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9月1日報道稱,中國公民Fuyi Sun因非法從美國購買高級碳纖維輸出給“中國軍方”,當地時間周四被判處三年監禁。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因為所謂走私碳纖維而發生被捕事件了。
媒體此前分析稱,這是又一起針對中國人的“釣魚執法”案件。暫不討論這是不是給普通中國商人羅織“間諜”、“軍火走私犯”的罪名并加以迫害,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為什么西方尤其是發達國家對于向中國出口碳纖維如此敏感?
首先,從碳纖維說起。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而碳纖維與樹脂、金屬、陶瓷等基體復合,制成的材料,就是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碳纖維“外柔內剛”,不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備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強纖維。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和國防軍工等多個領域。
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高強度”和“輕量化”兩個方面。碳纖維比鋁輕30%,比鋼輕50%,但是強度卻是鋼的7倍,比強度可達到2000MPa/(g/cm3)。正是因為這種優異的性能,使用該材料的應用對象能在保持甚至超過原有的強度基礎上大幅的減少自身重量,從而使產品具有更大的市場價值和競爭力。
火箭、導彈

衛星、航天飛機及載人飛船

汽車領域

風機葉片領域

建筑補強領域

電力輸送領域

中國碳纖維產業發展的困境
目前,全球碳纖維市場長期被東麗、東邦特耐克和三菱人造纖維等日本企業占據。雖然近十余年來,我國掀起了碳纖維項目投資熱潮,邁開了追趕發達國家的步伐,但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
2010 至2014 年期間,我國碳纖維產能從6445 噸增至15000 噸,增長了2 倍,年均增長23.5%;產量從1500 噸增至3700 噸,增長了2.5 倍,年均增長25.3%。但在單線產能方面,和國際比較國內仍處在落后位置。國際最大的單線產能為2700 噸,我國引進生產線單線能力僅為1000 噸,只是國際產能的37%。從規模效益上與國際沒有競爭優勢。
關于碳纖維技術,國外一直在對我國進行嚴格封鎖。碳纖維是發達國家十大限制出口材料之一,對其生產技術更是嚴格封鎖。裝備技術薄弱、產品質量穩定性有待提高、應用技術開發相對落后等,都是制約中國碳纖維產業發展的瓶頸。
未來,航空項目、海上風力發電、汽車輕量化發展及高速鐵路等,無疑還將帶動碳纖維需求的強勢增長。
全球碳纖維需求快速增長

在國家政策扶持下,我國碳纖維行業在關鍵技術、裝備、產業化生產及下游應用等方面均取得重大進展,但與國外還存有一定差距。國內碳纖維產業需要突破技術難關,迎頭趕上,以免未來中國幾大工業受制于人。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