桿塔結構是輸電設施重要的支撐物,其結構性能直接影響線路的安全性、經濟性和可靠性。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李正、陳新等負責完成的“復合材料輸電桿塔技術研究及工程示范”重大科研項目,采用復合材料替代原有輸電線路用鋼材或混凝土的輸電桿塔型式,具有強度高、重量輕、耐腐蝕、可設計性強和絕緣性好等優異的綜合性能,與同尺寸鋼結構桿塔相比,塔重可減輕20%以上,可以降低桿塔的運輸和組裝成本,是新型復合材料在輸電桿塔結構中的一次創新性應用。近日榮獲201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傳統的輸電桿塔普遍存在質量重、易腐爛、銹蝕或開裂等缺陷,耐久性差,使用壽命較短,施工運輸和運行維護困難,容易出現各種安全隱患。由16家電力科研、設計、生產及運營單位組建的研發團隊,通過科學的理論分析及大量的基礎及老化試驗、電氣試驗、桿塔部件及真型試驗,解決了復合材料桿塔材料選型、結構設計、電氣及防雷設計、示范工程實施等關鍵技術問題。這一自主創新科研項目首次系統完整地提出了輸電線路用復合材料桿塔材料設計規范和復合材料桿塔設計準則;提出兩種創新性35kV全復合材料桿塔防雷接地引下方式和3種創新性110kV全復合材料桿塔防雷接地引下方式。
專家綜合評價認為,與傳統桿塔相比,復合材料桿塔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能、優異的力學性能及顯著的耐化學腐蝕和耐候性,可有效降低由污閃、雷害、大風、冰閃等導致的輸電線路事故率,同時節約土地資源,減少電網系統鋼材用量,使用報廢后可回收利用,對環境影響小,具有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優勢。復合材料輸電桿塔技術研究及工程示范科研項目結合我國電網發展實際需求,在國內5個省市6條線路中成功建成復合材料桿塔標志性示范工程,包括北京青龍湖10kV切改工程、山東聊城光岳站35kV配電送出工程、浙江舟山110kV蘭秀輸電線路工程、北京西湖110kV送電工程、福建平潭澳前進至北厝110kV線路及江蘇220kV茅薔線改造工程,電壓等級覆蓋10—220kV。該項目科研成果的轉化,節約了大量土地資源,提高了桿塔耐腐蝕水平,大幅提高了電網建設效率,有力促進了電力行業及其相關產業的技術發展和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傳統的輸電桿塔普遍存在質量重、易腐爛、銹蝕或開裂等缺陷,耐久性差,使用壽命較短,施工運輸和運行維護困難,容易出現各種安全隱患。由16家電力科研、設計、生產及運營單位組建的研發團隊,通過科學的理論分析及大量的基礎及老化試驗、電氣試驗、桿塔部件及真型試驗,解決了復合材料桿塔材料選型、結構設計、電氣及防雷設計、示范工程實施等關鍵技術問題。這一自主創新科研項目首次系統完整地提出了輸電線路用復合材料桿塔材料設計規范和復合材料桿塔設計準則;提出兩種創新性35kV全復合材料桿塔防雷接地引下方式和3種創新性110kV全復合材料桿塔防雷接地引下方式。
專家綜合評價認為,與傳統桿塔相比,復合材料桿塔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能、優異的力學性能及顯著的耐化學腐蝕和耐候性,可有效降低由污閃、雷害、大風、冰閃等導致的輸電線路事故率,同時節約土地資源,減少電網系統鋼材用量,使用報廢后可回收利用,對環境影響小,具有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優勢。復合材料輸電桿塔技術研究及工程示范科研項目結合我國電網發展實際需求,在國內5個省市6條線路中成功建成復合材料桿塔標志性示范工程,包括北京青龍湖10kV切改工程、山東聊城光岳站35kV配電送出工程、浙江舟山110kV蘭秀輸電線路工程、北京西湖110kV送電工程、福建平潭澳前進至北厝110kV線路及江蘇220kV茅薔線改造工程,電壓等級覆蓋10—220kV。該項目科研成果的轉化,節約了大量土地資源,提高了桿塔耐腐蝕水平,大幅提高了電網建設效率,有力促進了電力行業及其相關產業的技術發展和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3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