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土壤站依托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建立,建于1992年10月,位于沈陽市東南,北望南塔,南臨渾河,座落在沈陽市沈河區文萃路83號中國科學院腐蝕控制中心內,交通方便。地處東經 123°25′,北緯 41°46′,海拔 44 m。沈陽屬于北溫帶受季風影響的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根據多年氣象資料累計,年平均氣溫為 7.8 ℃,年平均降水量為734.5 mm,全年最大凍土深度為148 cm,地下1.6 m 處地溫最高在8-9月份為20℃左右,最低在4月份為3 ℃左右。
總體概況
沈陽土壤站依托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建立,建于1992年10月。試驗站主要功能包括:開展土壤中材料與構件的長期腐蝕行為及腐蝕速度隨時間的變化研究;開展常用涂層防護性能測試研究;開展典型金屬材料在土壤中腐蝕速度的快速測定與壽命預測方面的研究等。
沈陽土壤試驗站建站日期為1992年10月,位于沈陽市東南,北望南塔,南臨渾河,座落在沈陽市沈河區文萃路83號中國科學院腐蝕控制中心內,交通方便。地處東經 123°25′,北緯 41°46′,海拔 44 m。沈陽屬于北溫帶受季風影響的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根據多年氣象資料累計,年平均氣溫為 7.8 ℃,年平均降水量為734.5 mm,全年最大凍土深度為148 cm,地下1.6 m 處地溫最高在8-9月份為20℃左右,最低在4月份為3 ℃左右。本地土類屬菜園型草甸土,是直接受地下水浸潤,在草甸植被作用下發育而成,pH值 6.9,含鹽量 0.04%,含水量 29.7%,電阻率32.9Ωm。此類土占本省土壤總面積的 12.7%,占沈陽市土壤總面積的 80% 以上。遼寧省的草甸土主要分布于中部遼河、渾河,太子河、大凌河等河流的廣闊沖積平原和東部丘陵的沿河階地,河漫灘或溝谷平地及沿海部分的海積平原。草甸土分布區的地形平坦、地勢較低,是地表逕流和地下水匯集的中心。因此,此類土壤水分較為豐富,土壤溶液中所含的礦質營養元素含量較高,土壤微生物含量較高。
沈陽土壤試驗站主要功能包括:開展土壤中材料與構件的長期腐蝕行為及腐蝕速度隨時間的變化研究;開展常用涂層防護性能測試研究;開展典型金屬材料在土壤中腐蝕速度的快速測定與壽命預測方面的研究;開展主要土壤環境因素對金屬腐蝕行為的作用機理研究;開展典型金屬材料的土壤宏電池腐蝕現場原位測試研究;研究土壤微生物對典型金屬材料在土壤腐蝕中電化學歷程以及氧去極化的協同效應;開展污染土壤腐蝕規律研究;采用國家標準GB50021-94《巖土工程勘察規范》,開展土壤電解失重加速腐蝕試驗,可以快速評價土壤的腐蝕等級,為重大工程建設的防腐設計提供依據;承接國內外有關單位材料投放試驗,考察產品及材料質量及壽命。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