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39位科學家,100萬美元,10年堅守:中國“諾貝爾獎”煉成記
    2025-07-07 13:45:29 作者:李晨陽 來源:科學網 分享至:

     2015年1月20日,“未來論壇”在北京悄然誕生。成立大會上,兩個看似相距甚遠的群體會聚在一起:一邊是吳恩達、饒毅、施一公、王曉東等著名科學家;另一邊是張磊、李彥宏、沈南鵬、鄧鋒、丁健等知名企業家。這場會議發起了一個倡議:打造屬于中國的科學大獎!


    一年后,單項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的“未來科學大獎”橫空出世。楊振寧宣布大獎成立,《自然》雜志稱其為“中國諾貝爾獎”。迄今,共有39位成就斐然的科學家榮登領獎臺,一次次引發學術界廣泛關注。這10年間,中國企業設立的民間科學獎項蔚然成風,形成了一股激勵科學創新的社會力量。


    這場影響深遠的旅程,源于一群有遠見的企業家和科學家的共同愿景。而它最初的啟航離不開一位女性的積極推動。


    武紅是企業家、社會活動家,曾參與籌備首屆博鰲亞洲論壇、《財經》年會、陸家嘴論壇等高端論壇,并創辦新盟國際公關顧問有限公司。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讀到了《奇點臨近》——一本探討人工智能與科技未來的著作。這本書讓她忍不住思考:“中國的未來需要什么?人們不能只盯著眼前的利益,總得抬起頭,看看未來10年、20年的方向。”她將這份思考分享給一些好友,由此逐漸凝聚起十余位企業家與投資人,他們懷揣著以科學撬動未來的憧憬,共同創立了未來論壇。


    2020年,《中國科學報》曾專訪未來論壇發起人兼秘書長武紅


    近日,在未來科學大獎迎來10周年之際,武紅再次接受本報采訪,回顧這10年來的堅持與探索,講述一場始于理想主義、最終掀起巨大漣漪的“蝴蝶效應”。


    武紅


    以下是主要采訪內容:



    1

    “一個獎的靈魂就是它的評審”



    《中國科學報》在上一次采訪中,你講述了創立未來科學大獎的初衷和熱忱。如今回望走過的10年,未來科學大獎是否實現了你最初的夢想?有沒有哪些地方超出了你的預期?


    武紅

    我們最初創立這個獎,是出于對科學的熱愛和對未來的熱情,希望做一些影響下一代價值觀的事情,鼓勵更多年輕人熱愛科學、從事科學。但10年來,很多東西確實遠遠超出了我最初的想象。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選出了一批非常杰出的科學家,能展現中國現代科技事業對世界產生的巨大影響。直到今天,很多西方人依然認為中國的科學是落后于他們的,認為中國人更多在做跟隨性的研究。但這10年間,我們所評出的每一位科學家的工作,都切實地給全人類帶來了變化:盧煜明教授開創的無創產前DNA檢測,全球每年有上千萬孕婦會用到這個技術;馬大為教授研發的催化劑,世界各地的制藥工廠都在用;王小云教授10年間破解了五大密碼,改變了全世界的密碼格局……


    這就是科學對人類文明的推動作用,它是沒有邊界的,可以打破很多文化偏見和地緣政治的局限。我認為這個大獎最大的意義就在這里:展現中國科學事業對世界、對人類的貢獻。


    如今未來科學大獎走到了第10年,我相信有一些非常本質的東西從來沒有變過:不管是參與的科學家,還是作為投資人、捐贈人的企業家,也包括我們這些未來論壇秘書處的同事們,大家對科學發自內心的熱愛、崇尚、尊重,就是我們的初心,是做這個獎最根本的東西。我想也是因為這個初心,讓我們10年來能夠不斷地收獲社會各方面的支持。


    《中國科學報》未來科學大獎的評審規則是如何成型的?未來還會有變化和更新嗎?


    武紅

    著名化學家余金權是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他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獎的靈魂就是它的評審”。只有很好的規則、很好的標準,才能產生讓人們信服的結果,才能選出大家認為真正了不起的人。因此我們做未來科學大獎,首先要建立一個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齊的評審規則。


    未來科學大獎的章程和評選制度是參照諾貝爾獎、圖靈獎這樣一些國際著名大獎設立的。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個很高的目標放在那兒了,接下來要怎么落地呢?這就要感謝最早加入我們的3位科學家:饒毅、丁洪和田剛。那個時候,我們經常和這3位科學家一起討論,就在北京大學博雅塔那片兒。這是對我們來說很有“歷史意義”的一個地方之后何川、李凱、王曉東、文小剛、夏志宏、謝曉亮這6位科學家加入,一起組成了未來科學大獎的創始科學委員會


    首屆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合影


    我們討論了很久:這個獎的定位到底是頒發給中國科學家,還是全世界的科學家?是終身成就獎的性質還是優先支持年輕人?這里面有很多細節和抉擇。最終我們決定,不限制獲獎人的國籍,但是他們的獲獎工作必須是在大中華地區(注:包含中國大陸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完成的,這個定位今天看來也很有代表性——好多現在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最初都經過了許許多多考慮和摸索。


    正是初創期就加入我們的這批科學家,花了大量時間把未來科學大獎的標準建立起來,并且慢慢完善,最終賦予這個大獎靈魂。不瞞你說,第一年啟動大獎評審的時候,未來科學大獎的評審章程,每一條都是這些科學家親自修改的。


    這個過程中還有一點非常關鍵有了標準之后,還要有一個人來監督標準能否真正執行下去為此我們邀請了高西慶作為監督作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高老師視角很有意思。他說程序正義比實質正義更重要。放在未來科學大獎的評審上,所謂的實質正義是要選出全世界最好的,而且將來也對世界產生好處的科學家。但是沒有人可以保證這一點,也不可能全世界所有人都認同。我們能做,就是規則制定好,盡可能規避各種人情關系、利益沖突,盡可能多的人在規則上、在程序上取得一致意見


    我們現在也在思考,未來科學大獎的下一個10年,是否還要繼續聚焦大中華地區?評選方面要不要做出一些調整?我們和科學委員會的老師們進行了很多溝通,也收集了很多建議,這些都還在探討之中。



    2

    從最初沒人買單,到建立永續基金



    《中國科學報》過去10年中,有哪些關鍵節點或里程碑事件標志著未來科學大獎的成長?背后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


    武紅

    我們一開始做這個獎的時候,除了義務加入的科學家和企業家,后勤事務和其他具體工作是沒有人來做的。


    當時我們為了吸引更多科學家的關注,開辦了一系列《理解未來》科學講座。在一次講座上,有位聽眾覺得我們這個事很有意思,就向我提出想做志愿者。“當什么志愿者呀,我這里可一個人都沒有呢”——我一把就把她“薅”住了。這就是未來論壇秘書處的第一位工作人員自此團隊一點點建設起來。最開始我們沒有自己的辦公室,就在我以前公司的辦公室騰出兩個工位,后來才慢慢有了一個小房間。


    我們的捐贈人劉芹老師曾說:“秘書處這么少的人,能夠承擔這么龐大繁雜的工作,這是一個奇跡。”我也非常感謝這些年來秘書處一起并肩作戰的伙伴們。大家以異常強大的意愿,做成了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我們從無到有去做這件事的過程中,錢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事實上從我們宣布要設獎開始,有小半年的時間是推不動的。我給很多人打了很多電話,坦白講,最開始沒人買單。因為以前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誰相信你就一定能做成呢?


    在我們最絕望的時候,一些企業家找到我,說我們不能失信于科學家。最后還是丁健、沈南鵬、張磊3位企業家提出了一個模式:每個獎項的獎金為100萬美元,由4名捐贈人參與他們邀請李彥宏加入,每人捐贈25萬美元,并且承諾捐贈10年。


    我想這個模式也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智慧——“眾人拾柴火焰高”。可以說沒有這個模式,我們的大獎就啟動不了。


    這個模式促成第一個獎項——生命科學獎建立之后,帶動了更多企業家的參與。很快鄧鋒、吳亞軍、吳鷹和徐小平4位捐贈人共同設立了物質科學獎。第二年,丁磊、江南春、馬化騰和王強4位的加入,使得第三個獎項——數學與計算機獎得以設立。


    當初楊振寧先生宣布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時,提到這個獎有3個特點,其中之一就是,過去世界上的民間科學大獎設立時,都是由一個人或一個家族開啟的,而未來科學大獎是由好幾位中國的企業家商討后共同來設立的,“這是一個新的形式”。所以在回顧的時候,我也特別感謝這樣一群人的智慧和付出。


    10年聽起來很長,但是從2018年開始,我們就在考慮10年后該怎么辦。我們希望能像諾貝爾獎那樣,建立一個永續基金。但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一旦開始捐贈,就意味著一個永久的承諾。多少人愿意出這個錢?一次性到底能拿出多少錢?都是未知數。


    但是很慶幸我們匯聚了這樣一群有共同價值觀的人,才有了我們2019年宣布發起的總額1億美元的永久捐贈基金6位創始捐贈人的基礎上,又有劉芹、虞鋒、張寧3位永久基金捐贈人的加入,使得未來科學大獎有機會在更長遠的未來可持續地發展。


    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


    而在今天這個節點,我們更多討論的是面向未來的戰略問題,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讓這個獎真正在全世界產生影響。


    盡管我們沒有刻意在國外宣傳過未來科學大獎,但我在美國參加學術圈的活動時,只要提到未來科學大獎,沒有人是不知道的,特別是那些華裔科學家,非常關注這個大獎。


    我一直覺得在人類歷史上,西方人始終沒有真正深刻地認識過東方的文化。當我們做出一個扎根在中國的科學大獎,并且逐漸被世界認識、認可,進而產生影響時,我們不僅僅展現了中國的科學貢獻,也輸出了有著中華文明烙印的思想價值和獨特智慧。


    現在我們的國際環境、社會環境,和10年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在面對很多不確定因素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回頭看,回到我們的原點和初心。


    《中國科學報》提到未來科學大獎的“家國情懷”這份情懷體現在哪些方面,化作了怎樣的行動


    武紅

    我曾有一次去普林斯頓大學拜訪張壽武教授,還參觀了他們的數學系大樓。樓里有一張眾多大科學家的合影。他問我在里面能找到誰。我一眼就看到了一張東方面孔。他問我:你知道他是誰嗎?我說不知道。他告訴我,這就是大數學家華羅庚。那一刻,我真的感到熱血澎湃。


    后來我回想,當時的那種感覺來自從小就種在心里的種子。我們這代人,都是聽著陳景潤、華羅庚等科學家的故事長大的。對我們來說,這些人就是偶像,就是最崇拜、最景仰的人。事實上我從未為任何一個明星如此激動過。


    因此,我希望未來科學大獎能真正選出中國最杰出的一批科學家,讓他們的成就、他們的故事走進學校。你不用做更多的事情,這個種子就已經種下了。這些孩子即便未來不會成為科學家,對科學的這種崇尚和敬畏,也會深深扎根在骨子里。



    3

    一場“自討苦吃”的旅途



    《中國科學報》我們知道,未來論壇組織過不少讓青少年走近科學、走近科學家的活動,這些公益活動是否收獲了期待中的回響和共鳴?


    武紅

    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我們舉辦2019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峰會,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國的著名科學家作報告,其中有一位是來自德國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克勞斯·馮·克利欽。活動后他激動地對我說:這是我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場報告!因為他講完后,一群初中生圍著他,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大家在一起交流了很久。


    還有這張照片,我在很多場合都提到過:那是很多年前,我們邀請數學家夏志宏做講座,科技館報告廳的座位都坐滿了。一位媽媽帶著她5歲的孩子,搬了一個小板凳坐在后排過道上。那么小的孩子,從頭到尾安安靜靜地聽完。講座結束后,他還讓媽媽拉著來問我:“阿姨,我能讓科學家給我簽個名嗎?”


    認真聆聽講座的5歲小男孩和媽媽


    這個孩子現在大概已經上中學了。很可惜,我們一直沒有找到他。很希望那天的記憶能陪伴他后來的人生。


    做未來科學大獎這10年里,我們看到過很多這樣的時刻。我們最希望的就是,讓世界看到中國科學家的貢獻,讓我們的下一代看到中國最卓越的英才能做到什么,讓我們的年輕人以一種更加自信、自豪的精神面貌去面對整個世界。


    《中國科學報》從百年長青的諾貝爾獎,到后來的新銳科學突破獎,再到現在國內百花齊放的民間科學大獎,都受到了學術界乃至社會層面很大的關注。人們為什么要為科學和科學家設獎?科學家真的需要大獎的激勵嗎?


    武紅

    與其說科學家需要大獎,不如說是人類需要榜樣。


    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迸發出的磅礴力量,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學家身上展現的,是人性中勇于探索、不懈攀登的最閃光的部分,是推動社會發展、實現人類理想的巨大能量。我們需要通過樹立最杰出的科學家作為榜樣,去激發更多人,特別是下一代心中的火苗。


    《中國科學報》從個人的角度來講,開創未來科學大獎,與未來科學大獎同行,是一段怎樣的人生經歷?


    武紅

    從某種意義來說,這是一場“自討苦吃”的旅途。不論是我自己,還是這些參與進來的科學家和企業家,在各自領域里都有所成就。如果單從功利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并不能帶來生活上的提升,反倒是給自己繁忙的工作生活加碼。


    那我們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這就像做母親一樣,在養育一個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辛苦、疲勞和挫敗。很多時候,你還沒來得及享受快樂和成果,新的問題和苦惱已經接踵而至了。但是你無怨無悔,因為這是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無論任何人問我,有沒有后悔去做這件事,我的回答一定是,從來沒有后悔過。一輩子能參與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夠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管有多遠大的理想,想做多么宏大的事業,每天面對的都是非常繁瑣的小事,需要的不過就是一顆平常心。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還要保持一顆敬畏之心,才能在初心選定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不會偏離了自己的方向。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標簽: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欧美精品免费人爱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二区 |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