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大橋防腐探索:隧道用混凝土
據外媒報道,根據加利福尼亞運輸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近日,開展了一項腐蝕性調查,這項調查起源于海灣大橋的耶爾瓦布埃納島段中的隧道混凝土塊掉落并險些砸到來往車輛。
事件回顧:隧道墻面一塊 2.5 平方英寸、3 英寸厚的混凝土塊砸向了一輛東向慢車道行駛的福特 Fusion 上面,造成車輛刮擦和爆胎,好在司機逃過一劫。運輸部專家搜集了事故現場照片,懷疑這一事件是潮濕環境對這座 80 年隧道的損害的一個信號。事實上,運輸部對于在建的海灣大橋東部段的緩解腐蝕問題非常重視。橋梁塔錨桿、地震穩定結構以及跨橋電纜,已經成為關注的焦點。混凝土掉落的隧道現場和新建路段有一定距離,事故發生在下甲板的天花板上,作為西向行駛的車道,與隧道相連接。
安全是第一位的
運輸部在進行調查的同時,該區副主任 Dan McElhinney 表示:“這只是腐蝕引起混凝土掉落的個案。一直以來,我們把安全放在第一的位置。在沒有出現更嚴重情況的之前,進行腐蝕調查和預防是非常有必要的。”他說:“對我們來說,這是研究一些老化基礎設施運行情況的很好機會。畢竟,隧道墻面經歷了很多年的服務。”
為了進一步展開調查,運輸部計劃近日關閉東行隧道的幾個車道,便于工作人員進行檢查。該調查的直接焦點就是,道路三分之一處,隧道南段混凝土掉落的地方。運輸部發言人 Bob Haus 表示 ,“他們還沒有找到具體的原因,之前的一次調查顯示沒有明顯的問題。”
據悉,這座近 1800 英寸長的隧道開通于 1936 年,至今仍是世界最長、最大的隧道。這五條道路穿越耶爾瓦布埃納的巖石,在建造過程中用混凝土排成一排,這樣道路被分成上下兩層。隧道里有出現了明顯的水漬,在隧道的頂面上出現更多的混凝土裂縫。 Haus表示:“潮濕水汽的損害是他們調查得到的眾多因素之一。當然,他們也在尋找所有范圍的潛在因素。”他補充道:“我們開展這些調查的目的就是要判定原因,確保類似的事件不會再次發生。”
腐蝕信號
Larry Kahn,作為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專業研究混凝土結構的腐蝕,對隧道的照片進行分析后表示:混凝土正在發出受到腐蝕損害的信號。他解釋,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水汽侵入到混凝土中,造成鋼鐵腐蝕。
Kahn 就此作出進一步分析,鋼鐵腐蝕會出現膨脹并擠壓混凝土,最后造成結構掉落。“我們稱為彈出,當嵌入金屬引起腐蝕時,會造成膨脹,”他說,“然后突然間,部分結構就崩潰掉落了。”他補充道,照片表明掉落點周圍出現了腐蝕現象,這是造成混凝土脫落沖擊路面的直接原因。他說:“這是長期惡化的結果,腐蝕是非常慢的一個過程, 卻是非常危險的。
在后續的工作中,我們會查遍整個隧道,找出有無其他腐蝕情況。”
Kahn 補充:“一些緩解腐蝕的工作需要馬上進行,他建議結構工程師馬上到達現場,并對整個墻面進行調查。找出問題根源,緩解腐蝕,確保在其他地方不會再次發生。”
McElhinney 表示他對交通部可以避免事故再次發生擁有足夠的信心。 他說:“至少在這一點上,在隧道的其他地方并沒有類似事故發生。我們會加大這方面的關注,希望情況會越來越好。”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