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不低于45萬!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2023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2023-12-07 14:28:15
作者:中國表面工程 來源:中國表面工程
分享至:

大連理工大學與寧波市人民政府基于“優勢互補、共謀發展、互惠互利、實現共贏”,在建設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及中外合作辦學三位一體機構。2019年7月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成立,為獨立法人事業單位,研究生院則以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生培養基地同步進行前期建設。
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立足于技術創新策源地、海內外高端人才集聚地、政產學研協同創新重要載體及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器等使命定位,建設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技術、新材料與成型技術、精細化工與生物醫藥技術、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和信息、軟件與人工智能技術五大創新中心及各類創新平臺,與寧波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緊密結合。根據研究院建設需要,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與大連理工大學及國內外著名大學博士后流動站聯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現將有關招聘事項公告如下:
1. 崗位需求:研究院創新中心(創新團隊)招聘全職博士后,詳見附件《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博士后招聘崗位需求》。2. 崗位職責:面向寧波研究院發展和學科需求,以科學研究工作為主,完成博士后研究任務,申請及承擔各類科研項目,與合作教授共同承擔重要科研課題,形成高水平研究成果;根據研究院安排,承擔一些其它工作任務。
1. 博士后研究人員原則上應在獲得工學、理學博士學位 3 年內,年齡不超過 35 周歲;2. 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品行,身體健康,無違法違紀。曾因犯罪受過各類刑事處罰,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或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的,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不得聘用的其他人員,均不得應聘;3. 研究方向原則上與研究院方向相符,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和敬業精神,且具有與研究項目相關的專業知識。
1. 稅前年薪不低于45萬元,根據地方規定繳納社保、公積金;3. 研究院創新團隊提供不少于3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

本次招聘采取郵箱報名方式,應聘者將個人簡歷(含本人照片、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科研成果、博士后期間擬開展的工作等)和相關證明材料電子版編輯為一個PDF格式文檔,以“姓名+專業+意愿加入的團隊+高校人才網”方式命名后,作為一個附件完成上傳(不要壓縮),證明材料包含從本科起至最高學歷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獲獎證書、技能證書、代表性論文(成果)、兩個同行專家推薦信等,發至郵箱huangj_nbi@dlut.edu.cn。【快捷投遞: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跳轉至網頁→點擊“立即申請/簡歷投遞”→投遞對應職位】研究院團隊與平臺管理部對報名人員資格條件及簡歷等材料進行初步篩選審查,根據申請人申請崗位,創新中心(創新團隊)或人才引進小組進行審核,確定參加考核人選。研究院將單獨通知材料審核通過且可以參加考核的應聘人員,進站考核以工作站和流動站專家現場答辯的方式進行。2. 如有不明事宜,咨詢電話:0574-27969810 聯系人:趙老師。3. 通訊地址: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文教街道育才路26號4. 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官網:http://nbidut.dlut.edu.cn/index.htm5. 研究院科研團隊簡介:http://nbidut.dlut.edu.cn/kjyf/kytd.htm
本中心依托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力學等優勢學科,與寧波市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緊密結合,開展高端裝備結構創新設計、高性能傳感/執行器件制造技術、高性能零件智能制造技術、先進復合材料數字化高效制造技術等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中心團隊在超精密制造技術與裝備、微納米制造技術與裝備、智能裝配技術與裝備等方向形成鮮明特色,多項研究居國內領先地位。本中心已引進七個創新團隊,分別為海洋裝備強度分析與創新設計團隊、汽車輕量化與功能化設計團隊、電子器件噴印制造技術團隊、智能裝備技術團隊、工業裝備智能化設計與軟件團隊、智能精密加工團隊、復雜能量系統數字孿生創新團隊。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高分子材料、機械工程、智能制造、軟件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車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航空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儲能科學與工程、化學、數學、物理學、材料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人才。
本中心依托大連理工大學化工、材料等優勢學科,開展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金屬材料、新型耐高溫可溶解高性能樹脂、新型功能膜材料、生物醫藥材料等前沿、關鍵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中心團隊在研制結構全新的系列新型耐高溫可溶性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銅合金連鑄凝固過程電磁調控技術及應用等研究領域,取得多項國內領先成果。本中心已引進兩個創新團隊,分別為銅及特種合金制備與加工技術團隊、輕合金與非晶材料創新團隊。材料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智能分子材料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等相關專業人才。
本中心依托大連理工大學化工、環境、生物等優勢學科,以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強力支撐,開展新型染料物、精細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清潔制備、生物制藥、節能環保專用設備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綠色精細化工產品及生物醫藥創新平臺、高端專業人才培養和聚集中心。中心團隊在生物染色染料、熒光識別染料等研究領域,及清潔工藝和關鍵技術大規模應用等領域獲國內外的高度認可。本中心已引進三個創新團隊,分別為先進光功能材料團隊、生物醫藥團隊、生物菌劑和生物基化學品的綠色制造團隊。化學、生物工程、藥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化學生物學、生物化工、生物醫學工程等相關專業人才。
本中心依托大連理工大學土木、水利等優勢學科,以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橋梁與隧道技術國家級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為支撐,與寧波市海洋高技術、臨港產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產業發展緊密結合,開展重大基礎設施健康監測與災害控制、港口海洋大數據、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開發與水合物技術應用等前沿、關鍵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中心面向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平臺、高端專業人才培養和聚集中心。本中心已引進兩個創新團隊,分別為深遠海智能化養殖設施設計關鍵技術與裝備團隊、管道及管網輸運安全保障技術創新團隊。船舶與海洋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力學、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智慧交通與運載工程、土木工程等相關專業人才。
中心面向高端產業用信息、軟件與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應用,依托大連理工大學軟件、信通、控制等優勢學科,以工業裝備節能控制技術國家級工程實驗室、泛在網絡與高端軟件省級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為支撐,與寧波市軟件、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發展緊密結合,開展嵌入式軟件、工業軟件及FPGA評測、微電子產品、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與海洋經濟的深度融合等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信息、軟件與人工創新平臺、高端專業人才培養和聚集中心。本中心已引進三個創新團隊,分別為智能圖像分析團隊、智慧金融創新團隊、智慧水務創新研究團隊。
船舶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寧波分中心結合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優勢和寧波市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需求,堅持以“十四五”規劃為發展綱領,聚焦高端裝備、新型材料、智能制造領域,主要圍繞以下六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面向寧波市、以及長三角區域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工程建設需求,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實驗研究;二是研判當地產業發展態勢及需求,進行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和系統集成;三是推動技術轉移和擴散,為當地企業、政府持續不斷地為提供先進技術、工藝及其技術產品;四是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為行業提供支撐性服務;五是提供工程技術驗證和咨詢服務,研究產業技術標準;六是培養工程技術研究與管理的高層次人才。本中心已引進兩個創新團隊,分別為智能制造與機器人創新團隊、精密成型及涉海特種裝備研發團隊。機械工程、車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工程等相關專業人才。
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寧波分中心(籌)結合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優勢和寧波市產業集群發展需求以及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標定位,面向寧波市以及長三角區域海洋強國及海洋經濟發展等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工程建設需求,在海洋動力環境作用、海岸與跨海工程安全與防災減災、海上能源資源開發關鍵裝備研發、以及海洋工程智慧運維與全壽命安全等方面,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實驗研究,聚焦海洋工程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及全生命期安全管理,推動工程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進一步集合技術成果,開展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和系統集成,推動當地企業科技轉型,助力培養工程技術研究與管理的高層次人才。本中心已引進一個創新團隊為智慧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創新團隊。海洋工程、海岸近海工程、船舶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制造、電子信息、計算機技術等相關專業人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