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天然氣登陸溫州,市區東向門站、惠民調壓站、站西調壓站、甌海大道高壓中壓管線等主要基建工程目前均已接近尾聲。昨天上午,溫州市公用集團下屬燃氣有限公司施工人員在龍骨山上京隧道開始了最后一段管道穿越工程。據悉,該工程是甌海大道燃氣主干線中極具難度的一項節點性工程。
“龍骨山山體巖層,大部分是高硬度熔結凝灰巖,最大飽和抗壓強度值達到155.6兆帕,平均值101.61兆帕,而一般山體巖石強度都在100兆帕以內。在國內目前已實施的同類定向穿越中,龍骨山巖體強度是我們目前已知最硬的一處。”市燃氣有限公司工程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劍敏介紹,穿山而過的天然氣管道的管徑約為610毫米,用于管道穿越的隧道直徑須達到管道直徑的1.5倍左右,即900毫米。這段長560米、直徑900毫米的隧道,從去年年底開始穿鑿,耗時10個月才完成。
穿越前測試發現防腐層被劃傷
穿越前的準備工作從前晚7時許便開始了。
施工人員把即將穿越的管道進行焊接,和隧道等長,確認合格后進行防腐等處理。
“穿越工程包括準備工作共需兩天時間,天然氣管道從進入孔洞到完成560米的穿越共需10來個小時。”張劍敏說。
在正式穿越前,施工人員曾使用等徑的管道進行回拖測試,結果管道防腐層出現了多處劃傷。“如果管道的防腐層在穿越中被巖石破壞,長期裸露在泥水中的管道將被加速腐蝕,不僅影響管道使用壽命,還將埋下安全隱患。”
在逐一排除回拖測試中發現的障礙時,施工人員還在穿越的管道表面采取了光固化套保護技術,即在原管道防腐層上包裹三層高強度酯膜,通過紫外線的照射后,使其堅硬無比,利器也很難將其劃傷,從而起到保護管道腐蝕層的作用。張劍敏說,他曾拿著一把瑞士軍刀,使勁地在防腐層上劃,不見痕跡,這才放下心來。經檢測,管道使用壽命可超過50年。
穿越后還要進行測徑、試壓
昨天上午10時許,穿越正式開始。一部鉆機牽引著560米長的天然氣管道由東向西進入隧道。至昨晚8時許,天然氣管道順利穿越560米長的龍骨山上京隧道。
為確保穿越后管道沒有變形、破損,施工人員還將于近日對管道進行測徑、試壓。張劍敏說,各項檢測順利完畢后,工程便迎來驗收等收尾工作。
天然氣管道正在穿越龍骨山
燃氣用戶有望于明年用上天然氣
天然氣管道成功穿越龍骨山上京隧道標志著甌海大道天然氣主干道全線貫通,也標志著溫州市區已基本具備天然氣接入的硬件條件。根據上游天然氣工程建設最新進展情況,溫州市區預計于2014年年初從上游的東海麗水36-1氣田接氣,并陸續開展氣源轉換。屆時,市區燃氣用戶將率先用上安全、清潔、低廉的天然氣。
天然氣在大型工程機械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并且獲得市場認可。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以西氣東輸、川氣東送、陜京線和沿海主干道為大動脈,連接四大進口戰略通道、主要生產區、消費區和儲氣庫的全國主干管網,形成多氣源供應,多方式調峰,平穩安全的供氣格局。
從2010到2050年,世界能源需求將增加60%,但煤炭和石油消費將處于逐步下降趨勢,到2040年天然氣的比例將與石油持平,到2050年將超過石油,成為世界第一能源。
天然氣是優質高效的清潔能源,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僅為煤炭的一半和五分之一左右,二氧化硫的排放幾乎為零。在過去,由于技術手段的限制,天然氣作為運輸燃料始終難以與石油匹敵。隨著液化技術的進步,天然氣的運輸和儲存不再是瓶頸,而天然氣制油技術的不斷發展,也能夠實現氣制油與現有車輛和分銷網絡無縫對接。
天然氣管道穿越龍骨山隧道施工現場
責任編輯:楊斌
投稿聯系:郭靜 電話:010-82387968-802
QQ: 815397784 郵箱:guojing733@163.com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