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海洋腐蝕是導致海洋裝備和基礎設施損壞甚至報廢的主要原因,因此海洋防腐蝕研究一直是海洋科研領域里的一項重點。那么,科研人員是怎樣開展相關研究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來認識鋼鐵研究總院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丁國清,通過他的工作來一探究竟。
早上八點半,青島海洋腐研究所腐蝕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主管丁國清來到辦公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天天氣比較冷,由于要在室外作業(yè),丁國清在工裝里面添了件棉服。
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丁國清:到這工作之后一直就從事材料海洋環(huán)境腐蝕這方面的研究,主要工作就是積累材料在海洋環(huán)境中的腐蝕數(shù)據(jù),研究它的腐蝕行為規(guī)律。
現(xiàn)場:丁國清進門叫同事出發(fā):走,干活了……
今天,丁國清要帶著團隊到海邊的野外試驗場,對幾處不同的懸掛架取得的試驗樣本進行觀測,這些樣本的用途是什么呢?
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丁國清:一塊就是積累海洋方面的材料腐蝕數(shù)據(jù),這個數(shù)據(jù)的價值是非常大的,一個方面可以為一些海洋工程的企業(yè)提供材料的選材、應用,提供一個基礎的數(shù)據(jù),另外一塊方面的內(nèi)容就是我們進行數(shù)據(jù)的研究,它其實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在工程當中的這個應用。
上午九點,到了一天中潮水最低的時間,這也是進行觀測的最佳時機。因為眼前的試片架平日都是浸泡在海水中,只有等到退潮時,這些試片架才會顯露出來,工作人員也才可以到試片架邊取試片,進行觀測和研究。
青島鋼研納克檢測防護技術有限公司腐蝕研究中心主管丁國清:這是吊籠,我們用來吊取沉浸區(qū)的試樣,把試樣從水里面吊上來,然后再取試樣安裝試樣,主要用途是這個。所有的試樣都是根據(jù)不同的項目,有的項目時間都很長,也都試驗了很長時間了,大概十幾年的時間有了,有的時間短,就幾年的時間。
如此多的試片,經(jīng)過海水的腐蝕,已經(jīng)很難分辨出它們的種類,工作人員是如何對這些相似的樣本進行區(qū)分的呢?
青島鋼研納克檢測防護技術有限公司腐蝕研究中心主管丁國清:我們進行的這些實驗,都是要參照著國家的一些標準還有一些國家的技術規(guī)范,這個試樣的尺寸都有要求,你看像議樣的尺寸就是一個標準的試樣,一般都是200(mm)乘以100(mm)的試樣,這些試樣上面都要進行鉆孔的標識,因為時間長了之后,這些所有的試樣,我們原來的原始試樣我們分不清楚了,我們通過打孔來進行標識,取完之后的這些試樣我們就通過這些打孔的標識來區(qū)分每一片原始的試樣,然后這樣就可以跟起始試樣進行一些對比,最后獲得它的腐數(shù)據(jù)。
丁國清說,科研工作沒有旁人想象得那么輕松,他和團隊成員需要從海水浸泡過的架子中取得樣本,而經(jīng)過海水的浸泡,架子上長滿了海藻和貝類,不僅濕滑,一不小心會掉到海里,而且海蠣子硬殼很容傷到人。
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丁國清:這些試樣因為時間長了之后都長了很多的海蠣子,這些海蠣子附看的這些位置把原來螺栓的位置都給弄住了,所以取這個東西不是很好取,另外這個海蠣子殼都很硬,一不小心的話如果用力用的不合適可能把手什么的劃傷。
其實丁國清和團隊面臨的困難遠不止這些。孤島上的實驗室里,面對看數(shù)以萬計的試片,研究人員日復一日地重復勞動,需要一種耐得住寂寞的淡定和從容。另外,大家還時常面臨斷水斷電、臺風巨浪等突發(fā)情況帶來的危險。
青島鋼研納克檢測防護技術有限公司腐蝕研究中心主管丁國清:你看那塊石頭,就是前幾年刮臺風的時候,浪把那塊石頭打到下面來的。我們這個包括試驗站,有時候遇到這個風浪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臺風的時候,它的浪都會有幾米高,這個力量就會把這個,包括我們這個平臺,也都會打到。
說到臺風,丁國清給記者講了個故事。2011年夏天,臺風“梅花”給青島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當時一批游客在風浪較小時上島游玩,結(jié)果被困在了島上,而科研人員卻擔心島上試驗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試片被風浪沖毀,一心想要上島回收試片,形成了島上的人出不來,島外人想進去的場景。
一段2011年8月7日央視新聞頻道關于游客被“梅花”臺風困在小島上的新聞回放,救援人員穿看救生衣,冒看大風浪沖到島上拉看困在島上的游客往下跑。
青島鋼研納克檢測防護技術有限公司腐蝕研究中心主管丁國清:當時“梅花‘’臺風的時候,那個浪大得能完全蓋過這個橋面,人是沒法通行的,那個時候有一批游客,因為在臺風之前到了島上去,但是往下下的時候,因為潮位高了,他們就根本下不來,所以當時他們自己首先手拉看手,另外還有些救援人員過來參與莒救,我們當時有一部分人員是在島下面,因為為了搶試片,我們也是不顧風浪危險為了我們那個試片,我們也第一時間的在這個風浪的情況下我們趕到了島上,去保護我們的試片,保證我們試片不要丟失,保證試片的安全。
小島上的工作,枯燥而且艱苦,可2006年研究生畢業(yè)的丁國清在這里工作已經(jīng)十年多了。防腐蝕研究的實驗周期長,通常要花其它學科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時間,才能得到一個結(jié)論,取得一個成果。丁國清說,正是因為實驗周期長、難度大,才體現(xiàn)了防腐蝕研究成果的價值。
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丁國清:我大學學的當時是化學專業(yè),實際上化學這個專業(yè)跟現(xiàn)在實際上是也有學科的差詎,剛來的時候也是邊學邊看,邊進行項目的研究,想干這個工作一個就是離家比較近,我本身家就是青島這邊的,另外一個我也喜歡這樣的一個工作環(huán)境,每天面對大海,心情也不一樣,環(huán)境也很好。
在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鋼鐵研究總院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承擔的”材料海洋環(huán)境腐蝕評價與防護技術體系創(chuàng)新及重大工程應用“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這個項目一線工作團隊中的一員,丁國清感到十分自豪。
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丁國清:堅持了這么多年,這個工作的價值通過這么一個獎也確實是體現(xiàn)出來了。實際上獲得這個獎,也是我們單位多少年有幾代人堅持到現(xiàn)在的這么一個結(jié)果。對于我現(xiàn)在來說也算是一個繼承吧,繼承現(xiàn)在的工作,再就是說怎么把它發(fā)揚下去,把這個工作做得更好,也希望我們能在這樣的堅持下可以獲得更好的成績,獲得更好的認可,所以說這也是我一直能堅持到現(xiàn)在各方面的一個動力,一個原因吧。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nèi)外最新動態(tài),我們網(wǎng)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轉(zhuǎn)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wǎng)刪除。
-
標簽: 丁國, 金屬, 防腐, 海洋腐蝕, 鋼鐵研究總院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