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佛研究人員為生物植入設備穿上可再生防護"外套"
Harvard Researchers Create Self-Regenerating Coating For Implantable Devices
生物植入設備,例如心臟瓣膜、人造血管等,都需要涂覆抑具有制微生物生長、抗血凝等作用的保護性涂層。然而,在持續的服役過程中,這些涂層可能發生剝落。針對于這個問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展了一種促進防護涂層再生的方法。他們在實驗室條件下合成了一種變異了的酶,Staphylococcus aureus Sortase A (eSrtA),該種酶能夠促進多肽在合適條件下,不斷發生分解,這種方法為人工合成可再生防護包膜提供了可能性。
(二)NSF資助研究提高聚四氟乙烯的耐磨性
NSF Grant Will Help Researchers Improve Wear Resistance of Teflon
阿肯色大學研究者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得到 $450,000撥款以進行提高聚四氟乙烯(PTFE)涂層耐磨性的新型方法研究,該方法在涂層下加入聚多巴胺作為粘合劑。為提高粘度,還研究了聚多巴胺包覆納米結構在層材料下和PTFE涂層間的整合。新的方法將使得薄耐磨聚四氟乙烯涂層在不改變突出的表面形貌的情況下能夠沉積在任何基材上。實現這一目標可以推動聚四氟乙烯在自潔、防霧、防凍、防腐等方面的應用。
(三)納米晶框架-增強聚合物膜提高膜分離和塑化阻力
Enhanced ethylene separation and plasticization resistance in polymer membranes incorporat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crystals
膜基分離可大幅度減少能源消耗,目前需要開發選擇性、穩定性、透氣性更佳的薄膜材料。本文介紹了分散在高性能聚酰亞胺中的有機納米晶體組成的復合材料框架,其表現出乙烯比乙烷更強的選擇性,更大的乙烯磁導率并且提高膜穩定性。框架-聚合物交互作用在降低聚合物鏈流動的同時,提高膜分離性能。增強的穩定性或者塑化阻力在石油化工分離和天然氣凈化的真正工藝狀態下會提高膜的效用。
(四)單層二維MoO3納米智能薄膜
Serving up fresh, clean, and monolayer-thin MoO3 nanosheets
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材料科學家們已經用薄膜沉積技術和分子束外延(MBE)法合成和分離出超薄三氧化鉬(α-MoO3)層,制備的成功在于選擇了能為α-MoO3提供側向約束的正確襯底,精心確定了增長的溫度,并且準確停止在單層厚度。 α-MoO3包含類似于碳網絡的2D層,它們通過弱的范德華力連接在一起,導致分子吸引或推離另一個分子。獨特的分層結構使得α-MoO3可用于鋰離子電池和電致變色的設備,如控制建筑吸收太陽光的"智能"窗口、保護司機免受車頭燈傷害的自動變暗的后視鏡。
(五)壓敏涂層使紐扣電池更耐蝕、高導、安全
Patent pending on coating to make button batteries safer
布萊根婦女醫院聯合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了壓敏涂層,可以使電池完全絕緣并防水。如果不小心吞下它,食道沒有足夠的壓力將它轉變成導體,能夠保持絕緣并防水。如果把它放在裝置中,彈簧的力作用于涂層,可以將它轉換成一個高效的導體。他們稱之為量子隧道復合材料,接觸胃酸48h仍無明顯反應。
(六)新一代濾光薄膜-可提高醫療設備的檢測準確性
Next-generation thin-film optical filters for life sciences
熒光技術是用來檢測組織、細胞以及生物分子的常用手段,但遺憾的是目前常用的熒光設備均易于被滲透,受環境光線影響大,以及信噪比低等問題,這大大降低了它的適用范圍并容易引起錯誤。針對于此,研究人員為熒光設備制備了新一代濾光薄膜,這種薄膜解決了光線背散射以及以及成像信號質量差的問題,能夠未檢測提供高質量的,對比明顯的檢測圖片。
(七)有機鐵電單晶薄膜刷新印刷電子產品新技術
New technique for advanced printed electronics
研究者開發了一種常溫常壓下以有機鐵電小分子的單晶薄膜陣列作為存儲設備的制造技術。為制造有機鐵電設備,需利用先進印刷技術制備高度統一的有機鐵電體單晶薄膜。所得到薄膜設備可作為只在3V下工作的內存設備,這是低于各種存儲設備的操作電壓。先進技術的使用有望加速印刷型電子設備的低功耗設備的研究和開發,例如印刷電子鐵電記憶和非易失性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等。
(八)第一太陽能公司的400 W大面積CdTe薄膜模塊
First Solar to introduce 400W large-area CdTe thin-film modules
通過引入一套新的能夠生產大面積400 W輸出的"系列6"模塊的生產線,第一太陽能計劃進行下一代CdTe模塊的重大改進。該公司稱大面積模塊將有大約19%的轉換效率且生產線設備已經開始發展。據稱系列6模塊比之前第一太陽能公司已經實現了的保持在 US$0。65/W 資本支出水平的模塊有明顯的成本降低。大面積的模塊和新的生產線技術也將實現比以前每線約103MW更高的生產力水平。
責任編輯:周婭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