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7分鐘,鋼水在ESP生產線上變成鋼卷,而傳統生產線需要3個多小時;
193米ESP生產線,其長度僅是傳統工藝生產線的1/5;
ESP熱軋帶鋼薄規格下探至0.6mm,能夠生產出全球最薄熱軋帶鋼,而傳統軋線產品最薄為1.2毫米。
丁斌/攝
近日,記者采訪團來到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看他們如何憑借ESP這一科技創新,撥開發展迷霧,在世界舞臺上“先聲奪人”。
9月5日,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ESP無頭帶鋼生產1號線上,正如往常般忙碌。沖天的熱浪中,燒紅的鋼卷從傳送帶上轟隆著呼嘯而來,巨大的機械臂正忙著往鋼卷上噴號 。
ESP,全無頭超薄帶鋼軋制工藝,因其連續無頭軋制,解決了傳統帶鋼頭尾厚度超差和穩定的薄規格軋制問題,且產品的組織性能均勻一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軋鋼工藝技術,被譽為繼轉爐煉鋼、連續鑄鋼之后的“第三次鋼鐵工業技術革命”。
據悉,站在世界軋鋼技術頂端的ESP無頭帶鋼生產線,全球共5條,4條在日鋼。這個被稱為鋼鐵工業第三次技術革命的ESP工藝,實現了7分鐘內從鋼水到卷取機上熱軋卷的全連續生產,可軋出0.6mm厚高強度帶鋼。日鋼的酸洗鍍鋅線也是世界上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寬帶鋼酸洗鍍鋅聯合機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據介紹,ESP生產線的引進,得益于日鋼掌舵人杜雙華的遠見卓識。
2013年,全國鋼鐵行業頹勢未現。但是在行業摸爬滾打30余年的日鋼掌舵人杜雙華,已經預測到未來產能過剩將給行業帶來的海嘯式震蕩。改革勢在必行,就這樣,在考察了全球所有先進鋼企之后,杜雙華選中了ESP項目。
ESP作為全球最先進的鋼鐵軋制技術,目前全球只有意大利一條,其難度可想而知。但是改革路上哪能害怕艱難險阻?2014年的7月份,首批70余名精挑細選的技術骨干遠赴意大利“取經 ”,去專門學習這項技術的核心內容。
2015年初,產能過剩帶來的鋼鐵行業震蕩開始,不少中小鋼企紛紛倒閉,全國鋼鐵行業頹勢盡顯。就在這個時候,ESP生產線進入調試階段。雖然那個時候行情不太好,各種技術難題也層出不窮。但是,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反復調試與試驗之后,2015年2月份,1號ESP生產線成功產出了第一卷鋼卷。
2018年4月,4號ESP順利出卷。ESP生產線以其技術先進性,連續兩年被寫入“中國鋼鐵行業十大事件”,并被列為山東省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其中,0.8-1.5mm熱軋薄規格屬于國 際一流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被列為山東省2017年第一批重點新產品(技術)推廣目錄。
產品更新換代,技術推陳出新,日鋼又適時推出了“學習中鋼”的管理改革,并且大刀闊斧轉換思想招攬人才,進一步提升企業的“軟實力”。
如今,ESP生產線上的產品已經遠銷世界各地,一個又一個的訂單讓企業開足馬力不斷向前。據介紹,未來,日鋼還會再引進新建3條ESP生產線。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