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噠噠”,樓道里若能聽到快速而富有節奏的腳步聲,一定是她來了。大家伙兒眼中的她,雷厲風行、積極進取。獲嘉獎時,她的獲獎感言一定少不了那句“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線科研人員”,她就是中國航發航材院“十三五”勞動模范獲得者、5所表面防護研究與工程技術中心帶頭人——孫志華。
積極進取,從不設限
1987年,孫志華以全縣第2名的成績,考入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991年從腐蝕防護專業畢業后,心懷航空報國夢想的孫志華,堅定選擇報考航材院的研究生,隨后獲得博士學位,從此投身于航空裝備腐蝕防護與控制事業。
腐蝕科學是一門多學科高度交叉的綜合性學科,而裝備的腐蝕防護與控制又是一項貫穿論證到使用、維護的全壽命系統工程,還需要防護、涂層等技術的協同作用,難度之大,門檻之高,絕非易事。
但對孫志華來說,人生從不設限。大學入學英語考試時曾被分到最差班的她,“白天上班,晚上照顧孩子,還補習英語”,最終獲得了外出訪學的機會。訪學期間,在認真完成導師交付項目之余,每周、每月的專業學術報告會她也從不落下。“那段時間我特別充實”,回憶起那段時光,孫志華感慨,“人要多經歷、多學習”。這段訪學經歷不僅提升了孫志華的英語水平,拓寬了她的視野,也為后期工作中的國際合作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股不設限、不認輸的勁兒也驅使著孫志華在腐蝕防護與控制事業上一路奮進。她先后主持多個重要項目,深化了裝備全壽命周期研制思路,先后獲得部委級科學進步獎等多項榮譽獎勵。
聚焦主業,用戶至上
隨著航空事業的發展,腐蝕與防護面臨著從“常溫”邁進“中高溫”領域的挑戰,孫志華沒有任何退縮。
聚焦主業,化挑戰為機遇,成了她的首要目標。作為組長的孫志華扛起了攻堅大旗,“每出差一次,從冷端到熱端,材料、涂層、結構、連接方式、溫度、工作環境,每個部件室都聊,一個部件、一個部件地進行分析”。
正是因為這份責任和擔當,她帶領團隊深挖產品結構特點,到設計廠所、外場實地等多次走訪調研,搜集不同環境下裝備的防護腐蝕問題,在掌握用戶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制定專屬腐蝕防護與控制技術方案,開展了上萬小時的實驗室試驗以及熱帶環境下的暴露試驗驗證工作,提出了大量腐蝕防護改進措施。
“以用戶為中心理念,全力以赴滿足各方用戶的需求,這是我們存在的價值,更是我們承擔的使命”,孫志華遵循集團理念,急用戶之所急,供用戶之所需,結合專業所長,為裝備們量身定做“防護衣”,一封封來自用戶的感謝信就是對她這份理念最好的證明。
言傳身教,誘掖后進
培養新人、帶領團隊方面,孫志華也有自己的“小秘密”。每年孫志華都會給新入職的員工安排一名專業帶頭人“導師”,讓“新人”們在熟悉了專業后,從承接小項目開始,以邊做項目邊學習的模式,實現快速成長。
當新人不自信、不敢大膽去做的時候,孫志華就會不斷鼓勵他們:“怕什么,有問題大家一起商量!”她還經常鼓勵團隊成員定期了解國內外先進的腐蝕防護與控制新理念、新技術,親自給大家“打樣兒”,每當看到前沿技術介紹和相關文章時,她都第一時間分享給團隊成員,與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團隊的青年們耳邊常常響起她的教導,“你們不能在專業技術上固步自封,要結合自身崗位多學習、多思考、多交流”。
不斷學習、大膽嘗試,在孫志華的帶領下,表面防護研究與工程技術中心在多個新技術領域開展探索研究,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項目,多次獲得航材院科研優秀團隊、示范班組等榮譽,團隊的“新人”們也逐步成為可獨當一面的科研項目負責人,多名青年科研骨干獲得各級人才獎勵。
護“心”起航,矢志不渝
“裝備可靠,防腐先行”,現今多項研制任務不斷加緊,腐蝕防護與控制技術研究更需要爭分奪秒。
孫志華幾乎每周都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技術研討、實地指導、試驗考核……可這樣的“旅行”往往結束得也特別快,解決問題后,不管多晚她都要馬不停蹄地趕回來,繼續向第二天更緊迫的工作和任務發起進攻。
如今孫志華加入航材院已經三十多個年頭,“優秀共產黨員”“女強人”“空中飛人”……這些年,孫志華身上的標簽不斷增加著,但她身上那股永不褪色的熱情和永不服輸的干勁兒,從未改變。
雖然,孫志華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但她說,“每當看到我國自主研發的飛機、發動機在祖國的上空翱翔時,一團炙熱的火焰就會在內心涌動,我就變得特別有干勁兒。”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