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相鋼通常是指包含軟相鐵素體和硬相馬氏體的高強鋼,它具有良好的強度與塑性匹配,是先進高強鋼(AHSS)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近期,江西理工大學李聲慈等人通過原位EBSD研究了600MPa級雙相鋼在單向拉伸過程的變形行為,相關研究于5月24日發表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合作單位還包括北京科技大學、荷蘭塔塔鋼鐵等。
論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1509319307154
雙相鋼中的晶粒尺寸、相體積分數、碳含量等組織因素都會影響其變形行為。因此研究塑性變形過程中微觀組織的作用對于理解雙相鋼的力學性能具有重要意義。原位EBSD技術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技術,可以在掃描電鏡中對小試樣拉伸,然后拍攝EBSD,這樣便可以原位地分析顯微組織在變形過程中的演化。
原位拉伸試樣及裝置
由于鐵素體和馬氏體均為BCC結構,EBSD無法直接鑒定出兩相。該研究中,作者結合EBSD的BandSlope數據闡述了一種區分馬氏體和鐵素體的方法,計算出來的體積分數與實驗結果接近。
鐵素體與馬氏體的區分
研究發現,雙相鋼中塑性變形主要集中在鐵素體,斷裂失效往往起源于靠近硬相馬氏體的鐵素體相。隨著應變的增大,平均取向差會減小,而小角度晶界的比例明顯上升。變形后織構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由于不同滑移系的激活,部分晶粒中的塑性變形可以分成多個亞區。
不同變形量下的雙相鋼組織
不同變形量下的組織特征
晶粒內部的組織特征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