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生產的某型船用柴油機曲軸齒輪圖樣要求材料牌號為12CrNi3A GB/T3077-1999,滲碳層深度0.9~1.3mm(工藝滲層深度1.1~1.5mm),滲碳層硬度58~61HRC。
該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為:原材料進廠檢驗→下料→鍛造齒坯→齒坯加工→滾齒→齒形幾何精度檢驗→滲碳→去碳層→淬火及回火→齒形精加工+磨齒形→清理輪齒、防銹和包裝。僅保留齒面的碳層,因此該齒輪齒面硬度高,心部綜合力學性能好。該齒輪使用約100h,產生齒輪斷齒事故,斷齒斷口及未斷裂齒宏觀形貌見圖1所示,對斷齒齒輪進行探傷后發現有些(未斷裂)齒的齒面存在裂紋見圖2所示。針對齒輪輪齒的斷裂,我們進行了以下分析。

圖1 斷齒斷口及未斷裂齒宏觀形貌

圖2 未斷輪齒齒面著色探傷,可見滲透顯示的位置與分布
1.材料分析原材料為12CrNi3A,具體化學成分見附表。

2.試驗過程與結果
斷口形貌分析:該齒輪3個相連的齒都從齒面節圓附近開裂,向另一齒面的齒根和齒寬方向擴展,最終斷裂,裂紋形貌見圖3、圖4。

可見,硬化層深:有裂紋齒面一側0.73mm,一側0.75mm;無裂紋齒面一側0.78mm,一側0.81mm。硬度檢測:有裂紋齒面硬度為 56.3HRC、56.7HRC;無裂紋齒頂硬度為56.5HRC、56.2HRC。硬度及層深均不滿足圖樣要求。

注:A1為有裂紋齒面兩側硬度曲線;A2為無裂紋齒面兩側硬度曲線
3.結語
由圖可以看出斷面有油污,清理后呈灰色,齒斷于節圓附近,斷口上可見到明顯的疲勞溝線和疲勞弧線,齒輪的嚙合過程,節圓部位主要承受周期性壓應力和滾動(或滑動)引起的切應力作用,是應力比較集中的部位,該部位容易產生疲勞裂紋源。此外,由于滲碳層深度不足,導致零件表面硬度偏低,在高循環應力作用下,疲勞裂紋形成后沿齒寬方向(滲碳層)快速擴展,最終在齒上形成淺而長的疲勞裂紋,導致齒輪斷裂失效。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
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班英飛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3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