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國科大重慶學院)三峽生態環境研究所招聘 副研究員、講師(有編制)、特別研究助理和博士后
單位簡介: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重慶研究院”)是中國科學院、國務院三峽辦、重慶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中國科學院直屬科研機構,2011年3月開始籌建,2012年7月26日,正式獲得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2014年10月9日,重慶研究院通過三方驗收,正式成立。重慶研究院設立學術委員會和戰略咨詢委員會,設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所、三峽生態環境研究所、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所(籌)。
目前,重慶研究院圍繞“綠色三峽”、“3D打印技術”、“石墨烯材料與應用”三個重大突破,以及“零誤差計算理論及應用”、“大規模自適應智能視覺分析系統”、“精準醫療關鍵技術與裝備”、“基于機器工人與工業大數據的綠色智能制造系統”四個重點培育方向,組織實施了系列科研項目,突破了石墨烯規模化制備、智能人臉識別系統、3D打印技術、超濾膜材料工業化生產等多項關鍵技術,成功研發出大面積單層石墨烯薄膜,建成了全球首條大規模石墨烯薄膜生產線實現量產,與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共同研制完成國內首臺空間3D打印機。
2018年4月4日,中國科學院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在重慶簽署共建新型科教創產融合發展聯合體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攜手共建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這是重慶市進一步優化高等教育結構、扎實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大舉措,也是直轄以來重慶高等教育加快發展的重大突破。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將依托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建設,集科研、教育和社會服務于一體,是科研、教育和創產深度融合的新型大學。重慶學院選址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片區,首期規劃用地500畝,再控規500畝,校舍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學院一期工程重點建設圖書館、教學樓、科研實驗室、學術交流中心等基礎設施,并組建人工智能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材料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二級學院。將以研究生教育為主體,逐步達到3000人的辦學規模。
截至目前,重慶研究院下屬各級全資、控股、參股企業20余家。成功創建科技部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與重慶市長壽區、江北區、高新區等合作,建設長壽中科未來城創新產業園、石墨烯產業園、應用技術研究所等。在石墨烯、人臉識別等領域取得一系列重點產業化成果,自主研發的人臉識別驗證系統,在民航、安保、金融等領域開展推廣應用。
研究方向:
1. 新材料制備及其在二次電池、固態電池等能源領域的應用
2. 單原子催化劑的制備及應用
3. 材料的制備及其在二氧化碳還原、ORR、OER等領域的應用
4. 變色材料、智能材料的制備與應用
5. 碳材料、多孔材料及其應用
6. 機器學習或高通量計算在化工材料領域的應用
招聘要求:
1. 已取得或即將取得理工科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2. 以第一作者在較高水平期刊上發表過論文
3. 有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待遇:
1. 特別研究助理和博士后:A檔 35萬/年,B檔 25萬/年,另加績效獎勵和五險一金及集體商業保險;其中,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部分繳存比例分別為12%;優秀者可申請“中國科學院特別研究助理資助項目”(項目獲得者可獲得院所兩級資助共80萬元,分2年下達)。 特別研究助理期滿后,符合條件者可按程序聘為我院事業編制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特別優秀者可申請中科院人才計劃,按照高層次人才相關政策引進并給予相應的經費配套支持和住房保障。
2. 講師:年薪18萬以上,另加績效獎勵和五險一金
3. 高級職稱待遇面議
入職時間:2021年
應聘材料:有意者請將個人簡歷通過 email發送至 44074945@qq.com。應聘材料審核通過后,將以電話或E-mail形式通知初選合格者參加面試。參加面試者需提供:1)學歷、學位證書及復印件;2)專家推薦信或其他可以證明本人能力、水平的相關資料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