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濤在會上發言。
國內首個設計細度指數達1000-3000目的超細鎂合金粉及制造系統研制成果8日在北京發布。據專家評估,該技術的成功研發填補了國內同行業技術領域空白,屬世界同行業最先進技術,對于推進火箭燃料、武器彈藥等技術創新將起到重要作用。
據悉,該項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發團隊聯合臨江鎂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濤在發布會上表示,應用新研發的先進霧化鎂粉技術和國際領先設備,實現超細鎂粉的量產和精細開發,有利于填補中國在稀有金屬超細化生產領域的空白。
另據中金基業集團董事局主席、臨江鎂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文光介紹,國內市場上的鎂粉細末,主要集中在150目以內,并且大多提供給工業生產需要。此次生產細度為1000目到3000目的鎂合金粉,達到國際通用軍用標準,將在國防工業、石油化工、能源汽車、航天航空、新型功能材料等領域產生巨大的經濟和國防效益。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會長徐晉湘表示,鎂被譽為21世紀最具開發和應用潛力的綠色金屬。中國鎂資源礦石類型全、分布廣,總儲量占世界的22.5%,居世界第一位。對鎂資源的精細加工和高效利用將有效緩解鐵、鋁等金屬資源緊張的狀況。
據介紹,鎂粉具有易燃易爆、燃燒時產生高溫和耀眼白光的特征,在軍工和航天工業科技領域具有廣泛用途,可用于火箭沖壓發動機和去除推進劑燃氣中氯化氫。與工業使用鎂粉相比,軍工行業對于鎂粉的細度要求非常高。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