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來自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WSU)的消息稱,該校研究人員日前成功開發出一種獨特的3D制造方法,首次實現了從納米到厘米尺度快速生成材料結構并能對其進行精確控制,且可用于快速大規模制造,生成的材料結構與天然材料(如,骨頭和木材)的結構類似。WSU的研究團隊使用3D打印技術生成了包含銀納米顆粒的霧狀微滴,并將其沉積在指定位置,霧中液體蒸發后,留下的納米顆粒會形成精細的結構。這種細小的結構與“Tinkertoy”積木的構造類似,多孔、表面積極大且強度很高。據研究人員介紹,這種方法與非洲沙漠中的一種自然現象類似,沙漠中含硫霧滴會形成被稱為“沙漠玫瑰”的花狀結晶結構,取得的技術突破可用于輕量化超強材料、催化轉化器、超級電容器和生物支架等應用,填補了實現這些應用的關鍵空白。項研究的成果已經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發表。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邢云輝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