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東南大學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名單。
一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37萬各類優秀人才,涌現了一大批建功立業的精英翹楚,在東南大學工作或學習過的兩院院士達200多位。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未來技術學院。
東南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12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5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兩者均列全國第八位。
02
前身為“火電機組振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于1994年由國家計委批復建設,2021年12月通過國家發改委優化整合評價,納入了國家新的管理序列,并更為現名。東南大學為依托單位,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共同建設單位。
中心由東南大學10個一級學科支撐建設,其中“雙一流”建設學科5個,是東南大學重要的科研基地。中心是我國發電行業振動技術的開拓者,在發電機組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發電系統控制與優化運行等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已形成“發電裝備安全運行”、“智能感知與先進檢測”、“智能控制與優化運行”等三大類型技術,服務范圍涵蓋煤電、燃機、核電、風電及電網,為國內85%以上電廠提供了技術服務,解決了1000多臺次大型燃煤機組疑難問題,治理了50%以上燃機電廠的振動故障,采用中心的先進控制技術在國際上首次開創火電機組深度調峰到15%額定負荷的應用先例,為保障我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獲得國家發改委頒發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杰出貢獻獎”。
中心圍繞“碳達峰、碳中和”與“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以推動我國發電系統安全、低碳、高效、智能為目標,聚焦大型發電裝備安全運行與振動治理、新型感知與智能檢測、先進控制與優化運行、低碳智慧能源系統等研究方向,充分發揮東南大學的人才與學科優勢和國家電投的行業優勢,加快建設成為我國能源領域技術自主創新、高端人才聚集、成果輻射突出的國際一流科研平臺。
03
一 招聘方向
旋轉機械振動、噪聲及抑制
設備疲勞與壽命分析
設備狀態監測、故障診斷及智能運維
智能感知及檢測技術
振動傳感器,測控儀器
燃氣輪機試驗測試技術
發電過程智能控制
綜合能源系統
能源和工業碳捕集系統建模與控制優化
新能源系統控制、優化及運維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計算機及網絡
能源系統數字化與智能化
可再生能源功率預測
反應堆物理、熱工與材料
核電儀控仿真與系統安全
二 崗位類別
① 領軍人才
② 青年杰出人才
③ 青年優秀人才(綠色通道)
④ 講師
⑤ 至善博士后
⑥ 普通全職博士后
⑦ 其他人才
三 申報條件
01 領軍人才
具有博士學位,在國內著名高校、科研機構擔任相當于教授職務,或在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機構擔任相當于副教授及以上職務,具有較高科研水平和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
具有扎實學識,勝任本科核心課程講授任務;學術造詣高深,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具有帶領本學科趕超或引領國際先進水平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團隊領導和組織協調能力,能帶領學術團隊協同攻關。
有關待遇
聘為東南大學首席教授,執行以下待遇:
(1) 崗位:正高職務,教師事業編制;
(2) 薪酬:國家一次性生活補助100萬;首聘期5年,聘期內年薪95萬+;首聘期考核通過,可直接進入下一聘期;另可疊加紫金青年學者(擇優最高獲得35萬/年津貼,連續資助3年)、小米青年學者(10萬/年津貼,最高連續資助5年)等各類校人才基金;
(3) 住房:符合國家和學校政策的,提供住房貨幣化補貼500萬(不含地方政府配套);安家費20萬;
(4) 科研經費:可獲得國家提供科研經費100-300萬、學校提供學科建設經費100-300萬;優先支持申報其他人才項目(江蘇省雙創團隊科研經費300-1000萬,江蘇省“333工程”項目資助3-200萬);
(5) 招生指標:博導,前5年每年給予2個博士生指標;
(6) 相關配套:提供充足的辦公實驗用房,優先支持組建科研團隊,聘期內至善博士后招收指標予以政策性傾斜;
(7) 醫療:學校附屬三甲醫院擁有專業的醫療保健團隊,可提供醫療VIP服務;
(8) 教育資源:校區周邊擁有東南大學幼兒園、北京東路小學、南京外國語學校等優質幼兒園和重點中小學,教育資源豐富,配套資源一應俱全,學校協助解決子女入學;
(9) 配偶工作:學校協助解決配偶工作。
02 杰出青年人才
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中國高等教育事業;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以后;
取得博士學位;
一般應在海內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年及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有關待遇
聘為東南大學青年首席教授,執行以下待遇:
(1) 崗位:正高職務,教師事業編制;
(2) 薪酬:國家一次性生活補助50萬;首聘期3年;聘期內年薪65萬+;首聘期考核通過,可直接進入下一聘期;另可疊加紫金青年學者(擇優最高獲得35萬/年津貼,連續資助3年)、小米青年學者(10萬/年津貼,最高連續資助5年)等各類校人才基金;
(3) 住房:符合國家和學校政策的,提供住房貨幣化補貼300萬(不含地方政府配套);安家費10萬;
(4) 科研經費:可獲得國家提供科研經費100-300萬、學校提供學科建設經費100-200萬;優先支持申報其他人才項目(江蘇省雙創團隊科研經費300-1000萬,江蘇省“333工程”項目資助3-200萬);
(5) 招生指標:博導,前3年每年給予2個博士生指標;
(6) 相關配套:提供充足的辦公實驗用房,優先支持組建科研團隊,聘期內至善博士后招收指標予以政策性傾斜;
(7) 醫療:學校附屬三甲醫院擁有專業的醫療保健團隊,可提供醫療VIP服務;
(8) 教育資源:校區周邊擁有東南大學幼兒園、北京東路小學、南京外國語學校等優質幼兒園和重點中小學,教育資源豐富,配套資源一應俱全,學校協助解決子女入學;
(9) 配偶工作:學校協助解決配偶工作。
03 青年優秀人才(綠色通道)
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中國高等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個人品質,遵紀守法,嚴于律己,恪守職業道德;
具有博士學位及在海外知名大學或研究機構2年以上的正式任職經歷;在海外著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學術成果特別突出的人員,其海外任職經歷和年限要求可適當放寬;
具有廣闊的學術視野和創新思維,在所從事領域取得較為突出的學術成果,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
有關待遇
(1) 崗位:聘為上崗研究員(正高級)/上崗副研究員(副高級),教師事業編制;
(2) 薪酬:首聘期3年,聘期內上崗研究員年薪人均33萬、上崗副研究員年薪人均26萬;
省級人才計劃大幅提高對35歲以下青年人才的人才計劃支持比例,引進至東南大學工作的世界前200強高校畢業博士生,直接入選省雙創博士,可獲得生活補助15萬(免稅);可疊加紫金青年學者(擇優最高獲得35萬/年津貼,連續資助3年)、小米青年學者(10萬/年津貼,最高連續資助5年)等各類校人才基金;
(3) 住房:
上崗研究員:大額住房貨幣化補貼100萬,一次性安家費5萬,首年租房補貼6萬;
上崗副研究員:大額住房貨幣化補貼60萬,一次性安家費5萬,首年租房補貼4.8萬;
(4) 科研經費:上崗研究員100萬、上崗副研究員40萬,科研啟動經費執行期3年,教師入職后先撥付50%經費,實行包干制;
優先支持申報江蘇省人才項目(江蘇省雙創團隊科研經費300-1000萬,江蘇省特聘教授科研經費50-100萬,江蘇省“333工程”項目資助3-200萬,江蘇省“青藍工程”科研經費4-30萬)。
(5) 招生指標:
上崗研究員:博導,前3年每年1-2個博士生指標;
上崗副研究員:擇優博導,前3年至少1個博士生指標;
(6) 職業發展通道:簽訂聘任協議3年內提出確認教授(研究員)、副教授(副研究員)申請,經考核并通過評定后,任職時間從上崗聘任時間起算。
04 講師
在境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機構取得博士學位,或取得國內博士學位后具有境外連續12個月的學習或工作經歷,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周歲;
在相關學術領域已展現出良好的學術研究能力和潛力,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具有承擔相關學科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教學工作的潛力。
有關待遇
人均年薪20萬+(稅前);科研啟動經費20萬;大額住房貨幣化補貼40萬;一次性安家費5萬;租房補貼3.6萬。
05 至善博士后
獲得博士學位3年以內的全日制博士,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年齡不超過32周歲,特別優秀的不超過35周歲;
具有良好的學術背景、較強的創新活力和學術潛能,具備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有關待遇
(1) 薪酬待遇:首聘期3年,聘期內校發年薪35萬元(不含合作導師津貼)。若入選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江蘇省卓越博士后計劃、校內紫金學者/小米學者等,所獲經費與學校薪酬疊加發放,最高可破百萬;
(2) 職業發展:第一聘期考核優秀且進入第二聘期的至善博士后,可參加學校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申報。經學校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取得副研究員以上職稱,且通過學校專任教師入職審核,可獲得進入學校專任教師隊伍資格;
(3) 福利保障:享受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享受教職工公費醫療保險;可租住精裝修博士后公寓;享受教職工子女入學、入托政策等。
06 普通全職博士后
有關待遇
(1) 薪酬待遇:首聘期3年,聘期內校發年薪18萬元,另有合作導師津貼(理工醫科2萬以上,人文社科1萬以上)。若入選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江蘇省卓越博士后計劃、校內紫金學者/小米學者等,所獲經費與學校薪酬疊加發放,最高可破八十萬;
(2) 職業發展:年度考核優秀的普通博士后,下一年度可進入至善博士后序列;
(3) 福利保障:享受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享受教職工公費醫療保險;可租住精裝修博士后公寓;享受教職工子女入學、入托政策等。
07 其他人才
一事一議。
四 招聘程序
01 提交應聘材料
應聘者請以郵件形式發送個人簡歷、個人成果材料等至能源與環境學院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人才招聘電子郵箱,郵箱主題請注明應聘崗位類別。
02 第一輪學院面試考核
學院面試包括教學試講和學術評價兩部分。學院將根據申請者的材料和面試表現及進人需求確定推薦名單。
03 第二輪學校面試考核
通過學院面試的申請者,需提供詳細材料供人事處組織的進人面試,并最終確定錄取名單。錄取者經東南大學人事處公示無異議后即可正式入職(教師事業編制)。學科急需或特別優秀者可通過綠色通道盡快入職。
五 聯系方式
本招聘啟事長年有效,定期組織招聘面試(約每月一批),應聘者請將個人詳細簡歷發送至以下電子郵箱。
咨詢電話:
025-83794251(學院,孫老師),83793374(中心,李老師)
電子郵箱:
ymsun@seu.edu.cn(學院),lkx423@seu.edu.cn(中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