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楊亞研究員課題組由于科研工作的需要,擬面向海內外招聘助理研究員3人、碩士畢業生3名(研究助理)、博士后多名。聯系方式:yayang@binn.cas.cn
一、擬開展的研究工作:
1、二維納米材料的生長與器件制作。
2、固態Li離子電池。
3、鐵電材料的生長與器件制作。
4、熱電材料的生長與器件制作。
5、光電材料的生長與器件制作。
6、光催化方向
7、高性能太陽能電池。
8、LED材料的生長與器件制作。
二、崗位及相關要求
1、具有材料、物理、化學、微電子等領域的研究經歷和博士學位;具有從事二維材料制備與器件制作方面經驗者,或者微加工經驗者,優先考慮。
2、熟練掌握相關專業領域的研究方法和關鍵技術,能立即開展科研工作;在物理、化學和傳感器領域具有交叉學科研究經驗的申請者,有從事熱電/光電發電器件研究經歷的申請者,將優先考慮。
3、助理研究員要在本學科或技術領域開展了創新的工作,做出過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成果或技術突破,在重要核心刊物上發表過有影響的學術論文或掌握關鍵技術等,并優先考慮已有研究工作經驗或具備博士后經歷的申請人;特別優秀的博士科研人員也可申請;
4、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到崗工作,如有特殊情況,可另行商議。
三、相關待遇:
將按中國科學院有關規定執行;優秀助理研究員可晉升副研究員繼續在本研究組工作。
四、申請材料及要求
申請者以電子文本或郵寄方式提交申請材料,其中包括:
1)個人簡歷
2)以往學術成績概述和代表作品的pdf文件
3)1封所在實驗室老師的薦信和聯系方式
五、聯系方式
請應聘人將申請材料的電子版發送至聯系人郵箱,我們收到簡歷后,如有意向會在24小時內與申請人聯系。
聯系人:楊亞 聯系郵件: yayang@binn.cas.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0號科大天工大廈C座 郵編:100083
簡歷:
楊亞,現為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微納能源與傳感實驗室負責人。在微納能源與傳感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國際重要影響力的原創性和開創性研究成果。以構建高性能復合型納米發電機和高精度自供電傳感器陣列為目標,從材料的設計和可控制備出發,探索力-熱-光耦合效應對納米發電機的調制機理,在新型復合型納米發電機的設計和集成、基于納米發電機的自驅動傳感器、柔性大規模傳感器陣列等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結果被各類著名國際學術媒體如Nature Photonics、ScienceDaily、Phys.org、Nanotechweb.org等作為亮點報道。在材料學科國際頂級雜志發表SCI學術論文90余篇,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影響因子大于10論文有30余篇,包括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篇,2015年影響因子:25.427)、Advanced Materials (4篇,2015年影響因子:18.96)、Nano Letters (5篇,2015年影響因子:13.779)和ACS Nano (15篇,2015年影響因子:13.334)等。論文總引用數2700余次,H因子32。已申請或授權的中國專利30余項。博士論文被評為2013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擔任國際學術會議分會主席2次,被邀請做過30多次學術演講或邀請報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等多項基金課題。
代表論著:
1)。 Ya Yang, Hulin Zhang, Zong-Hong Lin, Yan Liu, Jun Chen, Ziyin Lin, Yusheng Zhou, Ching Ping Wong, and Zhong Lin Wang. “A hybrid energy cell for self-powered water splitting”,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3, 6, 2429-2434. (2015年影響因子: 25.427)
2)。 Ya Yang, Hulin Zhang, Jun Chen, Sangmin Lee, Te-Chien Hou, Zhong Lin Wang. “Simultaneously harvesting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energies by a hybrid cell for self-powered biosensors and personal electronics ”,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3, 6, 1744-1749. (2015年影響因子: 25.427)
3)。 Ya Yang, Yu Sheng Zhou, Hulin Zhang, Ying Liu, Sangmin Lee, and Zhong Lin Wang. “A single-electrode bas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as self-powered tracking system”, Advanced Materials, 2013, 25, 6594-6601. (2015年影響因子: 18.96)
4)。 Ya Yang, Jong Hong Jung, Byung Kil Yun, Fang Zhang, Ken C. Pradel, Wenxi Guo, and Zhong Lin Wang, “Flexible pyr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using a composite structure of lead-free KNbO3 nanowires”, Advanced Materials, 2012, 24, 5357-5362. (2015年影響因子: 18.96)
5)。 Ya Yang, Hulin Zhang, Ruoyu Liu, Xiaonan Wen, Te-Chien Hou, and Zhong Lin Wang. “Fully enclos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applications in water and hash environment”,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3, 3, 1563-1568. (2015年影響因子: 15.23)
6)。 Ya Yang, Wen Guo, Xueqiang Wang, Zengze Wang, Junjie Qi, and Yue Zhang. “Size dependence of dielectric constant in a single pencil-like ZnO nanowire”, Nano Letters, 2012, 12, 1919-1922. (2015年影響因子: 13.779)
7)。 Ya Yang, Hulin Zhang, Sangmin Lee, Dongseob Kim, Woonbong Hwang, and Zhong Lin Wang. “Hybrid energy cell for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by self-powered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Nano Letters, 2013, 13, 803-808. (2015年影響因子: 13.779)
8)。 Ya Yang, Wenxi Guo, Ken C Pradel, Guang Zhu, Yusheng Zhou, Yan Zhang, Youfan Hu, Long Lin, and Zhong Lin Wang. “Pyr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harvesting thermoelectric energy”, Nano Letters, 2012, 12, 2833-2838. (2015年影響因子: 13.779)
9)。 Ya Yang, Sihong Wang, Yan Zhang, and Zhong Lin Wang, “Pyr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Driving Wireless Sensors”, Nano Letters, 2012, 12, 6408-6413. (2015年影響因子: 13.779)
10)。 Ya Yang, Hulin Zhang, Zong-Hong Lin, Yu Sheng Zhou, Qingshen Jing, Yuanjie Su, Jin Yang, Jun Chen, Chenguo Hu, and Zhong Lin Wang. “Human skin bas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harvesting biomechanical energy and as self-powered active tactile sensor system”, ACS Nano, 2013, 7, 9213-9222. (2015年影響因子: 13.779)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