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低活化鐵素體/馬氏體(RAFM,Fe-Cr-C-W-Mn-Ta-V)鋼在強輻照下具有固有的幾何穩定性、較低的輻照腫脹和熱膨脹系數、高熱導率等優良的熱物理特性,并且其低活化成分適于商業化生產,被認為是聚變堆的首選結構材料。目前,世界各國均在發展各自知識產權的RAFM鋼,如日本的F82H、歐洲的EUROFER97、美國的9Cr-2WVTa以及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發的CLAM與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聯合開發的CLF系列低活化鋼。雖然RAFM鋼材料的研發已日趨成熟,但是以RAFM鋼作為結構材料的第一壁結構件的加工制造仍是難點問題。第一壁的結構復雜而精密,采用傳統制造方法,需要經過多道加工工序,面臨流程繁瑣、耗材耗時、成本高、缺陷不可控等問題。
增材制造(亦稱3D打印)技術具有無需模具、制造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近凈成型、可制備任意形狀等優勢,有望解決傳統制造方法的短板問題,實現聚變堆第一壁復雜結構件的一體化成型。此前,相關研究已證實選區激光熔化(SLM)技術制造聚變堆第一壁復雜結構件的可行性,但是SLM成形RAFM鋼的強度高于傳統方法制備的RAFM鋼,但其塑性差(低于5%)。整體趨勢上,RAFM鋼的強度和塑性呈現倒置關系,強度越高,塑性下降越明顯,未來工作迫切需要同時提高合金強度和塑性,以滿足核聚變的服役工況對力學性能的基本要求。
【成果簡介】
針對SLM成形RAFM鋼高強度與低塑性不匹配問題,深圳大學增材制造研究所勞長石和陳張偉研究團隊圍繞CLF-1鋼的SLM工藝及其組織性能調控開展了系統工作,首次將非均質雙/多模組織設計思路引入到SLM成形高強韌RAFM鋼的開發,基于SLM工藝參數和掃描策略的優化,SLM成形CLF-1鋼兼具高強度(屈服強度1053 MPa)與高塑性(延伸率16.9%),其綜合強韌性顯著優于目前文獻報道的RAFM鋼。通過對比研究S209和S98的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揭示了SLM成形CLF-1鋼的強韌化機理,其高強度取決于細晶和細小馬氏體片層,高塑性得益于這種雙/多模組織對位錯主導的加工硬化能力的改善。該工作為3D打印高強韌RAFM鋼的結構設計提供重要理論依據和技術指導,促進聚變堆關鍵部件組織性能可控的一體化成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 (IF:7.440)。
【圖文導讀】
圖1.SLM成形CLF-1鋼的微觀組織與織構
(a, j) 金相顯微組織;(b, f, k, o) EBSD IPF圖;(c, g, l, p) SEM圖;(d, e, m, n) TEM明場像;(h, q) 極圖;(i, r) 反極圖
圖2.SLM成形高強韌CLF-1鋼的室溫拉伸性能及其與目前你文獻報道性能的對比結果
文獻鏈接:
Strong and ductile reduced activation ferritic/martensitic steel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 2019, doi.org/10.1080/21663831.2019.163122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