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國鈦工業發展了六十多年,也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但鈦與其它產業領域相互延伸、融合運用仍隔著一堵墻。4月末,在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主辦的“海洋工程鈦加工成型與焊接技術研討會”上,來自石油開采等其它領域的代表發言說,既然鈦合金擁有防腐等眾多優異性能就應該千方百計推廣到各個領域去應用,就應該針對不同領域的技術要求、應用環境、市場需求展開有針對性的技術合作,比如石油開采領域如何運用鈦金屬產品并沒有詳盡的數據與技術支撐,這里就牽涉到鈦產業應該擁有自我推介的“數據庫”,以便不同領域的用戶從數據庫中就能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然后拓展合作的范圍。
石油開采領域如何運用鈦金屬產品?
周廉院士在武漢會議上說,鈦在海洋中的應用目前沒有科學完善的數據庫。他說,大家都知道鈦在海洋里具有優異的防腐特質,一根鈦管要用一二十年,也有說二三十年不用換的,完善的數據庫在哪里?科學試驗結果需要形成文字、數據并記錄下來,深海、淺海不同的海洋領域腐蝕程度是有區別的,但都沒有形成完整的數據庫,因而逐步建立海洋用鈦數據庫對把鈦用到海洋里去十分重要。
數據應該隨時為決策提供依據。數據的價值在于將正確的信息在正確的時間交付到正確的人手中。未來將屬于那些能夠駕馭所擁有數據的企業,這些數據與企業自身的業務和客戶相關,通過對數據的利用,發現新的市場,幫助他們找出競爭優勢。
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雷讓岐提出了一個鈦企業應該從產業鏈延伸到應用鏈轉變的思路。這個思路與“大數據”思維不謀而合,應用鏈延伸就是不同產業領域的技術、產品、市場相互融合。大數據最核心的價值是在于對海量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產業間相互融合與運用。相比起現有的其他技術而言,大數據的“廉價、迅速、優化”這三方面的綜合成本是最優的,特別有助于鈦企業產品應用鏈的推動。
責任編輯:李玲珊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