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dv.Funct.Mater.: 量子點發(fā)光二極管(QLED)摻雜的NiO膜作為空穴注入層(HIL)
PEDOT:PSS是目前量子點LED(QLED)中廣泛運用的空穴注入材料。然而,PEDOT:PSS的吸濕性和酸性特征會導致銦錫氧化物(ITO)電極腐蝕從而嚴重的降低器件的穩(wěn)定性。相比于有機材料的器件,無機界面緩沖層具有更高的熱穩(wěn)定性,而且,溶液過程的金屬氧化物薄膜作為界面緩沖層因其與QD層更好的界面相容性通常比通過真空沉積制備的金屬氧化物塊體薄膜更有效。近日,上海大學楊旭勇(通訊作者)等人提出了一種金屬摻雜NiO薄膜的策略提高QLEDs的效率和穩(wěn)定性:他們采用Li、Mg、Cu分別做為摻雜元素,結(jié)果顯示,Cu:NiO HIL基的器件相比于采用PEDOT:PSS的器件表現(xiàn)出更加優(yōu)良的性能,器件的最大電流效率和內(nèi)量子效率分別達到了45.7 cd A?1和10.5%, 這是迄今為止所報道的無PEDOT: PSS的 QLEDs最高值,與此同時,器件表現(xiàn)出在5000 cd?2初始亮度下87h的半衰期時間,比PEDOT:PSS基器件要長4倍。這項工作為高性能穩(wěn)定的QLED器件提供了PEDOT:PSS的替代品。
文獻鏈接:High-Effciency and Stable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Enabled by a Solution-Processed Metal-Doped Nickel Oxide Hole Injection Interfacial Layer(Adv.Funct.Mater., 2017, DOI: 10.1002/adfm.201704278)
2.Adv.Funct.Mater.: 熱控乳液自組裝有序量子點(QD)超微粒子用于光降解和太陽能光催化
隨著納米粒子自組裝的發(fā)展,一個主要的問題是超晶體結(jié)構(gòu)是否能產(chǎn)生集體性質(zhì),如相鄰的納米晶之間的耦合,三維空間中激子離域?qū)崿F(xiàn)能帶式的電子傳輸。一般來說,納米晶體的表面具有有機配體絕緣層鈍化,阻礙鄰近的電子轉(zhuǎn)移并在納米顆粒自組裝過程中形成墻,配體去除或者交換對于促進電子轉(zhuǎn)移是一種可行的策略,但通常會改變表面態(tài),導致性能改變或無法控制的團聚。近日,中科院化學所王鐵(通訊作者)團隊通過熱控制的仿真自組裝,獲得了具有良好的超晶格域的三維超晶格。超晶格間的粒子間距縮小了≈0.3 nm,有機配體在納米顆粒表面,有利于克服電子轉(zhuǎn)移勢壘。有序緊密的超晶格可以促進CdSSe量子點之間的耦合和電子能量轉(zhuǎn)移,因此,QD超晶格與單個QDs相比具有不同的光學性質(zhì)和增強的光電特性。
文獻鏈接:Ordered Superparticles with an Enhanced Photoelectric Effect by Sub-Nanometer Interparticle Distance(Adv.Funct.Mater.,2017,DOI/10.1002/adfm.201701982)
3.Adv.Funct.Mater.: 1D或2D多孔Mo2C納米結(jié)構(gòu)的合成與產(chǎn)氫應用
過渡金屬碳化物(TMCs)是一大類材料,包括Mo2C,WC,Ti2C3,NbC,NiC3等,由于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高電導率,機械性能,超導性能等,在各種領域中有潛在的應用,如儲能,環(huán)境治理。TMCs在催化方面也很有前景,因為它們的催化性能可以與貴金屬媲美,也可以作為貴金屬催化劑的支撐支架。值得一提的是,Mo2C由于產(chǎn)氫反應的低成本和高活性而引起不少人關(guān)注。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黃亮(通訊作者)等人提出了一種可控合成Mo2C多孔納米結(jié)構(gòu)的方法,包括2D納米片材料和1D納米線。該方法通過碳化鈷或鋅 (MOF) (ZIF-67或ZIF-8)并在高溫下添加MoO3納米片或納米線,這些結(jié)構(gòu)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前體形態(tài),由此產(chǎn)生周期性地多孔納米結(jié)構(gòu)。多孔Mo2C可以提供大量的活性區(qū)域。例如, 2D Mo2C納米片在一個大的pH范圍內(nèi)的產(chǎn)氫反應中表現(xiàn)出優(yōu)良的催化性能 (0.1 M HClO4 and 0.1 M KOH),包括一個低起始電位(η= 25 和36 mV vsRHE),小的塔菲爾斜率(40 和 47 mV dec?1),和良好的的穩(wěn)定。
文獻鏈接:Structure Confned Porous Mo2C for Effcient Hydrogen Evolution(Adv.Funct.Mater.,2017,DOI/ 10.1002/adfm.201703933)
4.ACS Nano: 利用?近零的雙曲超材料進行等離激元刻蝕
迄今,光刻蝕仍是半導體工業(yè)最廣泛使用的圖案技術(shù),但是其分辨率受到光衍射的嚴重限制,因此應用雙曲超材料(HMMs)來提升其分辨率得到了廣泛關(guān)注。近日,美國密歇根大學L. Jay Guo(通訊作者)等人采用了一種介電常數(shù)切向分量(?||)趨于零的II型HMM(Al/Al2O3多層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了周期性重復圖案的等離激元刻蝕。這是因為該材料具有高度各向異性,只允許一種等離激元模式(?近零的HMM作為核)在波導體系中水平傳播。基于該性質(zhì),這種刻蝕體系也可擴展到其他金屬和其他波長的光。
文獻鏈接:Plasmonic Lithography Utilizing Epsilon Near Zero Hyperbolic Metamaterial(ACS Nano, 2017, DOI: 10.1021/acsnano.7b03584)
5.ACS Nano: 微波增強納米金屬自催化生長
實現(xiàn)重要工業(yè)納米材料的高效合成必然要求對生長機理的深入了解,從而選擇適宜的現(xiàn)代合成手段,如微波合成。微波合成可以提高合成速率和產(chǎn)物品質(zhì),但是其作用機理和微波場的影響卻知之甚少。近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Geoffrey F. Strouse(通訊作者)等人分別采用微波場和傳統(tǒng)的自催化方法生長金屬納米顆粒,并研究了微波在納米顆粒形核、生長中的作用,顯示其仍然遵循經(jīng)典的Finke-Watzky模型,建立了生長速率與微波功率之間的聯(lián)系。
文獻鏈接:Microwave Enhancement of Autocatalytic Growth of Nanometals(ACS Nano, 2017, DOI: 10.1021/acsnano.7b04040)
6.ACS Nano: 離子液滴修飾氧化石墨烯制備高能量密度、高電壓超級電容器
研發(fā)高能量密度的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的一大難點是兼顧大的離子可接觸表面積(SSA)和高的電極密度。近日,加拿大滑鐵盧大學Michael A. Pope(通訊作者)等人開發(fā)了一種離子液體/表面活性劑微乳液體系(EMImTFSI/t吐溫20/水),可以實現(xiàn)離子液體微膠粒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的自發(fā)吸附,形成致密的GO/離子液體/表面活性劑納米復合膜,低溫熱處理后獲得rGO電極具有高的SSA,從而獲得了很高的質(zhì)量比電容(302F/g)和封裝密度(0.76g/cm3),最終實現(xiàn)了非常優(yōu)異的體積比電容(室溫:144F/cm3,60℃:218F/cm3)。該電極制備方法簡單易行,消除了超級電容器制造過程中來自電極方面的阻礙。
文獻鏈接:Decorating Graphene Oxide with Ionic Liquid Nanodroplets: An Approach Leading to Energy-Dense, High-Voltage Supercapacitors (ACS Nano, 2017, DOI: 10.1021/acsnano.7b04467)
7.ACS Nano: 雙層圖法用于復雜環(huán)境下單壁碳納米管手性的精確測定
單壁碳納米管(SWNTs)的手性直接決定其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因此準確而方便的測定其手性對納米管的研究與應用至關(guān)重要。目前,研究者們主要采用Kataura法來進行手性相關(guān)的研究,但是在復雜環(huán)境中難以方便而準確地進行手性測定。近日,北京大學楊娟(通訊作者)等人考慮到SMNTs與復雜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提出了雙層圖法來精確測定SWNTs 的手性,比Kataura法更為簡潔;可廣泛用于碳納米管手性相關(guān)的研究,特別是其方便、精確測定。
文獻鏈接:Bilayer Plots for Accurately Determining the Chirality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Under Complex Environments(ACS Nano, 2017, DOI: 10.1021/acsnano.7b05860)
8.ACS Nano: 單個納米顆粒的三維超高分辨成像
對納米顆粒進行可控的3D定位對研究其構(gòu)效關(guān)系及應用至關(guān)重要。近日,美國天普大學Katherine A. Willets(通訊作者)等人利用納米滴管和帶電基板實現(xiàn)了單個納米顆粒運動軌跡的實時操控(平衡納米滴管壓力驅(qū)動流的力和帶電基板的靜電吸引力),并通過電阻脈沖電化學裝置、光學顯微鏡和超高分辨熒光成像實現(xiàn)了其運動軌跡的3D可視化(精度高達數(shù)十納米),有望應用于膠體納米顆粒表面圖案化和藥物輸運等研究領域。
文獻鏈接:Three-Dimensional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of Single Nanoparticles Delivered by Pipettes(ACS Nano, 2017, DOI: 10.1021/acsnano.7b05902)
更多關(guān)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nèi)外最新動態(tài),我們網(wǎng)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guān)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轉(zhuǎn)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quán),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wǎng)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