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評職稱難,躺平也難
2024-08-20 16:22:38
作者:科研城邦 來源:科研城邦
分享至:
一位45歲講師,因0.1分只差再次與“副教授”職稱失之交臂,而且還突發了心梗。在實行“非升即走”的重點高校里,它甚至決定一個老師能否順利續約。不久前,一位自稱“閑人的胡言亂語”的講師分享了自己評職稱的遭遇。盡管他在高校已經工作了十多年,但至今仍是講師一枚。他抱怨,十幾年前,論文發表費是幾千塊。對于月工資僅有2200的他來說,已經是不小的經濟負擔了。現在,這項費用居然高達七八萬!(講師工資不可能漲幾十倍吧)理科教師一般有充足的經費支持,他作為文科教師,幾乎得不到多少資助。很多時候,大學老師最關注的并非是發表費用,而是論文可憐的錄用率。即便“破五唯”后,絕大多數高校仍然把核心期刊(以C刊為例)發文作為學位授予、職稱評定的主要條件之一。另外,科研項目的申報與結題,也都對發表核心論文有較高的要求。核心期刊就這么點。即便核心期刊的隊伍也在不斷擴大,即便很多刊物從雙月刊擴展為月刊,但仍改變不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某些研究領域的權威期刊依舊十分稀少,想在上邊發表論文的人卻多得很。核心期刊存在學校背景和職稱歧視,不接收在讀博士生的一作(或獨作)投稿,甚至不接受民辦院校、獨立學院、高職高專教師的投稿,不接受講師的投稿等等。有人說,國內核心期刊太卷,那就考慮國外的洋期刊吧!以前,這是個好的出路。很多國外期刊上的文章良莠不齊。質量不太高的文章也容易過關。然而,現在各高校對國外期刊的學術質量都有較嚴格的要求。2021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團隊首次發布《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每年對名單更新一次,旨在提醒科研人員審慎選擇成果發表平臺、提示出版機構強化期刊質量管理。今年2月,2024年度預警名單已經出爐。除了論文,科研項目也是攔路虎。在211以上的高校,申請到一個省部級及以上項目是評副教授的必要條件。以今年國自然為例。據網友反映,今年國自然競爭激烈,資助率或再創新低。據透露,關于資助率,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的某個小口,面上項目的資助率僅為11.19%,這一數字不僅遠低于往年,也凸顯了當前科研資源的稀缺性與科研競爭的加劇。2022年至 2024年間,整體資助數呈現上升趨勢,從534項增加至539項。資助率變化,整體來說,呈現下降趨勢!面上項目資助率變化:16.65%--16.03%--11.19%青年項目資助率變化:17.75%--17.82%--17.41%地區項目資助率變化:14.52%--12.42%--11.63%經歷千辛萬苦,評上了副教授。有人就宣稱:打算直接躺平了。真的能躺平?真敢躺平?恐怕,以后連教授都不敢這么說了。不要以為評上教授就可以躺平了,干不好給你擼成副教授,再不行給你搞成講師!這不是段子,這是國內大學正在進行的一項管理創新。2022年3月中旬,某985大學校長的一番話被媒體廣泛報道。他說:“教授可以降級為副教授,副教授還可以降級為講師”。他說:“爭取再用五年,讓國字號人才突破1000人,教職工總人數五年后整體減少1000人。”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