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腐蝕降解與基礎設施安全”領域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觀測技術規范正式出版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作為“分布式野外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時期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之一。依托野外站開展長期觀測與研究,推動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地球物理與地表動力災害、材料腐蝕降解與基礎設施安全等五大領域的學科發展,是支撐國家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助力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性保障。標準化和規范化的觀測技術體系是國家野外站開展協同觀測,并獲取高質量聯網觀測數據的前提與基礎。
為推動國家野外站的聯網觀測與科學數據積累,科技部四司(原基礎研究司)和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于2021年6月牽頭啟動了國家野外站觀測技術規范的研究編制工作,并成立了全國科技平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標準專家組”,組織不同領域技術骨干開展野外站觀測技術規范的編寫工作。其中,材料腐蝕降解與基礎設施安全領域(第五卷)由黃衛院士和李曉剛教授共同擔任編寫委員會主任,通過專家組和材料腐蝕降解與基礎設施安全領域編寫組的共同努力,2025年10月該領域的3冊觀測技術規范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標志著國家野外站的標準化建設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為落實材料腐蝕降解與基礎設施安全領域國家野外站聯網觀測、提升野外觀測數據質量和推動學科發展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
材料腐蝕降解與基礎設施安全(第五卷)《材料腐蝕降解》分冊由李曉剛教授主編,該觀測技術規范以國家戰略需求和材料腐蝕降解與基礎設施安全研究為導向,指出了材料腐蝕降解領域野外站觀測技術規范的基本任務與內容,提出了野外站長期觀測與專項觀測相結合的技術體系,明確了本領域不同類型野外站的觀測指標體系、觀測技術方法和觀測場地建設要求,制定了明確的數據匯交與管理要求,以保證觀測數據的長期性、穩定性和可比性,從而推動開展全國和區域尺度的聯網觀測與研究。該規范適用于指導材料腐蝕降解領域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及相關行業部門野外站開展觀測研究工作,為野外站的聯網觀測、合作研究與數據共享提供規范化、統一化的技術標準,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及裝備制造高質量發展。
本文摘自科學出版社2025年10月出版《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觀測技術規范. 第五卷 材料腐蝕降解與基礎設施安全》一書,內容有刪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