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鎂合金表面自修復腐蝕防護涂層研究現狀與展望
    2024-03-19 14:55:09 作者:腐蝕與防護 來源:腐蝕與防護 分享至:

     

    鎂合金具有低密度和高比強度的特點,在便攜式設備和汽車工業領域引起了廣泛興趣。然而,鎂合金因其活躍的化學和電化學特性,在潮濕環境、海水、土壤以及化學介質中易受腐蝕。多種策略已經證實能夠提高鎂合金耐腐蝕性能,其中工程自修復涂層被認為是一種有效手段,因為它們可以及時修復受損區域,從而為鎂合金帶來長期保護。


    鎂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強度和比剛度、優良的阻尼能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點,是21世紀最具潛力的綠色工程材料之一,在3C產品、高鐵、汽車、航空航天、建筑裝飾、醫療康復設備等領域極具應用潛力。然而,大多數商業及新型高性能鎂合金的耐腐蝕性能較差,這主要是由于鎂較低的標準電極電位(-2.37 V vs.標準氫電極),及其較高的化學與電化學活性。

    在潮濕環境和溶液介質中,鎂合金與水快速反應,其表面形成疏松、多孔且防護性差的Mg(OH)2產物層。此外,鎂合金的腐蝕速率還隨著腐蝕介質pH值的降低而增大。上述因素嚴重限制了鎂合金在潮濕、鹽、酸性和氧化環境中的應用。因此,提高鎂合金的耐腐蝕性能對于延長鎂合金的使用壽命及擴大其應用范圍至關重要。

    由于鎂合金的腐蝕反應通常開始于表面,因此表面處理技術是鎂合金防腐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鎂合金防腐蝕涂層可基本分為兩類:物理屏障涂層和自修復涂層。其中,自修復涂層具有可持續工作能力、使用壽命長、成本效益高等特點,是提高鎂合金長期耐腐蝕性能的有效途徑。

    近日,吉林大學王慧遠教授課題組楊亞杰博士等從形狀修復涂層和功能修復涂層兩方面對鎂合金自修復涂層進行了總結,闡述了形狀修復涂層到功能修復涂層的發展過程,重點介紹了功能修復涂層中不同載體的優勢和應用前景,并對多孔固體,特別是共價有機骨架(COF)的設計和應用提出了展望。相關成果已發表在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雜志上。

    鎂合金表面自修復涂層能夠及時修復材料受損區域,從而提供長期保護效果。涂層的自我修復可從形狀修復或功能修復兩方面實現:形狀修復涂層能夠通過聚合物的可逆反應、化學鍵重組和形狀記憶效應的調節來修復涂層的形貌和結構;而功能修復涂層則通過負載緩蝕劑來恢復涂層的防護能力。

    一般而言,緩蝕劑可分為無機緩蝕劑、有機緩蝕劑和聚合物緩蝕劑。表1列出了常見的緩蝕劑及其主要防腐蝕機理。

    表1 鎂合金常用緩蝕劑及其主要防腐機理

    無機緩蝕劑

    類型

    常見緩蝕劑

    主要防腐機理

    鉻酸鹽、硅酸鹽、磷酸鹽、釩酸鹽、鎢酸鹽、鉬酸鹽、稀土鹽、氧化鈰等

    Na2SiO3, H4Na2O6W, Na2MoO4, Na3PO4, CeCl3, Na2B4O7, Ce(NO3)3, La(NO3)3, Pr(NO3)3, CeO2, NaF, Cr2O3

    通過氧化Mg襯底表面生成鈍化氧化膜或在Mg襯底的陰極區域形成沉淀膜來抑制腐蝕反應。

    有機緩蝕劑

    類型

    常見緩蝕劑

    主要防腐機理

    醛類、胺類、有機硫化物、雜環化合物、羧酸及其鹽類、磺酸類及其鹽類、希夫堿、離子液體、表面活性劑等

    1,2,3-苯并三唑、1,2,4-三唑、植酸、香草酸、單寧酸、沒食子酸、蘇氨酸、丙氨酸、8-羥基喹啉、甘氨酸、纈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硬脂酸鈉、棕櫚酸鈉、肉豆蔻酸鈉、苯甲酸鈉、溴化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硬脂酸鈉、月桂酸、2-巰基苯并噻唑、肉豆蔻酸六亞甲基四胺、十二烷基硫酸鈉、N-月桂酰肌氨酸鈉、鞣酸鈉、硫脲、 2′-羥基-4′-甲氧基乙酰甲酮、吲哚-3-甲醛、2-巰基苯并噁唑、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等

    通過極性基團(N、S和O)吸附在Mg襯底表面,與金屬原子形成配位共價鍵,穩定體系,同時在Mg襯底上形成疏水保護層,從而抑制腐蝕反應。

    聚合物緩蝕劑

    類型

    常見緩蝕劑

    主要防腐機理

    聚合物和低聚物

    聚乙烯、聚天冬氨酸、N-(5-羥基戊-3-炔-1-基)-N、N-二甲基十六烷-1-銨、1-(3-((N-正丁基)胺甲酰胺基),丙基)-3-十六烷基咪唑烷溴化物)、海藻酸鈉、羥乙基纖維素

    通過在金屬表面吸附并形成單層或多層致密保護膜來抑制腐蝕反應。


    形狀修復涂層主要為線性合成聚合物,其自修復機理是通過膨脹、收縮或重新締合可逆化學鍵來修復破損的涂層,使其恢復到原始狀態和形態。優點是可以恢復原來的形態,但要靠光、熱等外界條件。

    功能修復涂層又分為三大類:化學轉化涂層(金屬氧化物、金屬氫氧化物、有機酸)、直接負載緩蝕劑的涂層(環氧樹脂、微弧氧化)、納米容器封裝緩蝕劑(層狀雙氫氧化物、納米管、生物容器和多孔材料)。其自修復機理是通過釋放緩蝕劑在Mg基材表面形成沉淀層或鈍化層來修復破損的涂層。其優點是可以釋放緩蝕劑,形成新的沉淀層或被動層,無需外界刺激,但修復效果取決于緩蝕劑的容量和釋放速率。具體分類如圖1所示。

    圖1 多種鎂合金表面自修復涂層
    根據腐蝕電位和腐蝕電流密度,將各種自修復涂層的耐腐蝕性能在表2中進行了匯總。
    表2 鎂合金不同自修復涂層耐腐蝕性能匯總(Tafel測試)

    目前,廣為研究的鎂合金形狀修復涂層主要包括聚乙烯亞胺(PEI)、聚丙烯酸(PAA)、全氟癸基聚硅氧烷(PFPOS)、形狀記憶聚合物(SMP)、聚甲基三甲氧基硅烷(PMTMS)等。在AZ31B鎂合金上制備的由SMP與1,2,3-苯并三唑(BTA)和氟化凹凸棒石(fluoroATP)組成的一種超雙疏涂層表現出優異的防腐蝕性能,在55天的鹽霧測試中仍然保持了結構的完整性。

    對于功能修復涂層,在AZ31B合金上合成了一種具有超疏水性和自修復雙重功能的新型化學轉化涂層(CCC),該涂層由含Cr(III)的深共熔溶劑制備而成,能夠在60分鐘內自我修復。在3.5% NaCl溶液中浸泡120分鐘后,疏水涂層的腐蝕電流密度(Icorr)為2.92×10−5 A·cm−2。此外,通過堿性預處理工藝將植酸(PA)共價結合到擠壓鎂合金表面形成的PA涂層,使其在磷酸鹽緩沖鹽水(PBS)中的腐蝕速率從3.35×10−2 μg·cm−2·s−1顯著降低至3.93×10−4 μg·cm−2·s−1

    直接裝載緩蝕劑的涂層主要采用物理摻雜的方法制備,具有效率高、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的特點。

    將合成的新型抑制劑 (N-(5-羥基戊-3-炔-1-基)-N,N-二甲基十六烷-1-銨溴化物)(N-16)采用疏水性蠟層作為頂層密封膜,在AZ31鎂合金上制備得到疏水性MAO/N-16/蠟復合涂層。當涂層受損時,抑制劑能夠與Mg2+結合形成新的覆蓋層,從而重建涂層的保護功能。MAO/N-16/蠟復合涂層在3.5% NaCl溶液中的腐蝕電流密度(Icorr)為5.764×10−9 A·cm-2,保護效率為99.7%,與MAO/M-16/環氧樹脂涂層相似(9.7×10−9 A·cm-2,99.3%)。

    此外,涂層中也可以同時裝載無機緩蝕劑和有機緩蝕劑,以實現協同抗腐蝕作用。

    在AZ31B鎂合金表面制備了厚度約5 μm的復合涂層(MAO/PA/Ce),植酸(PA)作為中間螯合劑增強了Ce顆粒和MAO層之間的結合強度。MAO/PA/Ce樣品的Icorr和RP分別為1.24×10−7 A·cm−2和3.26×105 Ω·cm2,而無涂層AZ31B合金的相應值分別為7.90×10−5 A·cm−2和3.13×102 Ω·cm2,說明MAO/PA/Ce涂層具有優異的防腐蝕性能。

    將緩蝕劑封裝到容器中能夠實現可控釋放,如微納米容器和微膠囊。在AZ31鎂合金上合成了Mg-Al層狀雙氫氧化物(LDH),然后用硬脂酸鈉(SS)、月桂酸(LA)和肉豆蔻酸(MA)封閉,使表面能下降,最終得到超疏水涂層(水接觸角>139°)。當MA中的MoO42−通過離子交換轉化為LDH時,涂層表現出最好的自修復性能和耐腐蝕性能,Icorr僅為1.7×10−9 A·cm−2,比3.5% NaCl溶液中的純AZ31Mg(1.529×10−5 A·cm−2)低4個數量級。

    一些天然聚合物,如殼聚糖和蛋白質也可以用來攜帶緩蝕劑,其通常具有變形能力與刺激響應能力。開發了一種復合涂層(MCSCe涂層),其內層由MAO層組成,最外層是含有緩蝕劑(納米Ce氧化物)的多層殼聚糖(CS)。pH依賴性電荷行為(膨脹或收縮)和殼聚糖的遷移性賦予了混合多層涂層固有的自我修復潛力,對Mg-1Ca合金表現出優異的防護能力,且具有比基體更好的細胞相容性。

    多孔材料具有較寬的內表面、較大的孔隙率和開放的功能窗口,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工程、力學、地球科學等眾多領域。根據結構組分的不同,多孔材料可分為無機多孔材料(如沸石)、無機-有機雜化多孔材料(如金屬有機骨架)、有機多孔材料(如共價有機骨架、多孔芳香族骨架等)。

    沸石吸附容量高、選擇性強、耐高溫性能優異。在AZ31鎂合金上開發制備了一種負載陰離子F,且具有均勻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納米容器(MSN)的鎳涂層。F@MSNs涂層合金的Icorr為1.10×10−10 A·cm−2,與鎂合金基體相比降低了3個數量級。

    金屬有機框架(MOF)具有金屬螯合、離子交換和客體分子負載能力。在AZ31鎂合金上構建了由聚己內酯(PCL)和銅基MOF(HKUST-1)組成的混合涂層,并用葉酸(FA)改性。當PBS接觸MOF時,MOF會降解并形成孔洞來容納PBS,從而減緩降解速度并實現對鎂合金的長期保護。 根據SBF中的電化學測試,Icorr從7.18±3.243×10−7 A·cm−2(裸鎂合金)降低至1.10±0.937×10−10 A·cm−2 (Mg-PCL-MOF) 。

    共價有機骨架(COF)具有可調控的結構、定制的功能位點和規則的孔結構。迄今為止,基于COFs的鎂合金防腐涂層只有一例:在鎳改性的AZ31鎂合金表面制備了TiO2/TpBD(一種COF)復合涂層。 作為光陽極,TiO2/TpBD為鎳涂層提供直接保護,并通過光電化學陰極保護(PECCP)為鎂基體提供間接保護。3.5% NaCl溶液中的電化學測試結果表明,鎂合金的Ecorr和Icorr分別為-1.50 V(vs. SCE)和7.08×10−6 A·cm−2。涂覆Ni涂層后,相應參數分別為-0.33 V和3.43×10−6 A·cm−2。進一步與TiO2/TpBD光陽極耦合后,Ni/TiO2/TpBD層的Ecorr降至-1.21 V,而Icorr在可見光下增加至6.96×10−5 A·cm−2,表明TiO2/TpBD層可以通過陰極極化保護Ni層。雖然本案例并非自修復涂層,但COF的優異性能使其在防腐蝕領域展現出突出的應用潛力。因此,COFs將成為未來鎂合金自修復涂層領域亟待探索的新興熱點。

    自修復動力學和持續時間通常采用掃描振動電極技術(SVET)進行研究,作為一種局部電化學技術,其通過實時原位檢測涂層中腐蝕電流的變化來評估涂層的自修復活性。如表3所示,在0.05 M NaCl溶液中,通過SVET測試鎂合金約13小時,表明CP-SFAC涂層具有很強的修復破損點的能力。未來可以結合多種技術來實現多功能檢測的目標,例如在光照射下進行SVET技術來檢測光刺激響應涂層的自修復活性;熱輻射與光學照片相結合以評估熱刺激響應涂層在自修復過程中的形貌變化;采用原位拉曼技術實時檢測受損涂層的成分和結構變化;應用局部電化學阻抗譜技術(LEIS)在不同pH值下檢測自修復涂層在酸性或堿性環境下的響應行為。

    表3 不同鎂合金涂層在0.05 M NaCl溶液中的SVET自修復時間

    結論與展望

    形狀修復涂層適用于精度較低的表面,是制備具有刺激響應能力的智能自修復涂層的潛力候選材料。但大多數聚合物對環境有害,因此開發由綠色環保聚合物組成的涂層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如具有一定塑性變形能力且生物環境友好的硅烷溶膠凝膠涂層。

    對于功能修復涂層,轉化涂層制備過程簡單,但由于厚度相對較薄,現有的轉化涂層常用于對鎂合金表面進行臨時保護或預處理。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此類涂層可以與人體必需的金屬元素相結合,進行涂層的設計和組裝?;谄漭^薄的厚度,有利于實現鎂合金在生物體內的可控降解。

    直接負載緩蝕劑的涂層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且制備工藝簡單,然而,涂層結構中微孔和中孔的存在使得緩蝕劑在涂層破裂前釋放,導致腐蝕防護失效。因此,應對此類涂層結構內部的官能團進行修飾,通過增加緩蝕劑與涂層的相互作用來防止緩蝕劑過早釋放。

    對于載有容器的涂層,載體需要具有足夠的內部空間、合適的孔壁環境和孔道成分,以便緩蝕劑的結合。其中,埃洛石納米管、硅酸鎂納米管和沸石均由純無機成分組成,適合負載無機緩蝕劑,但孔體積有限。MOFs作為一種無機-有機雜化材料,可以同時負載無機和有機緩蝕劑,但酸堿穩定性較差。生物聚合物由有機建筑基團構成,適用于有機緩蝕劑,但酸、堿、鹽穩定性有待提高。

    未來,鎂合金自修復涂層將向智能化、多功能方向發展,其功能和效果主要取決于載體的設計和修飾,因此需要設計并合成新型穩定載體。共價有機骨架(COFs)是一類用于負載抑制劑以制備自修復涂層的潛力材料。COF具有較大的Brunauer-Emmett-Teller(BET)表面積和均勻的通道,因此它們可以容納更多緩蝕劑,同時修飾各種官能團(-COOH、-NH2、-SH、-SO3H、-CHO、-OH、-C≡N等)增強交互性,從而具有多種功能。基于最先進的積木分子設計,能夠合成不同的具有明確且獨特微觀結構的COF骨架,賦予涂層刺激響應功能,以達到更好的防腐蝕效果。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標簽: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免费在线观看网站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首页 | 中文字幕对白国产 | 中文制服丝袜中出 | 在线观看免费不打码 | 日韩中文字幕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