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車用涂料概況
汽車涂料作為一種專用涂料,是涂料市場發展最快的品種之一,用量僅次于建筑涂料。2013年我國汽車涂料消費量約50萬噸(折干),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80萬噸左右。總體來看,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車用涂料無論在市場規模還是在涂裝材料和涂裝工藝技術上,均取得較快發展,但整個汽車涂料行業的發展仍主要由外資主導,國內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產品應用低端的局面仍未打破。
汽車涂料一般可分為新車用涂料(OEM涂料)和修補涂料。其中OEM涂料根據涂裝工藝和對象,大體可分為底漆、中涂漆、面漆、阻尼件涂料和塑料件涂料。
由于各種涂料的性能不同,不同類型車輛及車體各部位對涂料性能要求的不同,因此產生了多種涂料配合方式,典型的涂料涂裝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零部件涂料結構最為簡單,一般只需做防腐和保護處理即可;車身涂料結構最為復雜,其中客車由于對車身漆面要求不如乘用車那么高,為節約成本,常省略罩光漆層;塑料件沒有防腐要求,中涂只有原子灰,但涂料整體性能要求與車身涂料沒有太大區別。
圖1 典型涂料涂裝結構
1.1 底漆
汽車底漆是直接涂裝在經表面處理的車身表面的第一道涂料。根據底漆在汽車上的使用部位,要求底漆與底材具有良好的附著力,與上面的中涂漆或面漆具有良好的配套性。此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防腐性、防銹性、耐油性、耐化學品性和耐水性。目前,國內幾乎全部乘用車生產都采用陰極電泳底漆,僅在部分客車及載貨車上還采用傳統的醇酸類、酚醛類或環氧類底漆。電泳漆是在水性浸涂底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常用的包括環氧樹脂漆、醇酸樹脂漆、氨基樹脂漆、酚醛樹脂漆等;顏料一般選用氧化鐵紅、鈦白、炭黑或其他顏料填料。膜厚一般為20~35微米,一般乘用車陰極電泳漆過漆面積可達120平方米左右。
未來,底漆的發展趨勢大體可總結為低VOC、免中涂以及低膜厚三個方向。雖然電泳涂料是水性涂料,但仍然含有一定量的有機溶劑,目前最新的陰極電泳漆的溶劑含量已從2%~3%降低到0.4%~1.8%,大大減少了VOC的排放。為了降低涂裝成本,簡化涂裝工藝,一些汽車生產廠家采用了免中涂的涂裝工藝,但取消中涂涂層對電泳底漆的平整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漆的厚度也有所增加。降低膜厚主要是通過高泳透率、高耐腐蝕性的陰極電泳漆實現的,一般而言這種方法可以減少用漆量13%以上。同時保證漆膜耐腐蝕性不降低,如底漆漆膜的厚度可降低至外表面15微米、內腔9微米,其漆膜耐腐蝕性及平整度與外表面22微米、內腔12微米時相當。此外,底漆發展趨勢還包括應用無鉛無錫涂料、低溫烘烤涂料、耐候性涂料等。
1.2 中涂漆
中涂也稱二道漿,包括膩子、二道底漆和封閉漆等。膩子因強度差,易脫落。目前新車生產已不再使用膩子,僅用于汽車修補。我國載重車、微型車等商用車一般不用中涂漆而是直接在底漆上涂覆面漆,塑料件及零部件也不需要進行中涂,如保險杠或車底盤,但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的外車身,及其后期修補都需要進行中涂。中涂 漆是用于汽車底漆和面漆或底色漆之間的涂料,起到連接底漆與面漆的作用,能夠提供與面漆相適應的保護性,同時具有填平性,提高整個漆膜的豐滿度。常用的中涂漆包括聚酯樹脂漆、氨基樹脂漆、環氧樹脂漆、聚氨酯樹脂漆等;顏料和填料選用鈦白、炭黑、硫酸鋇、滑石粉、二氧化硅等。中涂膜厚一般為20~30微米,目前中涂漆仍有許多為溶劑型。
汽車中涂漆未來主要是向著高固體分化、水性化、粉末化的方向發展。目前美國車用涂料的主要發展方向就是高固體分化,高固體分中涂漆采用高固體分的聚酯、聚氨酯、氨基等樹脂制備,其施工固體分可高于60%,甚至可達70%,比傳統中涂漆提高10%~20%,VOC排放量可降低20%~30%。國內新建的汽車涂裝線為了達到低VOC排放的要求,一般采用水性中涂漆,如水性聚酯氨基漆及水性聚氨酯漆等,其施工固體分一般達到50%~60%。粉末涂料雖然是VOC排放量最低的涂料之一,但由于換色困難等原因一直未采用。目前,國內除個別車用零件生產線外,整車尚無使用先例,但隨著噴涂設備的改進和粉末水漿技術的成熟,未來這種涂裝技術也必將成為汽車廠家的選擇之一。
1.3 面漆
汽車面漆在汽車整個涂層中主要發揮裝飾和保護作用,一般包括罩光漆和色漆。汽車面漆一般應具有鮮艷的色彩、良好的機械性能以及優異的耐候性。一般而言,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無論是零部件、塑料件還是后期維修都需要進行面漆涂裝,只是商用車一般只噴涂底色漆,上面不再覆蓋罩光漆,而零部件一般不噴涂底色漆,只噴涂罩光漆,而這層罩光漆有時也用其他防腐漆替代。
目前高檔汽車面漆主要采用氨基樹脂、醇酸樹脂、丙烯酸樹脂、聚氨酯樹脂等為基料,選用色彩鮮艷、耐候性好的有機顏料和無機顏料,添加一些助劑,如紫外光吸收劑、流平劑、防縮孔劑、電阻調節劑來達到滿意的外觀和性能。未來,面漆的發展方向是水性化、粉末化、高固含量。水性面漆通常采用“底色漆+罩光清漆”的配套工藝,由于溶劑型底色漆是VOC排放的最大來源,占汽車車身涂裝各道工序排放總量的50%左右,如果將底色漆改為水性涂料,VOC排放量可大大減少。但水性面漆直到目前仍未被廣泛使用,主要原因是水性面漆的耐候性和裝飾性較高,固體分面漆差,同時因其仍含有2%~15%的有機溶劑,對施工環境和烘干條件要求較高,綜合成本太高。但從發展趨勢上看,無溶劑水性涂料仍將成為未來的主要開發方向。目前,粉末罩光漆主要采用丙烯酸樹脂型粉末涂料,雖然其成本較雙組分聚氨酯清漆明顯要高,但其在工藝上節省了廢渣處理、VOC處理的運營成本,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原材料成本進一步降低,其直接成本會進一步接近于雙組分聚氨酯清漆。
高固體分面漆的施工性能條件與現有溶劑型涂料基本相同,舊有涂裝線不需進行大規模改造就可以使用。因此,為了降低VOC含量、適應環保要求,許多國外汽車廠開始使用高固體分涂料,由于其施工固體分比傳統面漆提高了10%~20%,因此高固體分面漆VOC含量可減少1/3以上。目前,國外最主流的環保型汽車面漆技術是“水性底色漆+高固體分罩光清漆”。
總之,汽車涂料的發展趨勢是在改進現用涂裝材料和采用環保型涂料的基礎上,簡化涂裝工藝,提高涂裝材料利用率,降低能耗和動力成本,來降低單位成本并達到清潔生產的目的。從我國車用涂料的發展趨勢來看,雖然水性涂料與高固含量及粉末涂料相比,無論是VOC排放、有毒有害氣體排放,還是生產成本及能耗方面均存在許多問題。但由于受國內法律法規的限制,國內企業又只能以水性涂料技術路線為主。如果目前國家政策不變,預計到2020年我國汽車水性涂料的市場占有率將達到80%左右。此外,全球已有多家企業采用水性免中涂工藝,但國內尚未大規模推廣。未來,免中涂工藝勢必成為國內汽車涂料工藝重要的發展方向,預計到2020年,中國使用免中涂乘用車的數量將達到100萬輛左右。
2 我國車用涂料市場發展特點
我國汽車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較晚,汽車涂料的專業化開發滯后國外許多年,加上國內汽車行業采取引進吸收模式發展,國內汽車涂料行業受國外成熟涂料體系的沖擊極大,以致整個汽車涂料行業的發展主要由外資主導。但另一方面,我國汽車涂料行業與國際接軌十分緊密,行業發展基本與國際市場保持同步。
2.1 世界最先進的汽車涂料
首先在中國市場投放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吸引著各跨國企業最先進的汽車涂料技術。很多先進的涂料技術因在歐美日等發達地區受客觀條件限制,只好首先在我國大規模應用。如艾仕得公司(原杜邦涂料)研發出的免中涂技術,已經在中國得到一定的規模推廣,而在歐洲僅有東歐等新興市場國家的2~3個整車噴涂生產線開始使用該技術。2.2 國內汽車涂料缺乏核心技術,以低端產品應用為主目前,國內先進的涂料技術仍主要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我國許多汽車涂料產品仍依賴國外獨資和合資企業進口涂料成品或半成品。國內汽車涂料市場,外資品牌汽車涂料產量份額已經占到一半以上,在如陰極電泳漆等技術門檻較高的領域,幾乎全部被外資企業壟斷,而國內企業僅在技術門檻較低的修補涂料市場占有一定市場份額。
2.3 國內涂料成品進口較少,原料進口規模巨大
由于國際大型涂料企業均已在國內設廠,因此我國汽車涂料成品進口量很小,絕大部分無法自產的涂料都是由在華設廠的外資獨資或合資企業生產提供,故國內汽車涂料原料進口量巨大。
除溶劑產品附加值不大,外資企業傾向在國內采購外,附加值高的樹脂、顏料以及助劑等大部分都需要進口,國內涂料用樹脂國產化率僅為20%左右,顏料國產化率為僅為5%左右,助劑的國產化率僅為2%。此外,由于國內供應原料性能不穩定,而國外原料公司擔心在國內設廠會引起技術外泄,加上國內生產成本優勢并不明顯,因此沒有在中國設廠的迫切需求。而國內短期在汽車涂料領域難以實現技術突破,因而大規模原料進口的情況短期內不會改變。2.4 客車領域外資進入程度低,整體技術水平落后與乘用車不同,國內客車合資企業較少,外資在客車領域參與程度遠不如乘用車。因此,國內客車涂料發展水平遠不及乘用車。以底漆為例,目前國外客車均采用了陰極電泳涂裝工藝,而國內只有“一通三龍”(宇通、金龍聯合、金龍旅行車、蘇州金龍)在噴涂線使用陰極電泳底漆,其他企業仍采用間歇噴涂,用漆多數仍為紅灰底漆或低檔的所謂環氧酯底漆。
3 我國車用涂料消費市場現狀及預測
2013年中國汽車涂料消費量約50萬噸(不含溶劑),其中新車涂料消費量達27萬噸左右,新車中乘用車消費量約為17.5萬噸,客車消費量約為3.1萬噸。零部件及阻尼涂料14.7萬噸左右,修補涂料約10萬噸。
2015年我國車用涂料市場規模預計為60萬噸,其中乘用車涂料用量約為19.6萬噸,客車2.8萬噸,零部件及阻尼涂料15萬噸,修補漆16萬噸。預計到2020年,車用涂料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至80萬噸,其中乘用車消費27.2萬噸,客車3.3萬噸,零部件及阻尼涂料21萬噸,修補漆22萬噸。
3.1 乘用車用涂料
2020年前,國內乘用車涂料消費量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汽車銷量的增長,而單車涂料消費量,受到新涂裝工藝及材料的應用,呈逐漸下降趨勢。其中下降最快的是德系乘用車,預計到2020年單車涂料用量較目前年下降近20%,美系車也約有10%左右的下降,而日系、韓系和國內自主品牌因單車用漆量基數較低而下降較少。
具體來看,這一時期消費增長最快的乘用車涂料是面漆,這主要是由于近年免中涂工藝的推廣,要求面漆兼具中涂漆和面漆的性能,加上各種金屬色漆和珠光漆等需要多遍底色漆噴涂漆面的流行,面漆的膜厚有不斷增長的趨勢;而中涂漆受到前述免中涂工藝推廣的影響,單車消費量出現下降;同樣下降的還有陰極電泳底漆,隨著陰極電泳涂料泳透率的改善提升,單車底漆消費量也將不斷減少,見圖2。
圖2 部分年份國內乘用車單車涂料用量及預測
3.2 客車用涂料
未來,由于國內客車產量下滑,客車涂料消費量增長將放緩,預計2015年,國內客車涂料消費量難有增長,仍將為2.8萬噸左右,預計到2020年,消費量可提高至3.3萬噸,但年均增速僅為3.3%,遠低于同期乘用車7%左右的增速水平,且總體規模也僅為乘用車的10%左右。從單車消費情況來看,與乘用車不同,客車單車涂料消費量逐年增加,各類涂料單車用量也都會逐年上升,特別是中涂漆年均增速較快,見圖3。這主要與該階段大型客車比重升高有關。
圖3 部分年份國內客車單車涂料用量及預測
4 我國車用涂料市場環境
我國汽車涂料市場環境相對封閉,目前的市場主要由合資或獨資汽車涂料主導,且與引進轎車系列相配套,幾乎是從哪個國家引進的轎車產品,就配套采用哪個國家的汽車涂料體系,也就是說,國內高檔汽車涂料市場幾乎全被外國品牌壟斷。
目前,國際大型汽車涂料生產企業基本進入中國市場,并完成在國內的生產布局,其生產基地主要圍繞國內汽車產業集聚區設立(見表1)。
艾仕得、立邦、PPG、巴斯夫、韓國KCC、關西等六大公司在中國汽車涂料市場的銷售份額在80%以上,產量份額約為40%。其中,日系汽車涂料市場以關西涂料、立邦涂料為主;韓系以KCC涂料為主;歐美系以艾仕得涂料、PPG涂料、巴斯夫涂料、阿克蘇諾貝爾為主;在國內自主品牌汽車涂料市場中國際各大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市場占有率。
目前,國內底漆市場基本被PPG、巴斯夫、艾仕得、關西等企業所瓜分,其他國內企業只在一些零部件和車架等低端涂裝市場占有一定份額。由于電泳涂料技術門檻高,國際公司為防止技術泄漏,多將核心的半成品樹脂放在境外生產。中涂漆和面漆市場基本被PPG、巴斯夫、艾仕得、關西和立邦五大企業瓜分,但集中度并沒有電泳涂料那么高,國內企業如中山大橋、深圳啟迪、維新制漆等廠家也有部分市場份額。國內修補涂料自主品牌和外資品牌共存,雖然在市場占有率上,國內品牌總和遠超國外品牌,但是在高端修補涂料市場中,主要還是國外品牌,其中PPG的修補涂料所占市場份額最大,國內品牌主要供應中低端市場。
表1 國內主要汽車涂料企業產品和市場分布
國內汽車原廠涂料市場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原廠涂料一般都是通過直銷的方式從汽車涂料制造企業銷售到整車企業,這導致每一個汽車涂料企業的各個涂層涂料銷售到不同整車企業的價格是不同的。同一種品牌、規格的汽車漆銷售到國產車和進口車價格可能會相差50%。國內汽車原廠漆市場近幾年出現了價格惡性競爭的情況,即使是國外品牌,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價格也不得不做出大幅讓步。但因汽車漆原材料大部分是從國外采購,而跨國公司都有全球采購系統,因此它們在價格和運輸的成本上較國內企業存在較大優勢。
5 結語
受制于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狀況,我國車用涂料專業化發展滯后國外多年,加上國內汽車配件市場封閉,國內車用涂料市場發展空間一直受到國外資本擠壓。近年,我國車用涂料行業在吸收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標準后,已在中涂漆和面漆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但應該看到的是,近年國外品牌企業兼并重組進程加快,對國內市場的關注力度加大,國內企業未來或面臨更大的競爭。此外,隨著國外企業對車用涂料研發的投入力度加大,以及對環保型產品和工藝技術標準制定的參與,未來行業準入或將對已占有一席之地的國內企業帶來更大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關注政策導向,注重細分及小眾市場開發將是重中之重。此外,應重視涂裝一體化帶來的銷售模式轉變與市場擴展的新機遇。
延伸閱讀——汽車涂裝的常用材料
1.1汽車涂裝的常用材料
1.1.1汽車涂漆前處理材料
汽車在涂漆之前,都要先將金屬表面的油污、銹蝕等雜物,徹底清除干凈以后,方可涂頭道底漆(即有防銹作用的抵漆),這樣才能使漆膜直接附著于金屬表面,起到防銹作用,提高漆漠的附著能力,使漆膜真正起到防銹和金屬保防作用。汽車涂漆前處理材料主要包括:脫脂材料、除銹材料、磷化劑和鈍化材料等幾類。
1.1.2汽車涂漆材料
汽車涂裝常用材料主要包括底漆、膩子、中間涂料以及面漆等。有的人認為,汽車涂裝效果的好壞主要靠面漆,至于其它配角。其實不然,國外大部分汽車涂料公司,在汽車修補涂料的說明書中都要嚴格地規定了與面漆配套的底漆、中間涂料、封閉劑以及膩子等,這充分表明了涂裝系統得重要性。國外主要汽車涂料公司底漆、中間涂料、封閉劑、膩子如表1。
表1 國外主要汽車涂料公司底漆、中間涂料、封閉劑、 膩子
配套材料 名稱及用途 |
配套材料 名稱及用途 |
1底漆 |
用于裸露的金屬、熱浸鍍鋅鋼板、鍍鋅鋼板、玻璃纖維增強塑、鋁板 |
2中間涂料 | |
3封閉劑 | 用于改進附著力,減少溶劑的滲透 |
4增粘劑 | 用于改進熱塑性丙烯酸清漆與原面漆之間的附著力 |
5封閉劑 | 用于孜進丙烯酸清漆與原丙烯酸清漆之間的附著力,減少打磨痕跡 |
6中間涂料 | 用于改性丙烯酸瓷漆 |
7屏蔽涂料 | 一種中間涂料,用于已開裂的面漆,可用來封閉自干性瓷漆 |
8揮發性膩子 | 需要用中間涂層封閉 |
1.1.3底漆
底漆是直接涂在經過表面處理的被涂物表面上的第一道漆,主要作用是防腐蝕以及填平金屬基材的細微缺陷和銹斑等,是整個涂層的基礎。
用作汽車底漆的涂料,主要是含有優質防銹顏料的環氧樹脂涂料、酚醛樹脂涂料及一些優質水溶性樹脂涂料,常用的底漆型號、規格及其性能列于表2中。
表2 汽車底常用底漆
涂料名稱 | 特性 | 適用范圍 |
C06-1鐵紅醇酸底漆 | 可噴涂或刷涂,自然干燥或105。C下烘干30分鐘;漆膜附著力、強度、耐硝基性和耐久性均好;不宜在潮濕氣候下使用 | 車身構作與底盤 |
C06-17鐵紅醇酸底漆 | 性能與C06-1相似,但比C06-1的耐水性好,自干速度也較快 | 汽車 |
F06-1鐵紅酚醛底漆 | 噴漆和刷涂均可,比C06-1的耐水性好,自干速度也快,但附著力和耐候性較差:價格底廉 | 汽車 |
F06-9鐵紅鋅黃純酚醛底漆 | 比F06-1的耐水性、防銹性、耐候性要好;最好涂于磷化底漆之上,可與醇酸、氧基、純酚醛面漆配套 | 汽車 |
F11-54鐵紅酚醛電泳烘漆 | 采用電泳方法施工,經烘干后漆膜與F06-9相當,但附著力較強 | 汽車 |
H06-2鐵紅鋅黃環氧酯底漆 | 能自干,經烘干后漆膜的附著力更好;機械性能及耐水防潮性能優良;與磷化底漆配套使用,可提高漆膜的防潮、防鹽霧和防霉能力;可與環氧、硝基、氨基、丙烯酸磁漆配套使用 | 汽車車身與底盤 |
H11-95鐵紅環氧烘干電泳漆 | 采用電泳方法施工;涂后需要烘干,漆膜性能與Ho6-2相當 | 汔車車身與底盤 |
L06-39瀝青烘干底漆 | 在200度下烘干30分鐘;漆膜附著力較好且有良好的防潮、耐水、耐油脂性能;流平性好、適全浸涂 | 沖壓件和擋泥板 |
Q06-4各色硝基底漆 | 干燥快且漆膜堅硬、易打磨;肯有耐機油和油脂的能力;但附著力、耐候性差,且固體含量較低 | 鑄造類車身構件 |
G06-4鋅黃鐵紅過氧乙烯漆 | 干燥快,如在60-65度下烘干2小時,可增加附力和改善其它性能;耐化學侵化學侵蝕、耐濕熱、防霉并且能與過氧乙烯磁漆配套 | 鑄造類車身構件 |
1.1.4 對底漆有如下要求:
1、在工件表面附著牢固,即在工件表面,有良好的附著力。
2、適當的彈性,即能隨著工件材料的膨脹和收縮而不致脆裂脫落,也不致因為面漆的固化或老化時的收縮作用而折裂卷皮,能滿足面漆耐久性的要求。
3、有一定的填充性能,即能夠填沒工件表面的細孔、細縫、洞眼等,作為上層涂料的堅實基礎。
4、底漆涂層應成為沒有光澤的細致毛糙表面,以改變底面光滑不易附著的狀況,使上層涂料易于附著。
5、要能防止金屬的銹蝕,具有防銹作用。
6、要能抵抗上層涂料中溶劑的溶蝕,不被咬起。
7、要便于施工,底漆在施工中應易于流平而不易流掛,干燥迅速,干后堅硬而略松,易于打磨,打磨時不沾砂皮。施工后不致使面漆油料滲透下去,避免造成表面涂層的失光、斑點等。
8、與高溫干燥的涂料配套使用時,底漆需具有耐熱性能,烘后應不失去其彈性。
9、底漆應具有第期貯存不變稠、不沉底結塊的性能,并可隨時稀釋使用。
1.1.4膩子
膩子是由大量的填充料和以各種涂料為粘結劑所組成的一種粘笛的漿狀涂料。其用途是用來填嵌工件表面的凹陷、氣孔、裂紋、擦傷等缺陷,以獲得均勻平整的表面。雖然膩子可改變整個涂層的外觀,但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涂層的機械強度和防護能力,所以盡量不用膩子或少用膩子。
膩子的主要組份是填充料,占膩子總重量的70%~80%。為使膩子在施工中易標識,在膩子中加入極少量的氧化鐵紅、炭黑、鉻黃等顏料,使其呈淺灰色或棕紅色。填充料是膩子的筋骨,對膩子的性質起很大的作用。
汽車常用成品膩子的組成和性能如下:
(1)Q07-5各色硝基膩子 用硝化棉、醇酸樹脂、順酐樹脂、大量體質顏料和稀料制成。其特點是干燥快、易打靡。但因其固體含量相對較低,所以干后收縮較大。作工件表面的局部修補填嵌之用。
(2)C07-5各色醇酸膩子 醇酸樹脂、干性油、顏料及大量體質顏料、適量的催干劑、有機溶劑等制成。其特點是膩子層堅硬、耐候性較好,附著力較強而不易脫落、龜有,施工中易于刮涂。但每次涂刮厚度不宜超過0.5mm。可自干也可烘干。適用于填嵌涂覆過鐵紅醇酸底漆的鎦金屬或木材表面。
(3)F07-1各色酚醛膩子 用中油度酚醛涂料、顏料和體質顏料,適量的催干劑和200號溶劑汽油等制成。其特點是易干、刮涂性和打磨好。適用于填平鋼鐵、木質表面凹坑、針孔、裂縫等。
(4)A07-1氨基烘干膩了 用氨基樹脂 酸樹脂、顏料及體質顏米、適量催干劑、二甲笨等溶劑配制而成。其特點是附著力較好,易于打磨且不粘砂紙,需烘干。適用于填平漆有底漆的鎦金屬表面。
(5)G07-3各色過氯乙烯樹脂、醇酸樹脂、增韌劑、顏料、體質顏料及少量溶劑等制成。其點是附著力較好,干燥塊,耐水耐油性較好。但不 多次重復涂刮。適用于填增已涂有醇酸底漆或過氯乙烯底漆的鋼鐵及木質表面。
(6)H07-4各色環氧酯烘干膩子 用環氧酯、顏料、體質顏料、少量催干劑及二甲苯等制成。膩子層牢固堅硬,耐潮性好,易于涂刮,對鎦金屬底漆的附著力好,打磨后表面光結,但干后堅硬不易打磨,需烘干。適用于真嵌涂有底漆的鎦金屬表面不平處。
(7)H07-6各色環氧脂膩子 與H07-4的組成、性能和用途基本相同,不須烘干,可自干。
1.1.5中間漆
中間涂料又名二道漿,也稱之為底漆二道漿。它是處于底漆或膩子之上、面漆之下,用來提高其總涂層厚度,協助底漆和膩子填平細微凹陷之類欠缺,以提高面漆的鮮映性及光澤等方面作用的一類涂層。早期汔車涂裝工藝一般是二道涂層,即一道底漆,一道面漆,就是所謂的二涂二烘。稍后則發展成為三道工藝,即一道底底漆,一道中漆中間涂層,一道面漆。顧名思義,二道漿即來源于此。現代又發展成了四道甚至更多的涂裝工藝。有時為了提高涂層的抗石擊性能,還要在中間涂層之上加涂一道抗石擊中間涂層。目前我國汽車中間漆業,特別是檔次較高級的汽車,如奧、桑塔納、捷達、神龍富康、依維柯、夏利等,在其涂裝統中毫無例外地均采用了中間涂層。
目前,汽車上使用的主要有:
(1)Q-06-5灰硝斟二道底漆:干燥速度快,填平性好,專用于填平膩子孔隙及砂紙打磨痕跡。
(2)H06-16各色環氧二道底漆:附著力好,機械強度好,易打磨。
1.1.6面漆
汽車面漆是汽車車身涂裝中最后的一層涂料。常用的主要有醇酸面漆、氨斟醇酸面漆、硝斟面漆、聚氨酯面漆、丙烯酸面漆、過氯乙烯面漆和聚酯面漆等七大類。
我國用于汽車修補的涂裝中最后的一層涂料。常用的主要有醇酸為主,而在國外作為汽車修補主目前常用的國產汽車面漆規格型號見表3,進口汽車面漆見4。
表3 國產汽車面漆規格型號
涂料的名稱 | 特點 | 適用范圍 |
@04-2硝基外用磁漆 | 干燥快,易打蠟拋光,易施工或修補;涂膜色澤鮮艷,但戶外耐久性較差,需采用上光蠟維護 | 汽車車身與底盤 |
Q04-34和Q04-31硝基磁漆 | 改進了Q04-2的耐候性和包色旋光性 | 高級車身 |
C04-9過氯乙烯外用磁膝 | 干燥快,漆膜可拋光打 蠟;耐候性、防濕性、防鹽霧和防霉性等均化Q04-2好;對底漆要求無水、無油污,否則易引起面漆整個脫皮;拋光后的外觀、光澤及耐汽油性差 | 寒帶運行條件下的車身和底盤 |
C04-9氨基烘漆 | 漆膜豐滿光亮、堅硬耐磨、附著力、耐水、耐皂液、耐油和耐候性優良; 耐溫變化性也好;但漆膜不能拋光;與F06-1和H06-2配套使用,則耐濕熱性更好 | 客車與中有轎車車身 |
B05-4丙烯酸烘漆 | 屬熱固性漆,漆膜豐滿,光澤、硬度良好,保光保色性極好,三防性能好 | 轎車車身 |
B04特里川.熱固性丙烯酸磁漆 | 耐候性好,漆膜豐滿,能拋光,硬度顯著地優于一般的面漆 | 高級轎車車身 |
表4 進口汽車面漆涂料
名稱及型號 | 性能 |
日本關西清漆(1000、1026、1056) | 屬硝基型,常用于罩光,有較好的耐候性和光澤度 |
英國ICI清漆 | 屬硝基型,只能用于單獨罩光 |
荷蘭“式肯土”清漆 | 屬改性丙烯酸漆,用于面漆罩光,需噴2~3道 |
日本關西磁漆(ACRICI 1000) | 屬丙烯酸硝基漆,性能與硝基漆相似,遮蓋力、光澤、耐候性較好 |
英國ICI磁漆(P030、P031) | 屬丙烯酸硝基漆,光澤好,流平性好,干燥稍慢一些 |
硝基銀底漆(純底色漆) | 只起到著色遮蓋底層,金屬粒子閃光,與清漆配合開成完整涂層 |
美國杜邦150S多效用表面平整底漆 | 附著力強,防腐蝕,涂層平滑,干燥快,可作為二道底漆,打磨性好,但不能與硝基漆混合 |
英國ICIP086-1底漆 | 涂層平滑,快干,堅硬耐用,易打磨,可作二道底漆 |
日本關西底漆 | 與杜邦150S相似,但平滑度比150S差 |
荷蘭“式肯士”680義底漆 | 干燥 迅速,易打磨,有好的附著力的防浸蝕性能 |
美國杜邦1020R底漆 | 屬于雙組分底漆,對鋼鐵、鋁等金屬有好的附著力、防蝕性、防銹性、密封性和隔離性好,可在舊涂層上施工,不會引起脫層等問題 |
1.2 涂漆后處理常用材料
拋光打蠟是在車身面漆徹底干燥后時行的修飾作業,包括磨光、拋光和打蠟三個步驟。未經磨光的漆膜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工痕跡和污染微粒,同時原光亦呈刺眼的“浮光”狀態。經過磨光后可消除上述現象,使漆膜呈無光的暗色,然后進行拋光使漆膜表面重新取得以提高裝飾效果,同時光亮的漆膜可以反射陽光,以保護涂層。
汽車面漆用涂料不是都可以磨光的拋光的,能拋光的有氨基漆、硝基漆、纖維素漆、聚酯漆和過氯乙烯漆。不能拋光的涂料有油脂漆、天然樹脂漆、醇酸漆等。
一、拋光、增光材料在噴完面漆后,為了消除膜表面缺陷,如顆粒、桔皮等,要用拋光材料進行局部拋光修飾。常用的拋光材料有:
①拋光漿。分粗細兩種:
②拋光水。供擦凈被拋光表面用;③拋光蠟去污增光劑。用于保護漆面,期維護漆面的性能優于拋光蠟,能境增光,提高鮮映性。
以上三種材料適用于丙烯酸枝樹脂漆、硝基面漆、丙烯酯或聚酯改性的氨基面漆,不適用于漆膜硬度較低的油性漆及醇酸漆。
二、保護材料在涂裝修補之后,一般在汽車的焊縫及內腔涂不到漆的部位都要噴一層防銹蠟。轎車要求噴防銹的部位有:
①前翼子板支撐板、后輪罩內壁、后翼子板內壁、板材焊縫、螺釘裝配孔等;
②前、后縱梁空腔、底板空腔、車門下部空腔等;
1.3汽車涂裝的輔助材料
汽車涂裝常用的輔助材料有:稀釋劑、防潮劑、催干劑、固化劑和脫漆劑等。
責任編輯:周婭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82387968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