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結構金屬,鈦合金因具有強度高、耐蝕性好、耐熱性高等特點而被廣泛用于各個領域。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認識到鈦合金材料的重要性,相繼對其進行研究開發,并得到了實際應用。近日,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發現,當鈦合金中含氧含量稍高時,就會呈現脆性。這一發現將使鈦合金應用領域更加廣泛,如汽車、建筑、橋梁等領域。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月6日的《Science》雜志上。
(圖中淺藍色線為鈦合金中運動的缺陷或位錯。雜質氧(紅色原子)與缺陷間的相互作用
可產生新的位錯,圖中用深藍色線表示。圖片來源: Qian Yu)
這項發現為鈦合金的實際和高效應用打開了嶄新的局面。鈦是一種銀灰色的金屬,由于其性能的優越性而廣泛應用于很多領域,例如高端自行車、筆記本電腦和人體移植等產品。但是,低氧含量的鈦合金很難獲得,高額的提純成本大大阻礙了其在建筑、汽車和飛行器工業中的應用。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副教授Andrew Minor帶領一個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研究團隊,致力于解決合金領域中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即氧含量如何導致金屬性質的巨大變化。他說“如果你能以和加工鋁金屬一樣的成本來加工鈦合金,同時還能保證鈦合金的性能,那么鈦合金將很快能廣泛應用到汽車、卡車、飛行器和船舶中。鈦合金優異的抗腐蝕性和其獨特的性能對工業應用非常有吸引力,因此降低其加工成本是必然要做的事情。”他還表示,“氧對于鈦來說就像毒藥,氧含量越高,鈦會變得越硬,越容易出現裂紋,而這是結構材料最不想出現的性質。”一種好的結構材料需要有合適而平衡的塑性和強度,塑性是指材料受到應力時彎曲的能力。例如,玻璃很硬但是沒有很好的塑性,因此無法用來建造汽車和橋梁。
盡管很多金屬都有在含氧高時變脆的特性,但是鈦對于微量元素的變化尤為敏感,Andrew Minor副教授補充道。含氧0.3%的鈦的韌性只有含氧0.1%的1/3。分析氧使鈦變脆的機制,對控制這個過程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研究者們用含氧量不同的鈦合金樣品進行納米壓縮試驗,用先進的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結果,并用量子力學預測其缺陷結構。他們發現,氧原子與晶體缺陷間的相互作用,即位錯,是了解鈦合金材料如何變硬的關鍵所在。同時研究者們發現,鈦金屬中氧對于螺紋型位錯的作用就像馬路上的隆起緩沖帶。“當位錯弓出時,機械延遲就出現并起作用,這些原子緩沖帶對更多的位錯造成多米諾效應。”該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來自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教授Daryl Chrzan說道,他同時也負責該項目理論研究。研究者們發現,氧含量越高,鈦合金越難以彎曲,因此越來越容易開裂。
相似的效應在彎曲曲別針直至其斷裂過程中可以發現。彎曲金屬次數越多,產生的位錯越多。位錯干涉了其他缺陷的運動,使得曲別針越來越難彎曲。最終,位錯數量高到一定程度時,曲別針就無法再彎曲了,就會發生斷裂。
該項研究的共同作者Mark Asta說“既然我們知道了廉價鈦金屬中的氧含量導致了其變硬,我們可以開始致力于開發一個可以除去氧原子的工藝,這樣就不會產生這個問題了。”此外,由于氧等雜質對硅基微處理器的性能有很大危害,所以半導體行業中也已經開展了控氧方面的研究。
責任編輯:李玲珊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82387968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
標簽: 鈦合金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