯驅動的MP3里就只有三首歌:《滄海一聲笑》、《挪威的森林》、《天冷就回家》,陳進自己都沒辦法給它換首新歌,于是每次國家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來漢芯公司現場考察,聽的就都是這三首歌。


        陳進是不是個好科學家我們不得而知,但他一定是一個好演員。他最擅長的就是申報項目和搞定領導


        每次向科技部、信息產業部、上海市、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申報項目,陳進都會非常重視,每一個項目從編寫材料、上報、答辯、領導和專家的公關活動等都親自掛帥。


        每次還會安排一堆交大學生坐滿整個公司,裝模做樣地仿佛是在做實驗做項目。


        短短的三年里,陳進成功申報了國家各部門的40多個項目,其間無一失手,并成功申請了12項國家專利。


    7.jpg

    (來源:CSDN )


        舉報人拿出賬目有據可查的金額總計就超過一億元,還有另一種說法,上海交大及各相關方在漢芯項目上的損失高達11億。


        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天賦能力,“漢芯系列DSP”不僅成功申報了“國家863計劃項目”,甚至成功蒙騙軍隊總裝備部,申報了“武器裝備技術創新項目”。


        如果不是他吹的肥皂泡被及時揭穿,這些民工磨出來的假芯片就差點被安裝到國產戰機、導彈上,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大家可想而知。


        至于成功的秘訣,按他本人有一次跟下屬講的就是:“要不擇手段,Impossible is nothing。”


        而舉報人也不諱言,他之所以要把事情捅出來,一方面是因為陳的某些承諾沒兌現,另一方面也是感覺陳已經上賊船收不住手了。


        一旦陳進那些不知從哪淘來的山寨芯片被用在國家關鍵項目上,真搞出了大事故,他作為早期合作者也要被牽連進去。


    8.jpg

    (來源:CSDN)


        由于舉報人是貨真價實的內部人,拿出了一堆令陳進方面無可辯駁的實錘證據,其中包括十枚假“漢芯一號”中其中一枚的實物。


        陳進費盡全力吹出的大肥皂泡很快被扎破,他本人通過上海交大漢芯科技公司發發表聲明指責《漢芯黑幕》歪曲事實真相,然后就直接躲了起來,拒絕任何媒體的采訪。


        巨騙逍遙法外未受懲處


        2006年5月22日,上海交大通報了“漢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調查結論和處理意見:


        調查顯示,陳進在負責研制“漢芯”系列芯片過程中存在嚴重的造假和欺騙行為,以虛假科研成果欺騙了鑒定專家、上海交大、研究團隊、地方政府和中央有關部委,欺騙了媒體和公眾。


        上海交大決定,撤銷陳進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職務;撤銷陳進的教授職務任職資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


        科技部根據專家調查組的調查結論和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有關規定,已決定終止陳進負責的科研項目的執行,追繳相關經費,取消陳進以后承擔國家科技計劃課題的資格;


        教育部決定撤銷陳進“長江學者”稱號,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資格,追繳相應撥款;


        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終止陳進負責的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執行,追繳相關經費。


    9.jpg

    王陽元院士


        盡管事件涉及巨額國家科研經費流失,上海交大的處理決定中只字未提事件責任人,尤其是始作俑者陳進本人應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06年年末,還有記者專門去向國家有關部委求證,結果是確實沒有任何相關責任人因漢芯造假案而受到法律追究。


        有一種聲音指出,這種規模的造假都不是一個人能搞出來的,而很可能是一個體系在造假。


        陳申報成功的這些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哪個不是經歷了從申請、立項到專家委員會評估的過程?


        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漢芯一號的項目所有相關文件都是一枚208腳的芯片,而拿出來展示的是一顆144腳的,兩者尺寸也完全不同。


        我們這些外行人可能看不出來,審核專家組里有好幾位院士,難道還能都看不出來?


    10.jpg

    (來源:知乎)


        專家組成員之一,中科院院士王陽元2010年接受香港無線電視采訪時被問到漢芯的問題,他表示自己毫不知情,“造假的人負主要責任”。


        這就能看出陳進的厲害之處,人家不僅精于造假,而且非常懂國情。


        至于不懂國情的科研人員攤上事會怎樣?為了50萬被世一大送進監獄的陳哲宇教授恐怕有話要講。


        “漢芯”=“寒心”


        對于漢芯事件的處理結果,學界不少人當時都表示非常不滿。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顧海兵表示,“評審專家應該負什么責任,相關部門要負什么責任,也沒有結果。目前處理力度很不到位”。


        而著名科學家鄒承魯先生在去世前發表的最后一篇文章中也直言:“”光說是不行的,對學術不端行為,一定要嚴查嚴辦。希望各有關單位,各級有關領導真正予以重視,認真干幾件實事,才能克制當前的腐敗之風,還我國科學界一片凈土。“


    11.jpg

    鄒承魯院士


    12.jpg

    (來源:百度)


        近年來國內學術造假、學術不端事件頻發,而這些事件的處理結果也往往難以服眾。


        2017年的武漢大學”長江學者“李紅良被實名舉報論文涉嫌造假。


        而武大組織的兩次評審都斷定李紅良教授不存在學術造假,只是數據上有小的瑕疵。


        很快,知名學術自媒體”知識分子“很快揭出,李紅良這十幾年多篇文章都涉嫌造假。但此事后來也就不了了之。


    13.jpg

    (來源:知識分子)


        2016年曾轟動一時的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事件,兩年過去至今仍然爛尾。


        雖然發在自然雜志上的文章被他主動撤稿,河北科技大學承諾的學術評議至今沒見影。


        韓春雨個人憑此論文所獲得的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頭銜未受任何影響。


        韓春雨


        (來源:極客視界)


        反觀陳進本人,06年”漢芯造假門“被揭穿后,從公眾視野里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


        但據業內人士消息,他近幾年他已經完成了從學者向創業者的轉變,事業正在蒸蒸日上。


        近年國內半導體行業涌現的兩匹黑馬:從事多媒體處理器芯片的設計公司——上海硅X芯片有限公司,以及智能手機方案設計公司:上海新X通訊,背后的實際控制人就是陳進。

     

        漢芯造假事件,不僅浪費了國家大量的科研經費,更差點徹底讓政府和和民眾對于半導體芯片國產自主研發這件事”寒心“了。


        搞過科研項目的同學都清楚,科研是存在明顯的”標桿效應“的,一兩個行業標桿項目的重大突破或失利,往往能決定一個學科領域的發展。


        谷歌阿爾法狗的成功,養活了全世界許多人工智能團隊

     

        和漢芯項目幾乎同時起步,目前已經實現部分產業化應用的龍芯團隊某關鍵成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在漢芯造假被揭出來那段時間,社會上的輿論基本是一邊倒地懷疑龍芯也是假的。


        在網上都不敢談論龍芯,因為老有網民分不清龍芯和漢芯的區別直接開罵,甚至遇見過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說他們是騙子。

     

        漢芯造假丑聞給整個行業的發展環境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嚴重影響了國家的投入扶持熱情,造成國產芯片相關產業好幾年的冬天。


        真正受害的往往是真想踏踏實實做事的科研工作者,不少相關領域自主研發項目的立項審批和爭取經費都受到了影響,有的進程嚴重停滯,有的推廣遇到了困難,甚至胎死腹中。


        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一紙禁令,把老牌通信設備制造商中興通訊推到了懸崖的盡頭。


        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宣布,因中國電信設備商中興通訊未履行和解協定中的部分協議,美國商務部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元器件,時間有可能長達7年。


        而據公開報道,中興電信設備的六成關鍵部件來自美國供應商,遭受制裁之后,中興不論在通信設備,或者是手機產品,都將面臨斷炊的危機。


        除非政府出面求情讓老美放一馬(這顯然不大可能),或者國家為保住這家中國代表性科技公司不倒,直接出錢給中興吊一口氣,否則這家公司已經基本被宣判了”死緩“。


        中國高科技產業最短板的核心——芯片產業上的脆弱和落后,在這件事上暴露無遺,川普的一擊入魂徹底扒下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底褲。


        小小一顆芯片,卻是高科技產業的心臟


        許多人都在問,這些年來中國制造在很多行業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但在芯片行業為什么至今仍然命根子掌握在老美手里?


        可能上面這位前”長江學者“陳進的故事,能從一個側面回答這些問題。


        陳進這樣的”科研明星“得不到懲罰,這樣的事就還會一次次在不同領域重演。


        而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和突破的機會,也會被無數漢芯式的”重大科技成果“一次次的浪費,直到時間窗口徹底被關閉。


        為什么陳進這樣的人在中國總能大行其道?有沒有什么方法能扎緊籬笆杜絕這種事再次發生?這可能是整個教育界、科技界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
    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天天躁久久躁中文字字幕 | 中文字幕丝袜四区 | 综合国产精品专区 |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 一级a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