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簡介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進院”)于 2006 年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學協商共建,定位工業研究院。先進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籌)(以下簡稱“材料所”)是先進院的第8個所,成立于2019年1月1日,以電子材料為學科特色方向,注重材料與IT、BT的交叉融合,推動材料學科的全面發展。材料所下設先進電子材料研究中心、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三個中心均已有多年的材料研發及其成套工藝研發經驗,聚焦于電子材料、功能材料和光電材料等領域的前沿研究及規模量產成套工藝開發,依托基礎科學突破和核心技術優勢,不遺余力地推進研究成果的產業化。
材料所現有260人,三個中心累計發表高質量論文500余篇,申請專利500余件,已獲授權200余件,孵化高端電子材料企業4 家,建立企業聯合實驗室9 個,同時承建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先進電子材料技術創新聯盟,具備電子材料研發、檢測加工驗證、中試等試驗用地近4.5 萬平方米。2019年,材料所總收入為1.27億元,發表高質量論文58篇,授權專利47件。
01 招聘崗位
博士后、研究助理、工程師
02 崗位要求
碩士及以上學歷;
化工、材料、化學、物理、微電子、計算物理/化學/電氣工程等相關專業;
在所屬領域已取得優秀科研成果者優先。
03 研究方向及背景要求
1. 晶圓級封裝關鍵材料:有機合成及純化、高分子合成及改性、高分子復合材料及工藝、高分子加工成型、物理/微電子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其中具有功能性熱塑性/熱固性材料(聚酰亞胺、丙烯酸樹脂、環氧樹脂、有機硅等)合成應用研究背景者優先。
2. 芯片級封裝關鍵材料:材料、化學、物理、微電子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有無機納米材料合成與表面改性(金屬、氧化物等)、環氧塑封料、底部填充膠、導電膠、低溫燒結焊料、工程塑料、聚合物材料增強增韌、分子流變學與聚合動力學、導電油墨、柔性印刷等研究及產業經歷者優先。
3. 電介質、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 材料、化學、物理、微電子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①聚合物基納米復合電介質:具有納米材料、聚合物復合材料、介電高分子等的制備與電學性能研究的良好積累,或了解規模化roll-to-roll成膜工藝、熱壓工藝等產業化經歷。②納米陶瓷粉體:具有微納米鈣鈦礦材料制備和納米介電陶瓷性能研究經歷,熟悉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制作工藝。③無源元件集成設計。
4. 熱界面材料:材料科學與工程(尤其是聚合物復合材料)、化學(尤其是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物理(尤其是高分子物理)、微電子、工程熱物理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
5. 電磁屏蔽材料:材料、化學、物理、微電子、電磁學/電磁兼容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熟悉電磁場/電磁波仿真,具有導電復合材料、電磁屏蔽材料、吸波材料研究及產業化經歷者優先 。
6. 仿真模擬、材料計算:化學(具有計算化學研究經歷,熟悉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或有機化學)、物理(具有計算物理研究經歷,熟悉固體物理、高分子物理)、固體力學(熟悉有限元分析)、材料信息學、計算機科學(程序開發、機器學習)相關專業碩士/博士;精通分子模擬、第一性原理計算、有限元仿真中的一種;或具有電子封裝工藝可靠性仿真經驗。
7. 金屬微電子互連材料方向:材料、化學、電化學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掌握傳統金屬材料及合金的冶煉、熱處理及力學行為;熟悉金屬薄膜的電化學沉積技術及常見薄膜材料的分析測試方法;了解軟釬焊工藝以及焊料體系和組織性能;具有薄膜電鍍或焊料制備經驗者優先 。
8. 失效分析與可靠性方向:材料、物理、化學、可靠性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熟悉不同電子封裝材料的金相檢驗、微觀表征、物理性能測試方法;掌握相關分析設備的樣品制作及儀器操作方法;了解熱學、電學、力學、腐蝕與防護等可靠性評價方法及標準;熟悉電子封裝材料制備及半導體制造工藝過程者優先。
9. 深海探測技術:電氣工程、電力電子、水聲學、等離子體物理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具有從事電路開發、FPGA/DSP開發等經驗,熟練使用Pspice/Multisim,Altium Designer等軟件經驗。
10. 二維半導體材料制備及光電探測和轉換:材料、物理、微電子、化學相關專業碩士/博士;熟悉以下晶體生長技術中的一種或多種,如化學氣相傳輸、化學氣相沉積、物理氣相傳輸、物理氣相沉積、液態熔融析出、高頻加熱退火、熔融鹽等;熟悉晶體結構表征,如顯微電子學、X射線衍射分析技術等;有光電器件制備和半導體應用相關的經驗。
11. 材料界面研究方向:導熱界面材料、熱相變材料、熱電材料、二維納米材料、等離子體刻蝕/涂層技術及裝備、柔性電子材料等相關方向碩士/博士。
12. 光電材料與器件:材料、物理、化學、微電子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具有近紅外寬波段探測芯片及器件研究及產業化、光譜與成像儀器、醫用X射線源及X射線探測器、激光加工技術與裝備開發、掃描探針顯微術研究研究背景者優先。
13. 柔性電子器件:材料、物理、化學、微電子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具有薄膜晶體管、柔性顯示與封裝材料、5G天線材料、電子材料與器件微觀機理、柔性智能傳感器研究背景者優先。
14. 薄膜太陽能電池:材料、物理、化學、微電子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具有銅銦鎵硒、銅鋅硒硫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背景者優先。
15. 全固態鋰電池:材料、物理、化學、微電子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具有全固態鋰電池研究背景者優先。
16. 新材料設計:材料、物理、化學、微電子等相關專業碩士/博士;具有熱界面材料、金屬氫化物超導材料、碳氫有機超導材料、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等研究背景者優先。
04 薪資待遇
提供具有國際化競爭力的薪酬;
有年終績效組織獎、橫向縱向項目提成、專利轉移轉化獎勵、高端人才體檢、餐費補助、年終獎等福利;按照深圳市規定的社保比例全額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符合條件的應聘者可依托本單位申請國家地方各類各級人才項目申報,對于成功認定深圳市高層次人才項目者,深圳市提供5年共160萬-300萬補貼(如后期深圳市寶安區人才政策變動,此條款亦隨之變動);
協助辦理深圳市戶口及配偶子女隨遷,戶籍將落入我院集體戶口;符合條件者,可申請深圳市新引進人才租房和生活補貼(本科:1.5萬元/人;碩士:2.5萬元/人;博士:3萬元/人);
提供國立科研機構平臺,海外歸國留學人員為主的研究團隊,自由開放的研究氛圍。
博士后薪資待遇(表現優異,出站后優先留院):
博士后年薪30萬起(含廣東省+深圳市補貼);
協助申請深圳市人才安居工程3萬住房補貼,免費新能源電動車90小時/月;
協助出站留深(3年以上合同)博士后申請30萬元科研資助;
符合條件的,出站后可依托本單位申請深圳市高層次人才(A 類 300 萬,B 類 200 萬,C類 160 萬),如后期深圳市人才政策變動,此條款亦隨之變動;
其中博士后享受以上符合條件的政策的同時,在站工作期間計入我院工齡,可以參加院職稱評定,并享受員工同等的其他福利待遇,出站優先留院工作。
05 申請方式
請將相關文件發送至郵箱 ss.wang2@siat.ac.cn,文件內容包含但不限于:個人簡歷、推薦信、主要科研成果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