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中科院院士朱邦芬:建設世界一流期刊不是少數期刊的工作
    2021-04-01 11:17:33 作者:朱邦芬 來源:文匯教育 分享至: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影響因子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指標,同行心目中的地位更重要;


    要把科技期刊的水分擠干,比如誘導性引用,非綜述性刊物刊登綜述性論文;


    所有科技期刊都要參與一流期刊建設;


    我們中國的科技期刊要刊登科學史上能留下來的論文,為中國科學家獲得世界科學大獎做出貢獻,這是我們的特殊使命。


    什么是世界一流期刊?


    世界一流期刊與世界一流大學一樣,不同的指標系統形成了多種排名,但是這些都只能是評價期刊好壞的參考,建設世界一流期刊不能受限于這些指標。


    期刊是否世界一流必須考慮其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


    從內涵即內在質量來看,世界一流期刊必須是能夠持續、集中地刊登某一個學科或多個學科的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科研成果的載體。雖然最重要、水準最高的論文只是少數,但是總體而言,一流期刊所刊登的其他論文也應該具有較高水準。


    從外延也即影響力來看,世界一流期刊發表的論文必須對學術,技術,產業等某個方面或某幾個方面產生重大影響,能夠引領某個領域,甚至對人類的發展、社會的發展產生較大影響。


    無論是提高期刊的內在質量還是擴大其影響力,都需要時間的持續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培育世界一流期刊,是一個在高目標指引下的建設過程,既要爭一流,還要緩稱一流,重在扎扎實實增強“內功”。


    目前,國內評價世界一流期刊比較看重所謂的影響因子(兩年內發表論文的平均引用頻次),但是,這只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同樣重要的至少還有:期刊所刊發的頂尖成果論文的數量,每篇論文的長期影響(如五年影響因子,論文半衰期),以及發文總量等。我國目前相當多的高影響因子期刊提高影響因子靠的是降低發文總量或請名家撰寫綜述論文,這些雖然短時間對提升影響因子很有效,但不是治本之道。因此,切忌用影響因子一個指標一刀切地評價一流科技期刊。


    然而,一個多指標的數字化的評價體系就能十分公正客觀地評估所有期刊的質量?我認為,沒有數量就沒有質量,但單憑數字化管理也是有片面性的。某領域最重要的期刊是哪幾個,往往該領域的小同行最清楚。可以由某領域具有一定資格的研究工作者每人提出若干個自己認為本領域最好的期刊,即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但人數足夠多的話,這些偏差就會被抵消,最后綜合小同行的定性看法和多指標的定量估計,這樣形成的共識,判斷這個領域的世界一流期刊比較靠譜。


    除了基礎科學研究期刊以外,科技期刊還有其他種類,如工程應用類期刊、科普類期刊,文獻類期刊。不同種類的科技期刊的目標和功能不同,世界一流標準也不同。比如,“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是物理領域影響很大的科普類期刊,它不適合用研究類期刊的指標來評價。即使同一類別期刊,譬如自然科學基礎研究類期刊,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不同學科的引用情況很不相同;即使同一學科,內部各個領域的情況也千差萬別。因此,一流科技期刊切忌用一把尺子、一刀切地衡量。每種科技期刊必須清楚自己的定位,走自己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我國科技期刊是什么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科技期刊進步非常快,有一批期刊的影響因子快速上升,在國際上的影響也快速上升。但是總體上看,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步伐還跟不上我國科研發展的步伐,而我們的科研進步還不如我們經濟發展。我以為,我國目前仍然沒有世界公認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也就是還沒有某個領域大多數研究工作者每期必讀的科技期刊,但是我們已經有一批期刊進入了Q1區,也已經有若干種世界二三流的科技期刊。


    具體而言,我們多數高影響因子科技期刊的每年發表文章的數量還偏少,年發文量超過500篇、影響因子有很高的期刊鳳毛麟角;另一方面,我們一些優秀期刊可以發表一兩篇引領領域發展的論文,但還只是“偶爾露崢嶸”,不能持續地長期地對領域造成重大影響,還到不了某個領域大多數科研人員每期都必須瀏覽的地步。


    所以我們說有一批世界二三流或者國內一流的科技期刊,但還沒有真正為全世界科研人員公認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隨著中國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近年的明顯進步,隨著我國個別領域的研究正進入國際第一方陣,我相信,假以時日,中國一定會有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還有大量不入流的科技期刊,甚至還有一批偽劣刊物,純粹靠賣文賺錢為生。


    中國的一流科技期刊還承擔一個特殊的使命。


    一流的科學研究需要一流科技期刊的支持,而一流期刊之所以一流,正是因為發表了一流科研成果,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很多時候,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最有原創性的成果往往違反學術界的共識,很多時候并不是那么容易通過同行評審發表在國際高影響因子刊物上。而具有重大原創性成果發表的時效性又是第一位的,先發表才是硬道理。因此中國的一流科技期刊,應該把優先發表中國學者具有引領性和最富于原創性的成果當作自己的歷史使命和神圣職責。


    所有科技期刊都應參與建設世界一流期刊。


    我國目前有5000多種科技期刊,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應該只是少數幾個優秀期刊關心的事,而是中國科技期刊界共同的任務。


    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一流科技期刊不可能孤立存在。


    期刊水準的分布通常為金字塔:幾種世界一流期刊存在于數十種準一流期刊中間,數十種準一流期刊引領著數百種二流期刊,而伴隨著數百種二流期刊則有數千種三流期刊;在充斥大量不入流的低質量期刊的環境中,不可能單獨生長出幾種世界一流的高質量期刊,因為期刊的學術聲譽、期刊界的文化、期刊編輯的水準、出版平臺都需逐步積累。


    其次,中國有句古話,“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如果我們所有期刊根據自己現狀定一個明確的目標,且目標相對比較高,經過努力也許能達到也許不能達到,最后就可以實現一個比較高的水準;如果目標定得不高,最后實現的可能是一個更低的水準。因而如果我們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標作為我們所有科技期刊的努力方向,我想,我們的不入流的期刊有較大可能性轉變為三流,三流的可以升為二流,二流的可能會升為一流,大家都可能前進一步。這將帶動我國科技期刊整體普遍向上一個臺階。


    第三,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需要深化改革。


    我們科技期刊界存在許多問題,需要作者、編者、出版者、讀者以及管理人員共同努力進行改革。我們如果能夠借此契機,在改革上多下一點功夫,多采取一點措施,這將會有深遠影響,將會是一件有益于所有期刊的幸事。


    那么如何提高期刊質量呢?


    我認為我們的期刊質量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內容質量,二是編校質量,三是傳播質量。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內容質量,內容為王,這是期刊的生命。


    如果已經是準一流期刊,那么應該朝著世界一流期刊的方向努力。應該選定一個或幾個領域,力爭該領域全世界最新的重大成果有相當一部分在這個期刊上發表。這樣,我相信這個領域內的研究工作人員就會非常關注這個期刊。


    對于準二流的期刊,可以選定一兩個子領域,力爭成為國內該子領域研究工作者的必讀刊物。對于一些準三流期刊,我認為提高期刊內容質量最重要的是要確保上面每一篇文章數據可靠、詳實,而且有新意。我想在這樣的情況下,各類期刊的質量都能夠上一個臺階,中國科技期刊的總體發展就會形成良性的循環。


    維護科研誠信是建設世界一流期刊的基礎。


    我還想特別強調,維護科研誠信是我們所有科技期刊當前最值得重視的一項工作,學術誠信是建設一流科技期刊的基石。


    《科學》雜志的前任主編曾經說過,學術期刊對學術不端論文能做的事情非常少。我擔任《中國物理快報》主編也有很多年,我也體會到,我們事先能發現的論文學術不端很少,絕大多數是事后發現的。那我們該怎么辦?當然,最好能事先檢測到。剽竊、抄襲這種學術不端行為的檢測相對比較容易,即便是對于圖片,現在有“軟件”,有的人也是“火眼金睛”,一看就知道是否造假,或者是否PS過。但是對于有些沒有原始數據的實驗,事先很難檢測,也難準確定性是否偽造或篡改,期刊事先能做的事情不算太多。


    中國科協在2012年7月組織逾千個期刊在北京聯合發表三點聲明:


    第一,科技期刊對事先發現存在署名爭議,引用他人著述未注明出處,以及抄襲、剽竊、虛假評審等學術不端行為的文章,堅決拒絕刊登。


    第二,如果發表文章一旦發現學術不端行為,將由發表刊物聯合中國科協所屬相關科技期刊視情節輕重予以嚴肅處理。


    第三則是加強期刊編審者隊伍建設,嚴格稿件學術質量,審查規范。


    這三點措施都非常實在,是科技期刊可以切實做的,關鍵是認真落實。在中國這樣的人情社會,很多時候,面對說情,往往該公開處理的就不公開了,該撤稿的就不撤稿了。目前中國的科技期刊還沒有發現論文欺詐評審現象,很多被揭露的欺詐評審論文都發表在國外期刊上,而且大多有中介公司在其中操作。但是,我相信中國科技期刊不可能不存在這類現象,我們應該更加主動地去做些工作,防止學術不端的現象。


    學術誠信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線,中國科技期刊在維護學術誠信方面大有可為。有三方面可以關注——


    一是期刊稿件中的學術不端和學術不當;


    其次是偽劣刊物和中介公司;


    第三是期刊編輯本身的學術不端行為。


    這三方面都是我們期刊界提高期刊質量的重要著力點。


    2014年愛斯唯爾終止四種工程領域出版物,理由是該期刊不住堅持其既定宗旨與范圍,且存在內容真實性與質量問題。該期刊不再符合可接受的同行評審標準,該期刊在作者身份或編委方面缺乏國際多樣性或地理多樣性。存在與內容加工費相關的,具有誤導性質的編輯政策等,這些方面都值得我們期刊注意。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精品v大片在线观看 |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A∨ | 日本精品videos | 久久精品视频重口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