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中國航海學會公布“2025年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創新團隊獎”獲獎名單,研究院海洋工程深基礎技術創新團隊在42個參選團隊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不僅彰顯了研究院在海洋工程領域的技術創新實力,更體現出研究院在品牌建設、核心人才梯隊培養及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的扎實成效。 研究院海洋工程深基礎技術創新團隊是一支在國內外重大海洋基礎設施建設中凝聚并發展形成的科技團隊。團隊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三年大建港時期,歷經數十年發展,始終立足行業前沿,積極服務于國家戰略,支撐重大工程建設,致力于海洋工程深基礎建造與安全服役技術領域的研究攻關與成果轉化。 海洋工程深基礎技術創新團隊始終以建設“國際一流海洋工程深基礎技術團隊”為目標,聚焦重大工程科學技術難題,堅持自主創新推動行業技術進步。近年來,已承擔國家、省部級等科研項目40余項,在復雜海洋地質動力沉樁理論與自主分析軟件、施工控制技術與核心裝備、工程數據庫與智能決策技術、超長樁承載性能與韌性提升技術、樁基原位測試與質量檢測評估新技術等方面取得豐碩創新成果。截至目前:已獲授權國家專利60余項,發表論文48篇,軟著16項,主參編行業標準15項,多項成果達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獲省部級科技獎30余項。 其科研實踐已覆蓋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南美等區域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研究成果在鹽田港、湛江港、東帝汶帝巴灣港、尼日利亞萊基深水港、秘魯錢凱港、越南海上風電項目等百余項工程推廣應用,有力支撐了我國“海洋強國”“交通強國”戰略以及“一帶一路”沿線海洋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了中國企業在國際工程市場中的競爭力,取得了顯著社會經濟效益。 未來,團隊將以主建的“中交集團交通基礎工程環保與安全重點實驗室”為創新載體,持續深化海洋工程深基礎技術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充分發揮參與建設的國資委海洋工程技術創新聯合體、中交集團海洋島礁工程原創技術策源地、中交集團深遠海研發中心、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等平臺作用,提升團隊服務與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創新能力,推動資源開放共享;面向廣東省建設海洋強省目標,開展海洋島礁、海洋能源建設相關的深基礎創新技術研究,進一步強化對國家未來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的支撐能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