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和“211”重點大學。“暨南大學先進耐磨蝕及功能材料研究院”(簡稱“耐材院”)是暨南大學直屬科研機構。“耐材院”下設耐磨材料技術研究中心、3D打印材料技術及增材制造研究中心、耐蝕材料技術研究中心、材料表面工程及特種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生物醫用材料技術研究中心、節能儲能先進復合材料技術研究中心等6個研究中心。“耐材院”建有“高性能金屬耐磨材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東省3D打印與增材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耐蝕材料與抗磨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廣州耐磨蝕及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和省部級創新平臺,配備精良的新材料試驗研究和檢測儀器設備,有一支國內知名的新材料研發團隊。
“耐材院”主要開展金屬耐磨材料與摩擦學、耐蝕耐熱材料與腐蝕、3D打印材料技術、材料表面工程、生物醫用材料、金屬和高分子特種功能材料等領域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發、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工作。
暨南大學先進耐磨蝕及功能材料研究院承擔國家和省部科技重大專項、自然科學基金和企業合作等項目,現由于項目研究的需要,公開招聘多名具備耐蝕材料與腐蝕、金屬材料背景的高級科研、教學、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的人才,相關要求及待遇如下:
一、應聘要求:
【教學科研崗教師】:
1、在國內外知名大學或科研機構獲耐蝕材料與腐蝕、金屬材料相關學科博士學位;
2、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
3、一般不超過四十周歲(業績特別突出的人才,可適當放寬年齡要求);
4、能講授耐蝕材料與腐蝕、金屬材料相關專業課程;
5、具有獨立從事創新科研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在耐蝕耐熱材料與腐蝕、金屬材料等領域已取得突出業績。
6、近五年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條件中的任意一項:
1)在《Science》、《Nature》或SCI影響因子20以上的國際頂尖期刊上發表論文1篇,或者在影響因子大于10的刊物上發表論文2篇,本人排名第一或為通訊作者;
2)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中國科學院JCR1區(大類分區)或者在本學科權威期刊上(各學科通過學校認證的期刊列表)發表6篇及以上學術論文;
3)所發表的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學術論文經SCI檢索,單篇近5年被其他人引用50次以上;
4)廣東省青年珠江獲得者、廣東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或同級別各省級人才工程項目入選者;
5)其他學術地位、水平與此相當的人選。
優先考慮青年千人、青年長江、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及水平與此相當的人選,優先考慮海外學習和研究工作經歷者,優先考慮有國內外企業技術工作經歷者,優先考慮符合“暨南大學雙百英才計劃”和“暨南大學人才引進暫行辦法(暨人[2017] 120號)”(詳見暨南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處網頁http://personal.jnu.edu.cn)的人才。
二、待遇與工作條件:
【教學科研崗教師】:
暨南大學為入選者提供優厚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提供具有競爭性的待遇,相關情況參見“暨南大學人才引進暫行辦法(暨人[2017] 120號)”。
三、申請材料:
符合條件并有意向加入我們團隊者,請將您的應聘申請材料(個人簡歷、研究工作內容簡介、發表論文情況等)發送至聯系郵箱:tzhangpeng@jnu.edu.cn,并注明“應聘”耐材院“教學科研崗教師”。
1、個人簡歷一份;
2、近5年和近10年(分兩個階段)承擔的科研項目、發表的論文(注明SCI、EI收錄情況,期刊影響因子和論文他引次數,JCR大類分區情況)、獲獎成果清單;
3、學歷學位證書及所有科研項目、獲獎及專利、標準情況的證明復印件;
4、5篇代表性學術論文全文;
5、在國外任職或在國內擔任重要職務的任職證明或證書復印件;
6、來校后的工作計劃和預期目標。
四:聯系方式:
校人力資源部門主頁:http://personal.jnu.edu.cn
耐材研究院主頁:http://iwrm.jnu.edu.cn
聯系人:張老師
聯系電話:+86-20-85220890
電子信箱:tzhangpeng@jnu.edu.cn
地址:510632 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01號暨南大學第二理工樓343室
注:招聘啟事2018年12月30日前有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